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呂梁市離石區永寧小學一直把“創辦特色學校”當作追求的目標,確立了“以經典樹正氣,以經典育文化,以經典養情操,以經典促成長”的育人目標。學校著眼于學生全面、多元、終生的發展,傳承經典文化,為學生的人生打下了經典底蘊。
追求科學定位
為了切實開展好國學經典教育活動,學校成立了國學教育領導小組,每個領導承包一個年級,各班班主任、語文老師全員參與,扎實開展誦讀活動。啟動了“晨誦、午讀、暮省、課前三分誦”制度,讓習慣成就素養,讓素養奠基人生。師生晚上的家庭作業是寫一篇《開心日記》,記錄一天的學習軌跡和煩惱與喜悅。要求學生把讀、誦、悟、思、行結合起來,做到循序漸進、學以致用、學用結合,最終落實到行動上。
傳承經典文化
“立德樹人”是學校教育的根本。他們圍繞“以學為主,兼學別樣”的原則,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立足點,傳承經典文化。
具體做法是:課程里設置,課堂上體驗,課表中體現,活動中展示。充分挖掘語文教材中傳統文化教育內容,在不改語文周課時的前提下,每周一節國學經典課,一節閱讀指導課。在尊重不同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接受能力的基礎上,精心選編內容,合理編印教材《書香詩韻》,教材內容涵括了詩詞歌賦、校規校訓、國學經典、名家名篇賞析等內容。讓學生在文化盛典的門檻聆聽古人圣賢的心聲,在誦讀與閱讀中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與源遠流長。通過隱性課程實施教育,圍繞“節日”打造國學系列教育。
優化師資力量
名師引領。充分利用學校名師資源,加強教研,創新課堂教學模式;開展教師崗位大練兵活動,組織教師集體備課,資源共享;組織教師開展“說目標、說要求、說建議”活動,以及經驗交流等活動,全面提升教師的綜合素養。
學習促動。“走出去,請進來”,加強學習,拓寬視野,學校先后組織教師赴開封、西安、忻州學習先進經驗和典型做法,并和汾陽海虹小學建立了長效聯系機制。
榜樣帶動。推選種子班級,樹立優秀典型,每學期評比誦讀海量班級、閱讀海量班級,進行表彰獎勵,并和老師的考核掛鉤。
關心感動。把每年的教師節規定為老師集體的生日,大家歡聚一堂,分享著蛋糕,交流著工作中的喜、怒、哀、樂和職業帶來的成就感;定期請專家對教師進行心理疏導和健康教育講座;規定每月一歌,讓老師們忙里偷閑在歌聲中陶冶情操,釋放壓力。并編創了開智健身操,讓老師們在閑暇之余互相拍拍龍柱,敲打經脈,強身健體。
科研推動。以研促教,加強課題研究工作,學校申報了山西省教科院“十三五”規劃“基于學生核心素養構成之基礎——學生閱讀能力培養與提升研究”的子課題——“經典誦讀與語文教學整合的實驗研究”,使廣大教師在研究中不斷進步,在反思中不斷成長。
豐富校園文化
學校以“讀經典——促內化——重踐行”為指引,有序開展“三大節日活動”和“三大團體活動”,做足傳統文化的大文章,彰顯素質教育理念,讓學校教育變得靈動與精彩。所有活動都是師生同臺,不拋棄、不放棄任何學生。
詩意五彩大課間操,這已成為學校一道亮麗的風景,他們把經典誦讀與課間操有機結合,根據廣播體操的編排原理,創編了“三字經徒手操、弟子規籃球操、百家姓韻律操、笠翁對韻易拉罐操”,一周五天的課間操,天天有新意,內容都不同。從下課整隊到做操以及集合退場,一切都在音樂的掌控下進行,和諧快樂,規范有序,既鍛煉了身體,又滲透了教育的實質,寓教于樂。
加強放學路隊管理,把路隊和經典誦讀結合起來,讓學生誦著經典走出校園,起到了安全育人相得益彰的教育效果。
目前,永寧小學以其古風新貌、古韻新曲,為離石教育譜寫了一曲動人的國學教育篇章。張明 李鳳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