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一挺
摘 要:我國變電站數量和規模的擴大,大大提高了電網設備水平和生產技術。為了保證電網正常運行和用戶的安全用電,就必須做好電網的運維和檢修。本文淺談變電運維檢修技術并分析了電網變電運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風險,總結出如何提高運維檢修的效率,希望為電力公司和工作人員帶來啟發。
關鍵詞:電網變電運維;檢修技術;專業操作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7.24.147
0 引言
隨著國家電力事業的發展和完善,電網結構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電網整體規模不斷擴大。變電運維作為電力系統的核心,要求技術人員不僅要負責電網的運行維護,還需要了解變電運行出現問題如何檢修。錯誤的操作可能帶來變電運維風險和嚴重的損失。因此,如何防控電網變電運維風險、提高檢修技術、避免不必要的損失成為了亟需解決的問題。
1 變電運維影響因素及故障原因
影響變電運維因素包括自然因素,運維風險、人為風險。通常來講,自然風險具有不確定性和不可預防性,會對電網變電運營維護產生巨大影響,地震、泥石流以及天氣炎熱和寒冷都可能造成電網管線損壞、出現故障;運維風險主要包括日常檢查和維護的過程中沒有按照標準程序進行,操作不標準和不科學的運維方式;人為因素較為復雜,包括技術人員的錯誤操作和故意破壞。例如,2013年9月5日,山西省大同市供電公司運維班兩名值班員調令執行“35kV某路205開關及線路由檢修轉運行”的操作。下午五點左右在檢查開關分閘位置時,由于不熟悉操作流程,沒注意到開關中心顯示的白色空心方框,也沒有到現場進行檢查和指示,下令操作?,F場督導人員及時發現開關沒在分閘位置,阻止了值班員的操作,避免了危險的發生。這種操作不僅會造成變電風險,還會威脅到工作人員的安全。不僅如此,長期的使用會導致設備和線路老化。供電線路和網架的自然磨損也可能導致電網變電故障。
2 電網故障問題的技術檢修
電網變電運維檢修前應該進行風險評估,風險較大且容易出現失誤的操作,應該提前做好解決預案,一旦出現了操作失誤,要保證個人安全和設備安全。以下是具體的故障問題技術檢修辦法。
2.1 變電運維無功負荷
無功負荷主要分為用戶、線路、變壓器等三方面。變壓器無功負荷會導致電壓超過標準,空載運行,極容易損壞變壓器絕緣層;線路無功負荷會損壞輸配電和接戶線,電流越大,損失越多。因此,工作人員應該加強專業知識的學習,不斷提高技術水平。保證可以根據負荷的變化,選擇合適的接入方式,從而降低低電壓損失的風險,合理控制電壓偏差。
2.2 接地線的安裝
日常供電中,會出現因為不可抗原因導致電網停電的情況,此時設備中還殘存電荷。突然來電后,這些電荷將集中釋放,處理不當可能危及工作人員的人身安全。因此,應該在可能釋放電荷的位置安裝接地線,保證電網突然來電時可以將多余電量釋放,避免停電線路和設備中靜電感應電壓的出現。技術人員在接地線的安裝過程中應該穿絕緣服、使用絕緣工具、帶絕緣手套,地線接好后再進行導體端的連接。2016年8月9日10時左右,兩名值班人員在操作“110kV某線路的運行轉檢修”過程中,在安裝避雷器上樁頭接地線時,認為停電后設備內沒有感應電壓和靜電,直接開始安裝接地線,由于天氣炎熱,值班員沒有穿絕緣服、佩戴絕緣手套且先進行了導體端的連接,但該線路中存在感應電壓,導致值班員觸電身亡。造成該事件的主要原因是值班員沒能熟悉掌握接地線安裝技術要點,為避免類似事件的發生,電力公司應該定期為工作人員進行培訓,保證員工可以從根本上認識到標準操作的重要性。
2.3 變電設備檢測工作
日常檢查中要收集、整合和分析數據,需要使用時間序列、人工神經網絡和模糊預測三種方法,判斷變電設備是否正常運行也離不開這三種方法。時間序列法就是在設備運行過程中隨機抽取一項特征,觀察變化規律來判斷運行是否平穩,電力公司長期以來積累了大量的電力負荷資料,因此對電荷變化規律進行預測和分析是完全可行的。山西省大部分變電站都使用人工神經網絡法進行斷路器信息、模擬量信息的建立和診斷,實現了信息的保護,這樣一來可以及時發現出現故障的元件。如果變電站電力負荷資料不完整,就可以選擇模糊預測法來對電力系統進行預測,保證變電設備的有效運行。
2.4 物聯網和智能電網的使用
將地理位置定位、激光掃描儀、紅外感應器等先進的檢測設備與互聯網連接,可以更加全面地對數據信息進行分析,電網變電運維檢修技術也得到了保障。例如,山西省大同市電力公司收集了現行使用的設備相關數據,通過物聯網來跟蹤設備的使用情況、判斷設備的故障位置,對電網變電運行情況進行透徹的了解,出現問題及時提出解決方案。這樣一來設備故障的判斷更加準確,縮短了檢修時間。智能電網主要包括自動化傳感系統和控制系統,可以實時監控設備運行,自動化傳感和遠程設備定位、導航等功能及時將故障信息進行整合,傳遞給負責維修的技術人員。電網可以進行部分故障的智能化維修,有效隔離故障。智能電網技術系統可以通過計算機直接操作,縮小變電運維時間、穩定了電網變電過程。增加了系統的安全性、節約了人力成本。不僅如此,智能電網的使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由故障帶來的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F階段,山西省大同市電力公司還沒有實現電網全面自動化,技術方面還需要進一步完善。
3 總結
電網變電運維系統產生故障嚴重影響了電力系統的運轉。出現運維方面的故障,會損害電力用戶的利益。同時,電網停電影響設備運轉是使用壽命下降根本原因?,F階段,我國智能電網技術還沒實現完全自動化,還需要注意人為因素引起的變電運維風險,提高技術人員的專業知識和技術水平。隨著電力技術和智能技術聯系的加強,我國電力實業未來會實現自動化變電運維。
參考文獻:
[1]王曉峰.關于電網變電運維檢修技術的探討[J].科技展望,2017
(27):128.
[2]朱如桂,王紅偉.探析電網變電運維風險和技術檢修[J].電子世界,2015(24):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