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巧+肖隆平
“基礎在破,關鍵在立。”
11月,河北工業設計產品首次亮相深圳國際工業設計大展。而在燕趙大地,河北省政府《關于支持工業設計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正式出臺,來自深圳的工業設計專家也走遍全省進行關于工業設計的巡講。

經濟新常態的深度調整背景下,河北省將構建新時代的創新生態體系作為重點。河北省省長許勤表示,現階段,河北的產業結構偏重,創新能力不強,轉型升級任務艱巨。創新對河北來講尤為重要、尤為緊迫。
而依托工業設計的創新,被河北視作助推工業轉型升級的新突破口。在它背后,則是扭轉發展理念、創新發展思維的一次關系深遠的實踐。
關鍵在立
11月5日,已連續舉辦四屆、展覽規模持續位居全球工業設計行業第一的“全球工業設計第一展”——2017第五屆深圳國際工業設計展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開幕。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6000多件作品,以全新性、前瞻性、體驗性、挑戰性展現了當下世界工業設計的最高水平。
由河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推薦的12家優秀工業設計企業在本屆設計展上集中亮相,這也是河北企業首次參加深圳國際工業設計大展。
實際上,河北省有12萬多家制造企業,擁有良好的制造業基礎,工業總量連續12年位居全國第六位;工業門類齊全,在按國家行業分類標準劃分的41大類工業行業中,河北省就有41類。2016年,河北裝備制造業首次超過鋼鐵產業成為第一大產業,工業機器人、通信導航、醫療電子、服裝、箱包等也取得快速發展。
然而,工業設計在河北還是個陌生概念。
“工業設計是以用戶、產品、功能、技術的集成創新為主。它總是創造出前所未見的產品,創造出前所未見的新需求、引領新需求。長期以來很多人誤認為工業設計就是外觀,其實不這樣。”中國工業設計協會會長劉寧告訴《財經國家周刊》記者,工業設計誕生之時以功能使用為主,后來進化到了以智能和信息、體驗為主,今天已經廣泛進入社會服務、系統服務之中。
“沒有工業設計就沒有新品種,沒有工業設計就沒有高質量,沒有工業設計就沒有好品牌。”他說,以海爾為例,20年來在工業設計上的投入產出比是1:200。
深圳市工業設計行業協會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河北工業設計創新中心主任封昌紅,自今年夏天起應河北省邀請在河北各地市巡講。她發現,以河北省“這樣深厚的工業基礎,卻沒有形成成熟的工業設計市場,并不是真的沒有市場需求,而是由于工業設計意識和理念缺失”。
《河北日報》以“跨越理念的鴻溝”為主題的系列欄目第一篇描述了這樣的場景:2017年8月在石家莊舉行的一場“設計大講堂”上,該市百家領軍企業負責人當了一回“小學生”。現場至少有一半以上的人沒有聽說過“工業設計”,有的即使聽說過,也不知道工業設計有什么作用,或不知道工業設計怎么用。
工業設計的如此境遇在河北并非孤例。常年受到京津人才磁吸效應等影響,理念和觀念,成為橫亙在河北發展道路上的一塊巨石。
“東部的地理位置,中部的經濟實力,西部的思想觀念。”曾有網友這樣形容河北。
“基礎在破,關鍵在立。”特別在當下,河北傳統優勢產業困難重重,雖然已經成功實現工業“換帥”——裝備制造業超過鋼鐵業成為第一大支柱產業——但如何在去“黑”產業、轉“重”產業之后重塑經濟發展格局,必須有先進理念和創新思維。
政府該做什么
在中國,體制優勢的一個具體表現就是政府的引導、示范效應以及藉此為新路徑、新理念創造環境和條件。
根據日前河北省政府出臺的《關于支持工業設計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政策措施》),要立足河北工業基礎和工業設計現狀,本著解決河北工業設計起步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堅持政府引導,圍繞發揮市場主體作用、培育多元支撐力量、營造發展氛圍等方面,明確了對工業設計支持的重點和方式,提出了有針對性的20條對策措施,共分6個部分。
河北省工信廳黨組書記、廳長龔曉峰表示,河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工業設計工作,文件起草過程中,省長許勤、副省長李謙多次親自指導,逐條研究修改,省政府常務會議專門研究,目的就是要加大扶持力度,加快發展速度,不斷提升河北工業設計能力和水平,培樹“河北設計”品牌,努力為推動全省工業提質增效、轉型發展提供強大動力。
比如,發力供給側,提出了扶植發展專業化工業設計公司、引進國內外工業設計機構、支持企業建設工業設計中心、促進工業設計聚集發展、落實稅收優惠政策5方面措施。其中,對在河北省正式注冊的知名設計機構(公司)分支機構,符合一定標準的將享受省級200萬元補貼以及不少于3年的免費辦公用房等優惠。
為了激活需求端,《若干政策措施》提出,鼓勵企業購買工業設計服務、支持工業設計成果轉化、支持企業參加設計創新比賽、加強知識產權保護,通過獎補等方式激發工業設計市場需求。對獲得iF國際設計金獎的給予50萬元獎勵,對獲得中國優秀工業設計金獎的給予20萬元獎勵。
此外,《若干政策措施》還針對鼓勵設計創新、打造品牌活動、強化發展支撐、加大推動力度等制定了多項措施。
“工業設計的發展取決于全社會的生態,不是設計師和工程技師銜接、教育機構和企業有許多合作就會發展起來。它是一個體系問題,包括設計與技術、設計與投資、設計與教育,當然更重要的是設計與制造業的關系。”劉寧說。
這份將工業設計提升至罕見高度的地方性文件,吸引了北京企業的關注。北京誼安醫療系統股份有限公司品牌市場部總監孫家明表示,目前該企業正逐步向河北轉移:“建立公司在河北省的工業設計研發中心,這一點肯定需要河北省政府的政策支持。”
轉型升級靠觀念
2016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北考察時提出要求,希望河北廣大干部群眾認真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繼續解放思想、奮發進取。
最難解決的正是人的觀念問題。
“我們看深圳這些年的轉型,以創新驅動發展、以質量引領未來的探索,以及低消耗、低污染、高產出的發展實踐,給全國的轉型發展貢獻了寶貴的樣本。這也是工業設計在深圳快速發展的關鍵階段。”封昌紅說,工業設計對深圳制造業升級產生重大拉動作用,背后是創新理念在深圳傳統制造業中的普及。
深圳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全國聞名,“工業設計正是整個城市創新戰略的一部分。”封昌紅回顧說,“以它為抓手促進創新,特別是在觀念上的創新,特別有滲透力。”
在她的記憶中,工業設計在深圳的轉折時刻,就是面臨成本上漲、利潤下降的代工制造企業負責人,下決心在工業設計上投入資源,提升產品的功能、外觀和體驗,打造自己的品牌。
早在2012年,深圳就出臺了加快扶持工業設計發展的產業政策,并安排1億元專項資金,帶動整個行業向高端化、國際化、品牌化方向發展。此后3年,深圳共獲得了超過100個德國iF獎和紅點獎,建成了中芬設計園、田面設計之都等45個創意設計產業園區。
最終,深圳營造了中國最好的工業設計創新生態體系,誕生了一大批全國領先的工業設計企業,不僅推動了傳統制造業的升級轉型,還成為全球性的工業設計之都。
“那時深圳面臨的轉型升級壓力不小于今天的河北,大家都知道要發展、要轉型,但是搞了這么多年傳統制造業,到底怎么轉?轉了行不行?先要解決的是企業家們的觀念問題。”封昌紅說,在當時艱困的情況下,要有一些東西讓企業家打開思路、樹立轉型的信心。
“讓處于產業鏈下游的企業看到蘋果公司的模式,依靠工業設計贏得利潤和市場。”封昌紅說,對于那個時刻急需轉變發展理念的深圳企業家而言,工業設計恰逢其時。
今天,河北正在進行一場與之相似的“啟蒙運動”。
從夏天到秋天,封昌紅已經在河北的石家莊、衡水、邯鄲等地市,以“設計促轉型”為主題巡講。這個名為“設計大講堂”的活動由河北省工信廳力推,旨在向河北企業宣講工業設計的核心定義及其在產業轉型升級中的特殊“賦值”能力。
與制造企業近距離接觸后,封昌紅深感河北制造業對工業設計仍缺乏認識。“企業家認識不足,甚至不知道工業設計是怎么一回事,因此很難想到運用設計創新來改造升級傳統產業。”
她認為,河北的機械裝備、電氣電子、生物醫療、紡織服裝、文化旅游、皮革制品等優勢傳統產業,都可以通過設計+科技、設計+品牌、設計+文化等模式,解決產業層次偏低、產品附加值不高、結構性過剩等發展問題。
變化已經出現。目前,河北省工信廳正在打造全省十大工業設計示范案例,依托由河北工業設計創新中心承辦的“設計×制造”產業對接會活動,為全省有設計服務需求的制造企業精準配對,對接深圳設計機構,升級改造傳統項目,并選擇成功案例進行推廣。
河北省工信廳副廳長郝莉笑表示,通過典型案例讓河北企業家真真切切看到工業設計為產業升級發展帶來的經濟效益,自然會推動觀念轉變。
石家莊市正在評選十大優秀工業設計產品;唐山市政府已著手制定支持工業設計發展的配套政策;秦皇島將建設中瑞設計港,引入瑞典、丹麥、芬蘭等國家的設計資源……“設計促轉型”在河北漸成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