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安彤
質量出問題,技術人才流失嚴重,長城汽車可得當心,別被自己的重拳打倒了。

自主品牌汽車這幾年一直在不斷崛起,無論是外觀、做工還是配置,都取得巨大進步,基本扭轉了國內消費者此前的“粗制濫造”印象,一些亮眼之作甚至力壓合資品牌產品,成為一些消費者購車的首選。
廣州車展上,這樣的趨勢非常明顯,各大自主品牌都拿出了得意之作。而將自主品牌的突破與焦慮同時體現得淋漓盡致的車企,當屬“國產神車”的創造者——長城汽車。
媒體日當天,長城旗下剛滿“周歲”的豪華SUV品牌WEY,展出了“中國首款插電混動豪華SUV”P8和一款純電動概念車XEV,強勢發力新能源。
另一邊,哈弗品牌推出全新緊湊型SUV哈弗H4,喊出“我們的對手只有我們自己”,集齊H1~H9系列的9款車型,打出一手“同花順”。
如果從造勢的角度,不得不說,“對手只有自己”這樣的話術,顯得霸氣十足,作為自主品牌SUV車型的老大,長城汽車也有足夠的實力和自信喊出這樣的口號。
而如果聯系到過去幾個季度以來長城面臨的銷量、質量和人員流失問題,你會發現,這句話相當“精準”,長城汽車當下面對的敵人,還真就是自己。
“國產神車”不神了?
今年前三季度,長城汽車實現營業總收入634.29億元,同比微降,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8.79億元,同比下降60.05%。
銷量支柱哈弗品牌SUV車型的起伏無疑要負重要責任。作為SUV榜的常勝將軍,哈弗H6在9月售出45161輛,同比下滑15.22%。跌幅最大的哈弗H1,從去年同期的5499輛下滑至1422輛,跌幅達到74.14%。
隨著銷量一同下滑的還包括消費者對長城的信任度。過去數月,哈弗H2、H6等車型的方向盤抖動、底盤抖動、壓縮機異響、變速箱異響、發動機異響、漏油等一大串問題,遭遇車主接連投訴。
這些投訴最終換來了一紙調查函。9月25日,中國消費者協會特就哈弗H2、H6抖動和異響問題展開調查,并限長城汽車在7個工作日內提供相應解決辦法。
不過,時至今日,長城官方也未公布問題出在哪里,只是回應稱:將免費對有問題車輛進行檢查和優化,經檢查確認后,承諾對壓縮機質量擔保延長至10年。
這并未直達質量問題的根本,“怎么修都修不好,只延保壓縮機就能解決問題嗎?”類似的質疑接踵而來。
實際上,如果從技術上稍作分析,所謂的異響、抖動等問題,大多數時候還是跟汽車三大件有關。
眾所周知,發動機、變速箱、底盤是汽車最核心的三大部件,即便是新興的互聯網汽車,這三大件依然決定著一輛車的基本品質,也主導了消費者對一輛汽車的忠實評價。
和其他一些自主品牌一樣,長城起步晚,在發展初期基本靠購買三大件來完成整車制造。以“國產神車”哈弗H6為例,它最早使用的發動機來自三菱,變速箱采購自現代,底盤則逆向研發自本田CR-V。
所謂逆向研發,即拆解一輛成熟的車型,掃描它的數據,適當修改,再加點自己的特征數據,開模造車。如此,企業用一年左右的時間就能開發出一款車型,相比正向研發設計,節省了數倍的時間和金錢。
在一個車企技術和資金都欠缺的起步階段,以這種模式造車的確是條捷徑。長城在艱難發展初期及之后很長一段時間里,對豐田、奔馳等品牌開發的成熟車型都展開了逆向研發。
但既是捷徑,自然有代價。長城汽車的異響、抖動、漏油等問題并非首次出現,之前甚至“培養”出一批“久病成醫”者,一些汽車論壇還出現過匯編好的問題解決方案,不少長城車主也已經略具汽修專業范,在論壇上講解如何自行解決發動機加速抖動和壓縮機異響等問題。
或許正因如此,廣州車展上,在寶貴的20分鐘單個品牌發布會上,哈弗用了將近一半的時間宣傳自主研發的1.5GDIT發動機。配合也是自己研發的7速濕式雙離合變速器,似乎是想以動力系統證明自身研發實力“由逆轉正”。
當心另一記重拳
對于長城來說,除了技術和質量問題,當下另一記容易把自己打趴下的重拳,是人才流失。
近兩年,包括設計、研發、推廣等許多條線的長城員工均出現流失,或被挖角,或因無法認同長城企業文化與管理模式而離職。
最近一次的重要辭呈,由長城副總裁兼設計總監皮埃爾·勒克萊克遞交。這位曾效力福特、寶馬的設計師自2013年7月加盟長城以來,為哈弗品牌進行了家族化設計語言開發,并完成了支柱車型哈弗H6的換代車型設計工作,更重要的是,他給未來具有戰略地位的WEY品牌規劃了完整的設計和發展方向。
雖然掌聲與鮮花傍身,他還是走了。至于走的原因,“與長城高層在理念上有所不同”的猜測最多。
在汽車行業內眾所周知,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人如其名,軍人情結決定了他說一不二、極有原則的管理風格,長城的造車風格也素以追求銷量而聞名,這與勒克萊克一直以來“高性能、高價格、小數量”的風格和理念難免沖突。
同樣,魏建軍領導下的長城員工也接受著相對嚴厲的“半軍事化”管理。員工在正式入職前,須經歷為期一個月的軍訓。要是面臨升職,也要軍訓一周,作為上升的鍛造標志。
根據長城汽車年報,2016年公司技術人員共10236名,與2015年相比減少了6276名,超過三成的技術人員離開。
并非所有技術人員的離職都與嚴苛管理有關,但很大一部分人的離職與薪酬更相關。
同樣來自2016年報,長城汽車員工平均薪酬為9.5萬元。這一數字在上市車企中排第58位,遠低于同期上汽、江淮、長安的16.2萬元、13.5萬元與13.4萬元。
對于6000多名技術人員的流走,魏建軍意識到了管理可能有問題,在今年5月的股東周年大會上,他坦陳,這些員工確實工作壓力大,發展受限制。不過他隨后還有一句話,“關鍵還是外邊企業看重我們員工守規矩、能干事的能力,誰能抵抗得住三四倍薪水的誘惑?!?/p>
魏建軍還以高姿態向投資者表示,“我們現在大力發展海外技術中心,也挖來了很多國外技術人員,他們帶來了成熟的管理經驗和技術,給高工資也是值得的?!?/p>
這也就不難解釋,廣州車展上哈弗與WEY皆由清一色“外國人總監”發言,串場詞以外沒有出現一句中文。只不過,想留住他們,長城和魏建軍還要再費費腦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