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樹飛 武漢貝斯特通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TD-LTE宏微混合組網策略分析
王樹飛 武漢貝斯特通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近年來,隨著我國互聯網的迅速增長,傳統網絡架構應用的不靈活性以及缺乏需求擴大的適應性,使得其遭遇巨大的挑戰與壓力。而TD-LTE作為整個通信領域進行創新轉變的關鍵技術形式之一,其開放性、靈活性以及拓展性的混合組構架缺陷的主要方式。本文主要研究分析了TD-LTE實驗網在不同組網方案與不同場景下微站的性能,為未來TD-LTE宏微混合組網方式提供科學的參考依據。
TD-LTE 宏微混合組網 策略
為了能夠對TD-LTE實際規劃設計中無法完成全面覆蓋的室外信號質量與進行位置上的精確判斷,一方面可通過將MRR統計與現場測試以及話務統計相結合,進一步掌握網絡覆蓋狀況和質量,彌補傳統工作方式的缺陷與不足;另一方面,為滿足不同需求或者大流量區域的流量需求,可采用微站進行業務分流。此外,通過對工程經驗值以及規劃軟件工具的具體選擇,最終確定設備的實際應用功率要求和SmallCell的增設。
在具體選擇微站組網方式的過程中,難免出現一些不可避免的多變性因素對宏站的信號強度產生直接干擾,其產生的后果是拉大微站與宏站兩者之間信號強度的差異性。當這種干擾性因素的影響力度持續不減,應當立即采取相應的應急處理措施,例如進行異頻組網,進而形成宏站與微站相互促進、相互協同發展的良好格局。此外,在覆蓋方案的選擇上,應當以覆蓋區域類型為重要的前提條件,選擇與微站組網方式相協調的微站設備,若組網區域處于大型居住空間,在具體方案選擇時應選擇集成天線多的RRU方式完成組網;若組網區域處于較小的空間環境之下,則需要選擇Micro微蜂窩覆蓋方案。
①室外信號非常好的區域測試:在對室外信號非常好區域的信號與干擾加噪聲比進行優化或者采取補熱措施時,可選擇策略較多,其中較為常見的是增強的小區間干擾協調以及小區間干擾協調兩種技術形式,但是,對于室外信號非常好的區域最佳選擇應當為異頻組網。而之所以選擇異頻組網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異頻組網宏小區在微站開啟之后能夠達到61.5Mbit/s的微站吞吐率,以及23.25Mbit/s的宏小區吞吐率,因此,在對室外信號非常好區域的信號與干擾加噪聲進行優化處理時,盡量采用異頻組網,以保證其吞吐率。
②室外信號較好的區域測試:若在室外信號較高的區域采用同頻率微站,其參考信號接收功率可達到-92dBm,信號與干擾加噪聲比將達到12dB。而處于異頻率開啟狀態下的參考信號接收功率保持同樣的-92dBm,但其信號與干擾加噪聲比上升至29dB。由此得知,異頻組網運行狀態下,能夠充分優化與改善信號與干擾加噪聲比,在某種角度來看,可提高整體下載速度。
對重選參數進行系統性優化,對用戶體驗主要起到引導性的作用,使其只能夠在不采取任何處理技術的條件下,對微站進行擇優選擇。在大多數補盲場景下,宏站組網與微站組網的混合組網方式更像是一種宏站區間,從另一方面來看,宏站參數可以在實現宏站重選參數的同時,也可實現微站重選參數。
通常,在優化TD-LTE切換參數時,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步驟進行:一是測量,二是判決,三是執行。其中,能夠涉及切換測量的主要事件包括A1、A2、A3、A4、A5、B1、B2等一系列事件,基于覆蓋切換的相關參數有門限、遲滯及定時器、個性化補償,上述幾類事件中,均含有其中某一項相關參數。宏微混合組網在補盲場景下,常采用的優化策略為A2+A3的組合策略形式,通過對比和驗證三種切換事件/參數,也就是基于A2+A3;基于A2+A5;基于A2+A4,我們發現基于A2+A5切換具有比基于A2+A4切換略高的占比,基于A2+A3切換具有最低的微站業務占比。但是,在策略的選擇與切換上,需根據不同場景中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措施,需充分滿足大量實際場景測試參數的前提之下,選擇基于A2+A5和基于A2+A4策略的合適的絕對門限。
當前,移動互聯網時代也是TDD技術時代,TD-LTE產業和國際化取得突破性進展,而TD-LTE系統作為中國自主研發成果,已逐漸成為國際主流標準,隨著其影響范圍的逐步擴大,TD-LTE網絡宏微混合組網因企業業界的普遍關注。
[1]許靈軍.靈活小基站在TD-LTE網絡中的應用規劃,2012(第六屆)移動互聯網國際研討會[C],2012.
[2]陳強均,古文科,石嵩磊.TD-LTE FD混合組網技術分析[J].中國新通信,2014,15(22):224-225.
王樹飛(1986.08-)男,漢,山西省大同市人,職位:工程主管,研究方向:移動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