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力++李佩++普照++李宏濤++孫家德
摘 要:昆明正處于高速發展時期,在現代化農業建設中面臨著較好的發展機遇。文章主要分析了昆明農業發展現狀,并探討了其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加大農機農技推廣,加速農業設施建設,提升農產品加工水平的對策,對于推動昆明市農業現代化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昆明市;農機農藝;現代化
中圖分類號:F323.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71132065
近年來,昆明市緊緊圍繞加快高原特色都市型現代農業發展,建立健全促進農機農藝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突出重點產業,主攻關鍵環節,強化政策扶持,以提高機械作業適應農藝要求為突破口,推動栽培和養殖方式改進。形成農機與農藝相適應的技術體系。分析“十三五”期間昆明市農業現代化發展現狀及其問題,對于推動昆明市高原特色都市型現代農業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1 昆明市農業發展現狀
截止到2016年,昆明市農業機械動力達到3545263.6kW,
與上年同比增長幅度為2.1%。昆明作為云南省高原特色農產品品牌集中打造之地,農產品加工、貿易、物流和價格形成中心,農業科技研發推廣中心,農業總部經濟中心和都市現代農業示范區,在煙草、花卉、蔬菜以及反季節農作物的種植上具有特殊的優勢,農業設施的投入對于農業效益有著直接影響。2016年昆明市塑料大棚面積達到4253.6hm2,塑料連棟溫室達到256.41hm2。在“十二五”期間,昆明市農業作用水平增長速度最快的是機耕,其次是機械保值、機電灌溉[1]。隨著國家補貼政策的出臺,農民對于購買農機的熱情不斷提升,對昆明市農機結構調整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
2 昆明市農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2.1 機械化水平低
昆明市機耕面積雖然有所升高,但機播的整體情況卻呈下降趨勢,機收面積不斷提高,機械保值在連續多年緩慢增長之后,在2016年得到重大發展,這說明昆明市農機作業水平仍不高。花卉與蔬菜是昆明市的優勢產業,但個體戶與企業之間的機械化水平差異較大,農戶多采用塑料大棚進行種植,機械水平較低;企業雖然采用了連棟大棚,實現了機械化耕種、播種與噴灌,但是在產品收獲和分揀方面也需要通過人工實現。
2.2 農機的研發少,不適合本土需求
昆明市的土壤具有粘度大、比阻高的特點,對于農機農技的要求與其他地區都不同。云南省農機研究水平不高,本土農機研發企業更是屈指可數,農機參數和質量不符合昆明市農業生產的需求,主要原因是由于缺乏農機研發經費、技術性人才,導致農機研發滯后于其它地區。農業生產中使用的農機主要是從其他地方購入,無法適應當地農業生產的需求,影響了農民購買的積極性。
3 推動昆明市農業現代化發展的策略
3.1 建設規模化生產基地
以綠色環保為主旨,選擇生產環境好、土壤金屬含量少、灌溉條件好、周圍沒有重工業、遠離主干公路的地區,嚴格按照無公害產品的標準進行生產基地的選擇。截止到2015年,全國各地都紛紛開展了無公害生產基地的建設,并采用統一的技術與標準,使用有機化肥,從而生產出高質量、低殘留的農產品。并且通過大量現代化設備的使用,能夠提高農產品的生產效率,提高經濟效益。
3.2 加大農機服務力度
加強農機社會服務力度,提高政策、資金以及技術方面的支持,對于農機服務組織給予扶持。扶持發展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昆明市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發展緩慢,現有農機化服務組織在規模化、市場化、專業化方面都比較薄弱。需要通過組織化、市場化社會服務取得收益,形成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不斷壯大發展的良好態勢。
3.3 加強農機科研力度
針對昆明市農業發展的特點與要求,堅持農機農藝相結合的原則,開展農機研發工作,研究適合當地農業作業的農具,從而開發出符合昆明農業生產特色的農機、加工機械。加強科學研究力度,通過農機研發部門、推廣部門以及生產企業的對接,從而更好地推廣農機,有效提升農業的發展,促使農民增收。農產品生產與加工監管過程中,要加強對生產基地環境的檢驗以及對蔬果類農產品的檢驗與認定,為廣大農業生產企業和個體生產戶提供農業生產的技術指導,科學使用化肥與農藥,注意農藥的使用劑量以及間隔時間,有效發揮現代農業生產技術的作用;加強無公害生產技術的宣傳與推廣,從而提高蔬果類農產品的質量。
4 結語
昆明正處于城市化建設的關鍵時期,在推動農業現代化發展的過程中,加速農機的推廣,根據農業發展的特點與需求,發展高原特色都市型現代農業,從而促進昆明市現代農業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鐘桂梅.農技和農機推廣服務中問題和應對策略解析[J].農家科技(下旬刊),2014,23(12):17-1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