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娟娟 響水縣醫療保險基金管理中心
計算機技術在城鄉居民醫保檔案信息化管理的應用
蔡娟娟 響水縣醫療保險基金管理中心
日前,我縣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制度將于2017年年底整合成統一的城鄉居民醫保。伴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計算機技術在呈現居民醫保檔案管理中作用日益明顯,在計算機技術的支撐下,城鄉居民醫保檔案管理應當達到規范化、標準化、數字化的管理水平。
城鄉居民醫保工作是黨和政府執政為民理念的具體體現,是完善城鄉居民社會保障制度的迫切需要,也是實現全民社會保障事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環節,關系到千家萬戶的健康和幸福。醫保檔案管理工作是居民醫保工作的重要內容,檔案管理工作的好壞直接影響醫保工作的完成質量。
傳統的醫保紙質檔案是以表格、文字等形式,來存儲醫保參保人員信息、患者補償信息等重要信息內容。受存儲材料限制,大部分的紙質文件不能做到普遍發行,從而限制了利用查閱檔案的人數、時間、地點等,大大降低了檔案的利用效率。同時,傳統的醫保檔案受時間、翻閱次數的影響,可能出現文件損壞、老化的現象,使檔案受損,甚至丟失。
伴隨著城鄉居民醫保的日益發展,城鄉居民醫保工作的服務對象和工作內容日益增加,檔案管理工作的壓力逐漸增大,原有的紙質檔案管理方式已經遠遠滿足不了飛速加大檔案管理要求。計算機技術的應用將醫保檔案的存儲方式變得更加靈活、多樣,計算機存儲功能的強大,也頂會增加檔案的存儲容量、共享功能、傳輸功能。為更大容量的參保需求以及更高的工作效率提供保障。
所謂城鄉居民醫保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是指應用計算機技術,對醫保檔案信息進行處置、管理和服務。城鄉居民醫保檔案管理工作是城鄉居民醫保各項工作中的基礎性工作,直接體現了職能機構的管理水平、服務質量,更關系著廣大城鄉居民的根本利益。
開展檔案信息化管理是將檔案工作電子化的過程。從以往的紙質檔案逐漸過渡到電子化辦公,簡化業務流程,擯棄不必要的簽字及蓋章,實現快速高效的電子化辦公。
(一)完善城鄉居民醫保檔案管理制度。城鄉居民醫保檔案管理制度的建設是醫保檔案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礎,因此,檔案管理工作中一定要拋棄以往紙質檔案管理工作的體系,創新思想,完善醫保檔案管理制度,促進城鄉居民醫保檔案管理工作統籌發展,保證城鄉居民醫保檔案有效對接。
(二)建立城鄉居民醫保數據庫。實現城鄉居民醫保檔案管理工作信息化管理,必須依托于強大的醫保數據庫建設。城鄉居民醫保數據庫的建設需在大數據的基礎上,結合城鄉居民醫保特性,實現對疾病名稱、藥品名稱、診療項目、服務設施等的統一編碼、實現對人員參保信息、繳費信息、補償信息的統一存儲、實現對醫療機構醫療行為數據統一上傳等等。
(三)實現城鄉居民醫保檔案電子化。城鄉居民醫保當按的電子化是開展檔案數據查詢、分析、監控的基礎。城鄉居民參保人員的所有信息夠必須準確的以電子方式存入電子檔案中,其中包括姓名、性別、年齡、身份證號、聯系方式、人員性質等。開發統一的城鄉居民醫保數據接口,保證可使用多樣關鍵字段的有效讀取,從而對患者的繳費、就醫、用藥、補償等記錄的有效監測。與醫療機構HIS系統有效銜接實時上傳醫療行為,而實現對數據的監控和分析。
(四)實時維護城鄉居民醫保檔案數據。采取定期維護、不定期維護的方式對醫保檔案數據進行質量管理,從源頭上保護醫保檔案數據的真實性、有效性,減少無意識的數據錯誤。建立有效的醫保檔案審核制度,對錯誤的信息及編碼進行及時糾正。
計算機技術的高速發展,加快了社會現代化的進程,辦公自動化、無紙化的實現,要求使用計算機進行檔案的管理工作的人,必須與時俱進,不斷學習進步,努力跟上計算機發展的腳步。檔案管理工作者是計算機城鄉居民醫保檔案管理工作的實際操作者,他們的素質決定了檔案管理工作是否能高質量的完成。所以,建立高素質的居民醫保檔案管理工作者隊伍刻不容緩。
首先,加強對醫保檔案管理工作人員思想政治教育。組織醫保檔案管理工作者學習檔案管理的方法及意義。強化醫保檔案管理工作者對檔案管理信息系統重要性的認識,提高認識,轉變工作作風。其次,提高醫保檔案管理工作者計算機業務能力。由于,參與醫保檔案管理工作的,有很多年齡較高,他們習慣于紙質化辦公方式,對計算機知識知之甚少。因此,需安排組織計算機專業人才,對醫保檔案管理工作人員進行計算機專業知識培訓,以提高他們的計算機辦公能力,保證醫保檔案管理工作信息化的實現。再次,要加強對當前城鄉居民醫保管理工作者的業務知識培訓,確保其牢牢掌握城鄉居民醫保及檔案管理兩項工作業務知識,依據兩項工作各自特點,靈活進行醫保檔案管理工作,保證高效率、高質量完成醫保檔案管理工作。最后,定期對醫保檔案管理工作進行考核,防患于未然,發現問題及時處理,促使檔案管理工作者不斷學習,不斷進步,切實保證人員素質的不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