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尤其是WiFi和4G網絡的逐漸普及,微信等新媒體已經走入每個人的日常生活。根據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止2016年6月,我國手機網民數量為6.56億,其中微信注冊用戶量達9億。據筆者初步統計,在所任教的兩個班級中,擁有智能手機的學生數達95%,幾乎每個學生都擁有自己的微信賬號,每天發微信在學生群體中十分常見。
一、微信及其特點概述
微信是騰訊公司于2011年1月推出的一個為智能手機提供即時通訊服務的免費應用程序,它具有通過網絡快速發送語音短信、視頻、圖片和文字等功能。微信在短時間的飛速發展,讓大眾尤其是青少年學生所接受,這與它自身具備的優點是密不可分的。同時利用其使用上的即時性,便捷性,真實性,互動性和個體積極參與性特點進行英語教學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一)即時性
微信的使用非常方便,只要有手機信號,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能通過微信發布信息,與他人交流,可以完全實現在不同地點、隨時對各種話題進行即時探討。這也為我們拓寬英語教學途徑提供了一個全新的思路:在課堂外,尤其是在假期,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我們無法組織學生進行集中學習。而瀏覽微信十分便捷,師生交流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這樣就做到了隨時隨地進行互動學習,這也與當今教育界所倡導的“移動學習”理念相一致。
(二)真實性
微信具有獨特的語音互動優勢。這對英語學習尤為重要。英語新課標中多次提到真實性的問題:真實的語言材料、真實的信息任務、真實的語言交際。微信輔助英語教學就是讓學生在真實的任務中用英語表達自己的想法,把英語學習融入到現實的日常生活中。微信基于“朋友圈”可以建立相應的討論小組,針對組內感興趣的話題,組織用戶發起語音討論或發表評論等,似乎可以與真實的課堂討論相媲美。
(三)互動性
微信交流是一個多人參與的社交式互動。微信群內的每一個成員都可以對群內的信息做出反應并發表各自的見解,這與在英語課堂上的師生互動類似:一點對多點(教師與學生),點對點(教師對學生課堂),要把瑣碎的問題設計與具有深度的追問區別開來。換而言之,就是要提高課堂提問的有效性。
二、微信在英語教學實踐中的應用
基于微信的上述特點,筆者對如何利用微信輔助英語教學進行了初步嘗試,即:將微信應用在英語教學的課前和課后兩個階段。
(一)課前階段
主要以發布與教學有關的信息為主。在上課前將預習的任務及教學目標在微信上公布出來,學生就可以對上課的重點、難點有初步的了解,并能對所提出的預習任務作出回應。由于發布的消息同實際上課存在一個時間差,這樣就可以通過學生反饋的信息了解學生對上課的看法和建議。還可以根據學生的反饋,對教學內容在課前做相應的調整。
(二)課后階段
1.微信是提供學習資源的“存儲器”
微信具有超大的信息容量,因此可以將英語課上的一些重要知識發布到微信上供學生課后再瀏覽和鞏固,這對基礎較弱和學習節奏較慢的學生幫助非常大。微信的信息具有簡短精煉的優勢,這與英語學習的特點不謀而合,英語學習需要記憶大量的單詞、語法點和句型等。教師正好利用微信的這一優勢,可以將英語教材上的重要內容化整為零,變為碎片化的信息。然后將這些信息“碎片”發布在微信上,從而與英語課堂形成互補。筆者將每天必須掌握的英語重點知識點整理后發布在微信中,班級學生下載率超過了90%,學生參與熱情非常高,效果也不錯。
另外,教師還可以精選一些短小精悍、文字優美、極具可讀性的趣味英語在微信上發布,學生的閱讀過程中就是潛移默化的學習。當然,階段性的教學計劃、教學安排和課后作業等也都可以放在微信里,比如,筆者每天通過微信發布了學生必須背誦的每日20個單詞,10個短語,一個經典句子,大家隨時都可 以查閱,久而久之,微信就變成了大家學習英語的好幫手。
2.微信是進行答疑互動的“第二課堂”
在日常教學中,由于時間有限,我們在講完某個單元后,往往只能通過一段時間后的測試才能發現學生的掌握情況,具有一定的滯后性。同時,由于學生的個體差異,在接受新知識的過程中,不同的學生所遇到的問題是不一樣的,而許多學生在遇到困難時,常采取回避的態度,這更不利于提高學習成績,利用微信則可以輕松將上述問題化解。學生在課堂上來不及弄懂或不愿意當面提出的問題可以在課后通過微信進行詢問,這樣教師就能及時了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到底存在哪些問題以及是哪些學生存在問題,因此教學就更具針對性,也克服了教學時間及空間上的限制。例如,筆者在講授高考總復習語法的Attribute clause時,有的學生對于that和where的正確使用感覺無從下手,錯誤率很高。在課下的微信討論中,筆者了解到問題的根源在于他們對于英語句子成分的劃分模糊不清,因此立即調整了教學計劃,第二天對該部分基礎知識進行了及時詳解,學生很快茅塞頓開,少走了許多彎路。
3.借助微信可以開展各種形式的課后討論
由于課堂時間有限,在進行課堂討論時,大多數學生沒有機會直接表達自己的觀點,教師借助微信可以開展各種形式的課后討論,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進來,這也是對課堂教學的延伸。課上與課下的討論相結合,大大提高了學生課堂的參與度,真正將微信變為英語學習的“第二課堂”。對學生而言,大家可以把自己遇到的疑難問題發布在微信上,讓自己的“粉絲”來回答。或者給老師、同學留言,請他們來幫忙解決,解決的思路也能為更多的同學所見,既方便了學生,也減輕了教師的工作壓力,提高了學習效率 。
4.微信可成為展示英語才能的“小舞臺”
利用微信快速傳輸語音和影像的特點,筆者積極組織學生進行各類英語才能展示活動 。同時發揮微信的記憶功能,上傳的影音資料都完整地保存下來,供大家反復欣賞學習。根據各年級的特點和學生英語水平的差異,筆者組織學生用微信發布個人的音視頻自我介紹、主題演講、小品表演、建立口語角等。由于參與形式多樣,每個學生都可以找到自己喜愛的表演形式。一個學期下來,全班幾乎每個同學都有自己得意的視頻展示,甚至有的學生還邀請家長和朋友參加,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 。
5.微信是促進師生溝通的“連心橋”
微信也是學生最喜歡的聊天工具和情感釋放平臺,學生在微信上傾訴自己的學習困惑和生活煩惱,當面無法言表的問題,通過屏幕上的文字傳輸,就可以輕松化解,師生間的友誼也更深了。筆者通過關注學生的留言、個人簽名、生活感悟等,與學生進行真正的心靈溝通,及時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拉近了與學生的距離。微信成了筆者了解學生學習、生活動態的窗口,尤其是當發現學生的異常心理變化時,對他們進行及時的心理疏導,必要時也會與家長和班主任溝通解決。
(作者單位:福建省建甌市第三中學)
(責任編輯:史曉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