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受原油價格下跌、盧布貶值、俄國經濟下滑等因素影響,我省對外貿易受到較大沖擊,下行壓力不斷加大,對俄進出口貿易額持續下降,但深層次分析我省對俄貿易現狀,目前雙邊經貿合作的基本面仍然向好,俄羅斯政府尋求與我國深度經貿合作的意愿正在逐步增強,為我省深化對俄合作、推動雙邊貿易發展帶來諸多利好因素,我們必須搶抓中俄戰略合作的重大機遇,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對我省兩次重要講話精神,以我省建設中蒙俄經濟走廊龍江陸海絲綢之路經濟帶與俄羅斯建立超前發展區、辟建符拉迪沃斯托克自由港為引領,深入推進對俄經貿合作,努力實現對俄經貿合作的恢復性增長和持續性升級。
一、黑龍江省對俄貿易基本情況
在石油價格、貨幣比價、戰略調整等多重因素影響下,黑龍江對俄進出口貿易總額、進出口貿易貨物量均有所下降,進出口貿易方式呈現新特點。
(一)對俄進出口貿易額變化情況
在國際原油價格持續低迷、俄羅斯盧布貶值、北約對俄戰略政策調整等影響下,俄羅斯國內經濟持續下行,導致2016年我省與俄羅斯貿易在調整中下滑,但下行趨勢正在逐步收窄。去年全省對俄貿易實現92億美元,同比下降15.3%,占全省進出口總額的55.6%;貿易逆差57.9億美元,進出口比重為4.4∶1。其中,對俄出口實現17億美元,下降27.7%;進口74.9億美元,下降11.8%。全省13個地市和2個省管縣中,進出口增長的有七臺河、綏化、綏芬河、撫遠4個地市及省管縣,其中,七臺河、撫遠、綏化進出口額分別增長80%、55.9%和39%。進口增長的有鶴崗、哈爾濱、雙鴨山、雞西、撫遠等7個地市及省管縣,出口增長的有佳木斯、綏化、撫遠3個地市及省管縣。
(二)對俄進出口商品增減情況
2016年在雙方貿易商品結構中,我省出口俄羅斯產品仍以服裝、輕紡、鞋類等輕工業產品為主,大多數是我國南方省份產品,我省地產產品較少。自俄羅斯進口的產品仍然以能源、原材料為主,原油在我省對俄進口商品中占主導地位,產品結構單一。
1.對俄出口主要商品情況。優勢產品對俄出口強勁。2016年,我省對俄出口商品共計2 118種,比上年減少210種。我省對俄前10類主要商品出口總額為13.2億美元,占對俄出口總值的77.4%,其中,前三類商品服裝、鞋類、輕紡產品出口占全省對俄出口額的55.6%,農副產品出口占全省對俄出口額的比重為19.9%。
2.自俄進口主要商品情況。2016年,我省自俄進口商品共計258種,主要以能源、原材料商品為主,前10種商品進口總額為71.0億美元,占自俄進口總額的94.7%,進口商品的品種與上年基本一致。其中,原木、鋸材、紙漿、煤炭、食用植物油等5類主要商品量額齊增,但金額增幅普遍低于數量增幅;原油、化肥、糧食、成品油等4類量增額降;鐵礦石進口量額齊跌。
(三)對俄進出口貿易方式變化情況
2016年,我省對俄貿易主要呈現七種方式,其中一般貿易、邊境小額貿易占比較大。一般貿易進出口額實現54.3億美元,同比下降12.9%,占對俄進出口的59.1%;一般貿易出口實現2.4億美元,包括出口農副產品(0.73億美元)、機電產品(0.68億美元)、服裝鞋帽(0.65億美元)。邊境小額貿易進出口實現26.2億美元,同比下降24.8%,占對俄進出口的28.5%,其中,邊貿進口16.9億美元,下降18%。加工貿易進出口額實現4.78億美元,同比下降23.1%,主要商品為原油、木材。其他貿易實現6.46億美元,同比增長35.2%,占對俄進出口的7%。
二、黑龍江省對俄貿易發展問題和機遇
當前看,去年以來我省對俄貿易下行,主要是由于全球經濟持續低迷、金融市場震蕩頻繁、大宗商品價格下滑、盧布貶值購買力下降等不利因素引起的,但深層次分析對俄貿易還存在如下問題:
第一,對俄貿易企業整體實力不強。目前,我省對俄貿易主體多數屬于民營中小企業,具有一定實力和市場影響力的大中型企業,尤其是跨國集團公司、國有大中型企業少之又少。對俄投資主體弱小,缺乏投資經營管理經驗,受制于資金和規模的限制,難以參與重大投資項目競爭,使許多優勢項目得不到實施,不利于規范貿易做大做強。
第二,對俄貿易商品結構單一,我省產業支撐不足。多年來,俄羅斯市場需求量較大的服裝、輕紡、家電、日用百貨等勞動密集型產品,幾乎都不是我省地產的產品,貨源大多是由南方省份提供,我省只體現了口岸通道的優勢,這種出口形式對我省的經濟拉動作用并不是很明顯。而我省具有一定市場競爭優勢的產品,如:裝備、石化、食品、醫藥等對俄出口比例偏低。而自俄進口主要以能源、原材料為主,其中,原木、紙漿、鋸材、煤炭占絕對比重,說明我省對俄資源性產品的依賴性過強。
第三,對俄經貿合作環境制約。雖然我省對俄口岸占全國對俄口岸的70%,但多數口岸基礎設施、運輸條件不夠好,俄遠東地區的交通運輸更是投入不足,無法實現大宗貨物通關運輸。自俄進口的木材、鐵礦砂和原油等大宗物資主要通過綏芬河、滿洲里口岸進口,個別口岸處于“吃不飽”階段。同時,還存在我省出口企業經營行為不規范、俄遠東市場容量有限等不利因素。
在客觀審視問題的同時,也要看到我省對俄貿易發展趨勢仍然向好,下行幅度收窄,有利條件增多,面臨轉型升級的機遇更加明顯。
第一,俄羅斯國內市場不斷開放。俄羅斯加入WTO以后,只有部分商品進口關稅和市場準入享受過渡期,俄羅斯必須履行世貿組織的相關規定,俄國內市場的準入門檻會相對降低,俄羅斯的市場開放度會不斷擴大,俄處理貿易糾紛更加公平公正、規范有序,這些都將為我省有競爭實力的企業、有傳統優勢的產業進入俄方市場提供更大的便利。
第二,俄國內貿易秩序不斷規范。俄羅斯入世以后,關稅將大幅下調,通關制度和效率也會得到不斷完善和提高,海關及其他涉外機構腐敗、“灰色清關”等將得到整治,俄國內貿易秩序將得到規范。同時,俄羅斯政府也在逐步加大對涉華貿易企業的支持力度,鼓勵和支持企業開展跨國經營,促進對中國貿易的持續穩定升級。
第三,中俄貿易規模不斷擴大。近年來,隨著中俄兩國高層互訪的積極推動和兩國戰略協作伙伴關系的平穩推進,尤其是中俄貿易博覽會的全面升級,雙邊經貿活動更加頻繁,貿易和投資齊頭并進,合作潛力巨大。中俄間貿易往來會更加活躍,我省作為對俄合作第一大省,將發揮更多的經貿合作作用。同時,俄羅斯加快建立超前發展區和辟建符拉迪沃斯托克自由港,也將為我省對俄貿易發展帶來更多機遇。
三、加快黑龍江省對俄貿易發展的對策建議
充分發揮毗鄰俄羅斯的地緣優勢,認真落實“一帶一路”發展戰略,不斷加大“出口抓加工、進口抓落地”的工作力度,以大力實施“龍江絲路帶”發展戰略為引領,加大政策扶持和引導力度,努力推動對俄貿易持續穩步健康發展。
(一)要主動對接俄羅斯符拉迪沃斯托克自由港
圍繞深入實施“龍江絲路帶”建設,加快我省對俄經貿合作向俄羅斯境內延伸,推進“龍江絲路帶”建設與符拉迪沃斯托克自由港開發合作。加大投資合作力度,推動我省有實力的企業“走出去”,鼓勵和支持我省企業積極參與遠東跨越式發展區、符拉迪沃斯托克自由港區重點項目建設和開發,促進和帶動我省對俄經貿的發展。借助中俄博覽會、哈洽會等平臺,邀請俄羅斯遠東發展部官員來我省介紹自由港引資政策及開發進展情況,促進全方位的合作對接洽談,創新探索多類型合作方式,提升貿易和投資合作的深度與廣度。充分利用中俄戰略協作伙伴關系,借鑒瓜達爾港模式,依托自由港投資建設新碼頭或租用俄羅斯碼頭,建立我省經貿合作的海外基地,支撐對俄貿易發展。學習和借鑒上海等自貿區的經驗和做法,在我省謀劃設立中俄自貿區,提升對俄經貿水平。探索依托哈爾濱新區對接俄羅斯自由港,謀劃建設中俄自由貿易區,支持哈爾濱新區參與俄羅斯自由港和跨越式發展區的開發建設,引導企業建設境外園區,參與項目投資,推動新區對俄經貿投資合作轉型升級。
(二)要積極培育貿易主體
加大對各類市場主體培育力度,支撐和推動對俄貿易發展。要大力培育投資主體,組織企業聯合開拓俄羅斯市場,鼓勵北大荒集團、大慶油田、龍煤集團等有實力的企業積極開拓俄羅斯市場,與俄方開展農業、食品加工業、油氣、森林、礦山開發等方面和領域的合作,不斷壯大對俄貿易的主體力量。通過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吸引俄羅斯企業到我省投資經營,擴大相互投資合作的領域,增強合作共識,提升兩國經貿往來的水平。要大力培育貿易經營主體,鼓勵我省具備對俄貿易優勢和已開展對俄貿易的企業加大對俄貿易發展,尤其要重點培育熟悉俄羅斯經濟、產業、法律、文化風俗的職業化、專業化經營主體,盡快融入俄羅斯市場。要大力培育貿易服務主體,根據中俄雙方貿易活動、經營方式、商貿政策等特點,支持和發展各類型對俄貿易服務體系,鼓勵商會、協會等中介組織為對俄經貿企業提供政策、法律、技術、財務和市場信息等方面的服務。加強對俄羅斯經濟政策走向、市場需求的分析研究,引導民間投資者發現合適的投資方向和項目。組建多功能的大型國際物流企業,建設連接國內生產基地和國外商品市場的跨國物流網絡,為跨境貿易提供高信譽、高水平的服務。
(三)要大力轉變經貿合作方式
緊緊抓住俄羅斯加大開放的機遇,堅持引資、融資、借資多輪驅動合作,多渠道利用境內外資本,聯手對俄投資合作,打造跨境產業鏈。依托哈爾濱新區,以對俄合作為重點,給予最大限度的優惠政策,吸引俄羅斯等獨聯體國家的裝備制造、石油化工、食品加工、醫療器械等大型企業到哈爾濱新區投資興業,逐步形成互利共贏的雙向投資新局面。推動我省加工貿易轉型升級,提升進口資源的加工技術、工藝和效率。重點抓好“兩頭在外”的加工企業,支持綏芬河石英公司化肥加工等項目。做好境內外園區的產業配套銜接,延長加工產業鏈。推動我省金融、保險、國際物流、動漫、計算機和信息服務等現代服務產業成為我省對俄經貿新的增長點。
(四)要構建跨境通道體系。
積極推動綏芬河口岸整車進口、化學品換裝線建設和木材交易中心項目,重點推進饒河、虎林中藥材進口口岸、同江液化天然氣進口資質項目,推進黑河大橋、洛古河大橋等跨境公路橋建設,支持黑河、蘿北、嘉蔭等水運口岸浮箱固冰通道建設,延長冰封期跨境貨物運輸時間。加快航運樞紐港口、江海聯運換裝港口和界河開放港口提檔升級。按照國務院全國外貿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借鑒發達省份先進經驗,認真研究市場采購貿易,積極協調海關等有關部門在我省指定邊境口岸先行先試。進一步完善“大通關”區域合作機制,加快“陸海聯運”和“江海聯運”國際大通道建設,打通我省出海口。啟動“龍江絲路帶”與俄遠東濱海1號對接工程,促進雙方邊境鐵路、公路互連互通。推動佳木斯至薩哈林的水上運輸線,力爭盡快取得實質性進展,構建我省對俄經貿合作立體大通道。
(五)要用好用足國家政策
十八大以來,國務院陸續出臺了十五個支持外貿發展的政策文件,包括促進外貿回穩向好的若干意見。政府各職能部門要及時梳理出適用于我省對俄貿易方面的政策,將國家政策轉化為引領黑龍江省對俄經貿回穩向好的具體措施,協調中省直相關部門凝心聚力為企業發展營造良好環境,促進對俄經貿回穩向好。要積極爭取國家賦予哈爾濱自由港政策,實現中俄自由港政策對接,逐步形成以哈爾濱和符拉迪沃斯托克相互呼應的合作模式,并輻射周邊地區。要建立重大企業和項目及時跟進承包機制,幫助解決企業困難,促進對俄貿易健康發展。
發展對俄經貿合作,是我省加快經濟持續穩定健康發展、推動龍江全面振興的重要任務。隨著俄羅斯加入WTO,中俄兩國戰略合作關系逐步深化,尤其是“一帶一路”發展戰略的深入實施,中俄貿易合作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戰略機遇期,我省必須充分發揮地緣、產業等優勢,主動搶抓發展機遇,主動搞好合作對接,主動推進戰略合作,不斷優化進出口商品結構,努力探索和創新對俄經貿合作方式,全方位推動對俄貿易轉型升級。
(作者古燕萍系黑龍江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處副處長。本文系2016年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加快推動中俄經貿科技創新合作機制創新研究”〔16AGJ001〕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