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2017年9月2日——9月17日
地點:四川美術館
2017年9月2日上午10:30,硝煙中走出的人民藝術家——李少言作品文獻展在四川美術館隆重開幕。本次展覽由中國美術家協會、四川省委宣傳部、四川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四川省文化廳、新華文軒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聯合主辦,四川省美術家協會、四川美術館、四川美術出版社聯合承辦。展覽從9月2日持續至9月17日。展覽首次完整展示了四川美術事業的奠基者、中國新興版畫運動先驅——李少言一生的重要作品、手稿、書信、照片等珍貴文獻數百件,通過梳理李少言一生的文藝軌跡,回顧其一生的奮斗和成就,回溯新中國成立、建設的每一個重要階段,探討前輩之經驗對當下文藝發展的意義與價值。開幕儀式由四川省文聯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平志英主持。
硝煙中走出的人民藝術家——李少言作品文獻展對李少言一生的完整回顧,不僅是對過往歷史的生動再現,更是不忘初心、繼續前行的生動教材。展覽共分為抗日戰爭(1937年-1945年)、解放戰爭(1946年-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1950年-1997年)、回憶往事(1950年-2002年)四個部分鋪陳展開,以全景呈現、歷史細節、文獻鋪陳和視覺傳達等多個維度,立體式地展示在黨的培養和時代的鞭策下,李少言從一個追求革命的進步青年,逐漸成長為一代美術界領導者的完整過程。與此同時,李少言一生的重要文獻和歷史檔案也在本次展覽現場首次披露面世,這毫無疑問成為本次展覽最重要的一大亮點。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作為向黨的十九大的特別獻禮,本次展覽首次展示1939年李少言在八路軍一二〇師司令部時所創作的大型木刻組畫《一二〇師在華北》原作共三十五幅,并首次披露李少言與同為新中國文藝事業奠基人的諸位重要友人的私人通信。作為新中國歷史的親歷者、引領者和創造者,本次展覽現場所展示的所有實物,都以李少言為中心,向我們勾勒出中華民族從抗日戰爭至今鍥而不舍、綿延不斷的民族革命史,以及一代文化事業奠基人用一生的堅持所書寫、創造的新中國文藝發展史。此外,著名作家、103歲高齡的馬識途作為李少言多年摯友,親自為《烽火淬鐵刀 德馨塑畫壇:李少言作品文獻集》畫冊題寫了書名。
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文藝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只有永遠與人民在一起,藝術之樹才能常青”。李少言是抗戰中成長起來的版畫先驅,他一生的文藝實踐都源自人民,源自生活。他的一生正是為新中國獨立與建設奮斗的一生,他的作品從一個側面記錄了百年民族復興的歷史足跡。通過本次展覽,如同在現場打造了一座時空隧道,通過回顧歷史、立足當下、展望未來,重現李少言一生的成就與精神,追尋革命時代的理想與追求,以及更重要的,叩問歷史之于未來的關系與價值,激勵我們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在黨的十九大即將召開之際,舉辦這次展覽,是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牢牢把握文藝工作“兩個鞏固”的根本任務;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獻禮十九大的生動實踐;也是對不能忘卻的歷史真實回顧,更是不忘初心、繼續前行的生動教材,意義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