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宇
摘 要:經濟迅速的發展帶動了林業的發展。在林業發展過程中所產生的病蟲害問題是林業發展進程中最難控制的難題,且嚴重破壞了林業發展的生態環境。促進林業發展進程順利發展必須先解決林業病蟲害這一問題、難題。本文將對防治林業病蟲害的有效方法進行思考和分析。
關鍵詞:林業;病蟲害;防治方法
中圖分類號:S76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71132176
前言
林業病蟲害嚴重危害到了林業生態環境的平衡發展,其具有高發病率、快速破壞率的特點。林業病蟲害需要用一種科學的角度去認識理解,要用科學的技術手段對其進行有效防治和解決。為了維持林業正常平衡發展,防治林業病蟲害這一工作在當下刻不容緩。
1 林業病蟲害的現狀分析
1.1 林業病蟲害的防治技術不足
因林業整體經濟發展不良的現狀,技術上的不足使技術的在實際應用中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和質量。由于防治工作技術人員在防治工作中并沒有充足的實際操作經驗,缺少防治病蟲害的專業素養,這也使得防治工作難以順利進行。
1.2 防治林業病蟲害的重視度不足
在防治林業病蟲害的實際應用中,林業企業的管理者與防治工作技術人員對防治技術實際操作不夠成熟,病蟲害的潛伏期與爆發初期也并未得到高度重視,后期進行的防治工作也因此被制約難以開展,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病蟲害對林業的破壞與危害,是妨礙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開展的重要因素。
2 林業病蟲害的有效方法分析
2.1 化學防治方法分析
在林業的根源上將病蟲害進行有效的消除與控制是化學防治方法的本質。在我國林業防治病蟲害當前技術應用里,最為廣泛使用的是化學防治技術。由于化學防治方法能預測出病蟲害的面積,所以在正確選擇噴灑農藥的情況下,能有效防治病蟲害的產生。目前在防治林業病蟲害時主要采取噴灑殺菌劑,一般殺菌劑大致分為內吸劑、鏟除劑和保護劑3種。內吸劑能被植物直接吸入從而控制病蟲害的產生;鏟除劑能夠幫助植物直接殺死病蟲本體;保護劑直接用于植物上,使其不會因農藥的噴灑而受損壞。化學防治方法還可通過使土壤消毒或植物消毒的方式來達到保護植物不被病蟲危害的效果。但在采用化學防治方法時會對植物本體以及土壤造成一些污染,使用藥劑過量時也有可能產生與預期相反的效果[1]。
2.2 物理防治方法分析
使用簡單機械來消除控制病蟲害的方法屬于物理防治方法范疇,其防治方法大致分為涂白、阻隔、誘殺、高溫消除等5種技術。目前最常用的為涂白和阻隔技術,其涂白技術原理是利用水與石灰按一定比例制成白涂劑,涂抹在樹木上,可以有效控制病蟲在樹木上產卵,還有保護樹木不被凍傷的效果;還可以利用趨光性對病蟲使用黑光燈誘殺,這也是較為常見的物理防治方法。使用物理防治可以增強對樹木的管理,加強對種子的消毒控制,提高樹木植物的抗病力,也可通過高溫手段消滅害蟲病菌,以有效防治病蟲害的擴散。
2.3 無公害防治技術分析
采用無公害防治技術不僅可以減少病蟲害對林業的破壞,還可以有效挽回林業產業因病蟲害產生的經濟損失。無公害技術的前提是必須做好其管理工作,加強對林業的管理內容,使其在管理技術上得以提高,確保林業生產環節的安全實施。加強對育苗及造林方面的基礎管理工作,在苗圃初期選擇的問題上更加仔細謹慎,在育苗時要保證相宜的濕度及溫度,在根本上控制病蟲害的產生。
合理施用生物防治方法使林業平衡發展,可以有效降低病蟲害的防治資金。生物防治方法大致分為昆蟲防治、益鳥防治和微生物防治3種,目前在森林防治中最為廣泛采用的是益鳥防治,由于森林中鳥類動物大多以食害蟲為主,所以采用這種益鳥防治方法可以有效防止病害蟲的產生。昆蟲防治也是常見對生物防治方法之一,防治工作人員將昆蟲引到林業中,使其控制害蟲產生,從而有效控制林業生態環境的健康發展[2]。
2.4 可持續戰略防治方法
在防治林業病蟲害過程中不僅要對現有的病蟲害進行控制和消除,還要對土壤及種子存在的潛在病蟲進行有效防御,在防治病蟲害的過程中要結合發生的各類狀況對各個防治環節進行重組調整。防治林業病蟲害是一種多學科交叉作用的工作,要將抗病植物選擇以及抗病技術工作結合起來進行整體提高整合,為了林業未來發展平衡,要盡量合理地降低殺菌劑、農藥和化學藥品的使用,從而降低林業防治病蟲害工作帶來的危害。
3 結語
防治林業病蟲害是一項需要長期堅持的工作,要根據林業生態環境的實際情況展開不同方法的防治工作,既要從不利因素中吸取教訓更要對防治技術進行創新研究,對防治工作中的經驗和技巧進行總結,建造一個林業整體現代化技術的新平臺。
參考文獻
[1]劉兆祥,林波.林業病蟲害防治技術與方法初探[J].黑龍江科學,2016(10):74-75.
[2]劉艷,毛愛國.林業病蟲害防治方法及其技術探究[J].信息化建設,2015(8):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