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筱 何敏 西南財經大學天府學院
基于SPOC的微課程的設計與開發
劉筱 何敏 西南財經大學天府學院
伴隨教育信息化的發展,我國高校網絡教學資源建設取得了巨大發展。西南財經大學天府學院于2014年將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小規模限制性在線課程)平臺運用于教學,它是針對小規模人群開展的校本化課程小班教學,并可利用翻轉課堂開展教學。
如何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應用于高校英語教學?這種教學模式是否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本研究擬通過對這些問題的探索,促進我校英語教學改革與發展。
文獻研究表明,針對微課程在設計,開發和應用等單方面的論文較多,但針對SPOC翻轉課堂交互式微課程設計、開發、應用等綜合方面的研究較少。以“micro course”為關鍵詞在知網中檢索,搜索到近年來的19篇文章,內容涵蓋了微課程概念的研究以及如何設計微課程,主要的研究方向是將微課程用于變革教學方式,在線學習,探索知識等幾大方面。當前研究多數是對微課程定義、特點等探討,對微課程的設計與應用方面研究不多。
本次研究主要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為設計開發階段。以翻轉課堂教學理論為指導開發基于SPOC平臺的大學英語微課程教學資源。開發過程應用的技術為premier視頻編輯軟件和Captivate交互軟件。
第二階段為實踐應用研究階段。探究SPOC平臺在翻轉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效果,以及基于SPOC平臺的教學交互活動的應用效果,通過學生的學習記錄數據進行整體分析得出研究結論。
基于SPOC平臺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課前預習與傳統課堂的預習有巨大差別。傳統課堂模式的學生預習是沒有指導的,老師無法把握和指導學生的預習情況,因此上課的方式和內容與學生的預習情況并無關系。
翻轉課堂的課前預習是教師要求學生看某些資料,可以是文本也可以是視頻音頻,并完成與資源內容相關的任務。教師可通過SPOC平臺指導學生的自主學習,學生的完成情況能借助該平臺在課前反饋給老師,幫助老師了解學生存在的問題。
(1)課前熱身
課前熱身活動的目的是引起學生注意,激發學習動機。按照課前熱身,問題釋疑,協作探討,成果展示的步驟喚起學生學習知識的積極性。在熱身環節,教師通過口頭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對課前自主學習的內容進行回顧,為下一環節的問題釋疑做準備。
(2)問題釋疑
課中活動的第二個環節是問題釋疑。學生在SPOC平臺上進行課前自主學習時,由于學生之間的知識結構和認知水平的不同,學生對知識的接受程度也是大相徑庭。學生之間產生認知不平衡,而新的認知結構就產生于不平衡。在本研究的翻轉課堂中,學生獲取的知識情況是課堂內容的主導,教師將學生在SPOC上的預習反饋和收集到的問題作為講課用的例子,對作業中存在的問題進行點評和講解。
(3)協作互助
學生通過課堂活動在對已有問題得到解疑之后,課后通過生生交流互動和合作協助對知識進一步建構,從而構建出自己的認知結構與知識體系。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將為學生創建一個網絡協助互助的環節,通過同伴交流與合作完成學習任務。在協作互助環節中,教師將較難的開放式問題與更復雜和具有挑戰性的任務交給學生,這些問題的解決或任務的完成通過網絡平臺小組互助合作的方式進行。學生不在是傳統課堂上的“傾聽者”和知識的“接收者”,而是課堂的“主導者”和知識的“構建者”。
(4)成果展示
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將自己和小組的學習成果在SPOC平臺上進行組間分享和交互式評價。學生將個人與小組的成果進行總結,選出小組代表展示他們的學習成果,同時在互評的過程中學生也會產生自己的見解可以提出值得進一步探討的問題,通過對這些問題的深入探討進一步促進知識的建構和深度內化吸收。
隨著多媒體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基于計算機與網絡技術的現代教育技術為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指引了新的發展方向,基于SPOC平臺的翻轉課堂微課程與傳統課堂教學相比有著不可比擬的優勢。伴隨教育信息化的快速發展,基于SPOC平臺的微課程彌補了以教師講授為主的傳統教學模式的部分不足。本研究正是對這種新型教學模式的有效嘗試和應用,為網絡技術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進一步服務于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提供參考。本研究通過文獻收集、理論探索、實驗研究、訪談調查、數據分析等研究方法,得出以下結論:
(1)基于SPOC平臺的翻轉課堂微課程教學模式應用于大學英語教學具有切實可行性,因為該教學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對大學英語課程的學習積極性,增進學生自信心,促進生生以及師生交流互動,提升大學英語課程的教學效率和學生的學習效率。
(2)與傳統教師講授為主的教學模式相比,基于SPOC平臺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學生的學習自主性更強,能更有效地完成知識的建構和內化吸收。教師也可以根據學生的反饋把握學習進度,調整教學方案,這樣更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并促進學生的個性化學習。
[1]張霞.微課程的設計、開發與應用研究-以教育技術學專業兩門微課程為例[D].廣西師范學院,2014.
[2]康葉欽.在線教育的“后MOOC時代”——SPOC解析[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14,(1):8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