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副部長徐南平談縣域創新驅動發展
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關于縣域創新驅動發展的若干意見》,部署推動縣域創新驅動發展工作。首次以縣域創新驅動發展為主題,提出建設創新型縣(市)、創新型鄉鎮,引起高度關注。
建設世界科技強國,一個地方也不能掉隊。近日,科技部副部長徐南平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剖析我國縣域創新的難點與突破點。
徐南平表示,縣域對創新驅動發展認識水平有差距,一個重要表現就是目前縣域科技管理機構呈現進一步撤并的趨勢。
筆者在調研中發現,在創新驅動發展的國家大戰略下,科技創新越來越受關注。但一些新政策新舉措在縣、鄉重視并不夠。機構改革以來,有些地方對縣級科技管理部門進行撤并,有的科技部門甚至被邊緣化。
“科技鎮長團”“產業專
業鎮”“鐵了心抓創新”……徐南平表示,要強化科技與縣域經濟社會發展有效對接,打通從科技強、產業強到經濟社會發展強的通道。一些縣市積累了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寶貴經驗。
在浙江省新昌縣,當地“鐵了心抓創新”,2016年研發經費占GDP比重達4.45%,通過抓科技創新,既贏得了金山銀山,也守住了綠水青山,經過10年努力實現從浙江省次貧縣到全國百強縣、從浙江省重點污染縣到國家級生態縣的跨越。
江蘇省積極推進“科技鎮長團”模式。將科技管理工作重心下移,把科技創新資源布局到鄉鎮。自2008年選派科技鎮長團以來,江蘇省已連續選派九批共4374名博士教授參加,覆蓋全省102個縣(市、區),極大推進科技和產業合作。
徐南平指出,在“十三五”甚至更長的時間內,我國將集中力量打通縣域創新“毛細血管”,破解創新的“最后一公里”難題,為基層帶來活力,為發展注入動能,為我國真正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提供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