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全飛
在數學學習過程中,有些同學面對數學題不知道怎么思考,就喜歡套用模板解題,以為只要自己記住了十幾個解題的模板,就沒有解不了的題,可以說這完全陷入了數學學習的誤區. 數學學習主要是為了訓練和提高大家的思維能力,這就決定了我們不可能靠幾個解題模板就能解決千變萬化的數學題. 為了幫助同學們學會思考,杜絕生搬硬套,本文給同學們介紹一種簡單易學的解題策略.
方法篇:“審、逆、演”三步法
第一步:審題. 審題的時候要注意是審,不是走馬觀花地看題,要像法官審問犯人一樣,層層發問. 我們可依據題中的每一個條件,去聯想它有哪些相關的性質,而最后解題的關鍵往往就是我們聯想到的某一個性質. 例如條件中有“已知四邊形ABCD是平行四邊形”,我們就可以拓展聯想到“四邊形ABCD的對邊平行,對邊相等,對角相等,對角線互相平分”等性質,這些性質中的某一個性質很可能就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第二步:逆推. 當我們審到結論的時候,就要學會執果索因,即由結論聯想到要得到這個結論,就必須要有什么條件,這樣不斷地去尋找結論的充分條件,當需要的條件已經是我們第一步審題中聯想到的條件時,聯系條件與結論的橋梁就搭建好了. 例如要證明“△ABC≌△DEF”,我們就可以聯想到用“SAS,ASA,AAS,HL”中的某一種方法來證明. 選好了條件最多的一種方法之后,我們再去尋找缺少的條件,這樣層層探索下去,直到最后找到解題的方法.
第三步:推演. 當我們遇到的是一道數學難題時,僅用上面的兩個步驟一般是解決不了問題的,這時候我們可以由已知條件出發,進行條件之間的推演,就如軍事上的“沙盤推演”一樣,或許就會“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接下來,我們以兩道高考試題為例,運用上面介紹的解題方法來尋求解題思路.
實戰篇:巧用技法,智取高考
歸納提升
在解題中,若想找到解題思路,審題是關鍵,審題審得越徹底,在逆推的時候就越容易搭橋成功.而對于逆推難以直接找到解題思路的試題,我們要敢于去推演,善于對已知條件進行有效的變形.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