蘿卜、白菜、土豆,是我國北方老百姓以前冬季餐桌上的“老三樣”。北方冬季動輒零下二三十度,滴水成冰。怎樣才能讓北方老百姓在冬季吃上番茄、黃瓜、茄子等新鮮蔬菜呢?
如何不用或少用煤?李天來想到利用太陽能。他下定決心研制一套鄉親們用得上、用得起、用得住的溫室設備和配套蔬菜生產技術。
30多年間,李天來不斷改進溫室設計,挖掘溫室采光、保溫和蓄熱能力,探索低溫弱光下主要果菜栽培配套技術。
2010年,第四代節能型日光溫室面世,2015年,他因多年專注日光溫室蔬菜栽培理論與實踐并取得重大成就,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天來的節能日光溫室,不僅豐富了北方寒區的“菜籃子”,其研究成果也在我國東北、華北、西北和黃淮流域等18個省份推廣應用,面積達1684萬畝,增收649億元,鼓起了菜農的“錢袋子”。
李天來的研究取得成果后,經常有人“提醒”他抓成果轉化會有大的收入。每當這時,他都嚴肅認真地說:“我的工資是國家給的,科研課題也是國家的,我的成果只能回報國家、回饋社會。”
站在講臺上的李天來,總能吸引學生們的心神。在他的課堂上,隨時有最新的科研進展被融入教學,總有實物教具讓學生大開眼界,總有拍攝于生產現場的照片讓學生身臨其境。
李天來說:“這些學生是科技的火種,是為社會、為‘三農’培養的師資,是國家寶貴的人才。我既然做了導師,就要負責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