“去年我們村征地修建光伏發電站,一畝地補償16280元。種地收成不好,自從開始建發電站,我就在家門口打工,一天掙120元,還可以抽空種點糧食,生活比以前強多了。”方山縣積翠鄉劉家莊村民劉平則娓娓道來。
據了解,2016年以來,方山縣確立采用統一規劃建設、統一運營管理、統一收益分配的“三統一”模式,分門別類,因地制宜,采取“村級分布式、集中式、農光互補式、牧光互補式、戶用式”五種模式,實施總規模為33.15兆瓦的光伏發電站,總投資3億元。
據悉,劉家莊村18兆瓦村級集中式電站總投資1.7億元,根據初步測算,全部并網后年可收益2373.2萬元,可保障63個貧困村3166戶7068名深度貧困人口脫貧。
作為新能源企業,光伏發電維護成本低,高效清潔無污染,同時又把高科技綠色、環保、清潔的生活貫穿于脫貧攻堅工作,符合全面貫徹落實國家“精準扶貧”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