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強++婁振洋++陳辰++馬克才



摘 要:鋁合金輪轂的成形方法以低壓鑄造為主,其輪轂表面防護是保證輪轂能夠長期工作的基礎。通過對日產185/55R16輪轂的表面外觀、涂層厚度、硬度,溫水浸漬試驗,抗碎石擊打性,抗腐特性,抗剎車液、抗洗車性能進行研究,為后續工序及可靠工作提供保證,其他輪轂的表面防護提供參考。
關鍵詞:低壓鑄造;表面防護;腐蝕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7.24.010
0 序言
輪轂作為汽車部件之一,是車輛與路面之間運動和力傳遞的元件,其輪轂表面防護是保證輪轂能夠長期工作的基礎[1]。以185/55R16輪轂為例,依據日產標準、日產防銹式樣書與日產技術標準規格之要求進行試驗。
1 漆膜構成及分布
日產185/55R16輪轂為切削亮面輪型,顏色色號為LG45,其漆膜分布在車輪轂正面(精車)、外輪緣(精車)、窗口、螺栓孔沉孔側壁、窗口面邊緣、帽槽內部、背腔輪輻等部位,中心孔及法蘭安裝面、螺栓孔錐面不允許有漆,其漆膜構成及分布如圖1所示:
2 各涂層材料型號
底粉為JW-A1701LZ 黑粉,色漆為SP 190 DK LG45金屬漆,透明粉為158C121。Cr6+鈍化預處理。
3 表面防護試驗
3.1 外觀、涂層厚度、硬度
觀察涂層表面平整,無少漆、無漆、氣泡和針孔等噴涂缺陷,使用測厚儀測量涂層厚度,使用測量計在外部進行電連續性測試,無電流[2]。室溫下,表面涂層硬度達到鉛筆硬度。
3.2 溫水浸漬試驗
將輪轂侵入到60℃水中72小時,無發泡、剝落、起皺、顏色和光澤的過度變化及膜層軟化等[3],放置24小時后,按照日產技術標準規格之要求,刻劃100個網格(2mm寬方塊),100%無脫落,6級合格。
3.3 抗碎石擊打性
按照日產技術標準規格之要求,使用碎石噴射裝置,溫度-20℃,剝落面積為a×b,如圖2所示。工業用金剛石以130±15km/h,射擊5次,試驗后,漆膜剝落面積平均0.5mm2以下,最大0.65 mm2以下。
3.4 抗腐特性
按照日產技術標準規格之要求,在水平放置的車輪上進行鹽霧防腐試驗,復合腐蝕試驗。
3.4.1 鹽霧防腐試驗
在水平放置的車輪上,評定面為安裝到車上可目視到的范圍,采用溫度為35±1C的 5±1%NaCL溶液,連續噴灑1200小時,裝飾孔邊緣腐蝕除外,其余部位沒有腐蝕、隆起和剝落,判定合格。
3.4.2 復合腐蝕試驗
在水平放置的車輪上,35鹽水噴霧4小時,60℃干燥 2小時,再50,95% RH濕潤4小時為1周期,試驗100周期,評定面為安裝到車上可目視到的范圍。試驗前車輪劃出圖3所示切割區域,裝飾孔邊緣腐蝕除外,試驗后切割區域腐蝕的平均長度最大1.5mm,切割區域的最大長度最大2.5mm。
3.5 抗天氣腐蝕
按照日產技術標準規格之要求,將輪轂日曬風吹600小時,然后耐濕性試驗240小時,光澤保持率80%以上,輪轂無顏色變化、裂紋、阻塞、膨脹、剝落和腐蝕現象發生 ,放置24小時后,刻劃100個網格(2mm寬方塊),100%無脫落。
3.6 抗剎車液、抗洗車性能
按照日產技術標準規格之要求,以NES M5055 3號剎車液0.2ml滴下,2分鐘后拭去,表層沒有過度膨脹,顏色和光澤沒有過大變化。使用自動洗車機150rpm、水量4l/min,沖洗10秒,5個來回之后,以50倍顯微鏡觀察,沿傷痕方向傷痕個數60個/cm以下,如圖4所示,判定為合格。
4 結論
鋁合金輪轂是整車安全的關鍵部件之一,表面防護使輪轂表面美觀、提高車輪轂運行的可靠性和耐久性,有效減少外部因素對輪轂本身的傷害,是保證輪轂能夠長期工作的基礎,通過對日產185/55R16表面防護進行研究,為其他鋁合金輪轂表面防護提供參考,同時表面防護質量也是提高市場競爭的重要環節,應該引起生產企業高度重視。
參考文獻:
[1]張海渠,馬桂艷,宋鴻武,張士宏.鋁合金輪轂成型工藝的應用與研究[J].沈陽大學學報,2011(05).
[2]童恬.現在乘用車鋼制車輪涂裝技術[J].中國涂料,2005(11).
[3]何更雷,劉嘯宇.鋁合金車輪涂裝工藝及其檢驗分析[J].工業技術,2015(30).
作者簡介:李志強(1990-),男,甘肅會寧人,本科,助教,教師,研究方向:有色金屬低壓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