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威,卞和毅,張 濤
(安徽大學,安徽 合肥 230039)
農村電網在“十三五電力規劃”下的問題及改造
王 威,卞和毅,張 濤
(安徽大學,安徽 合肥 230039)
“十三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期、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堅期,同時也是我國經濟處于新常態的時期。電力是關系到國家民生的最基本產業,隨著新農村的大力發展建設,農村的用電量也大大增加,原有的供電系統不能安全徹底地保障農村生產生活用電,農網處于超負荷運轉狀態,尤其在低電壓問題較為突出,為保障縣級以下農村生產生活正常用電和用電安全,“十三五規劃”中再一次把農村電網計劃標為重點建設項目。文章對農村電網在“十三五電力規劃”下的若干問題及改造升級進行研究,并且分析農村電網建設與農村用電安全間的聯系,總結發展現狀和農網在建設、管理、安全上所出現的不足,提出相對應的積極改進措施,促進農村電網安全、綠色、協調發展。
農村電網;十三五;電網建設;不足;改進
農村電網是農村發展與開展工作較為重要的基礎設施,對促進農村農業的進步、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十二五”時期實施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工程以來,農村電網結構建設明顯改善,電力供應能力顯著提升,管理體制逐漸完善,同網同價基本實現。但受自然環境條件、歷史遺留以及群眾安全意識問題等各種因素制約,城鄉電力服務水平仍存在一定的差距,農村地區電力保障能力與日益增長的用電需求不相適應,電網配電故障和用電安全故障頻發,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階段,“十三五電力規劃”指出農村電網整體水平仍需不斷提高,進行新一輪的升級改造工作。本文具體介紹了現階段農網發展現狀,分析了農網在建設、管理及用電安全上存在的若干問題,并且針對所出現的原因提出改進措施和優化方法。
1.1 生產生活用電超負荷
隨著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新農村的建設也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城市與農村的差距在漸漸縮小,與此同時農村地區的用電量也大幅度增加,農網原有的供電系統不能及時滿足生產生活的日常用電,難免會出現用電超負荷,造成不必要的安全事故。過去常用的一種預測農網負荷的方法是電力彈性系數法,但是預測出來的準確度較低,因為社會的總產值不斷變化,而其值是根據用電增長率與全社會的比率得到的,這就會大大降低準確度。在居民生產生活日常用電時,由于不能準確預測到負荷值,如果超負荷使用,細電線通過大電流,會造成電線過熱,甚至容易引起火災。
1.2 農網整體設備老舊
受自然環境條件、歷史遺留問題等各種因素制約,電力建設在農村的投入上,往往經濟效益并不高,也因此在資金投入量上會比在城市投入量上少得多,長久使用不更換的設備和線路,難免會存在安全隱患,尤其在夏天高溫,冬天暴雨雪的環境下,像配電室中容易潮濕,加上設備整體的老化,就可能在正常運行時出現短路故障,設備的使用壽命都會大大縮減。如安徽農村電網在設備方面線徑不達標的問題,不達標的35 kV導線一共7 183 km,占到42.2%的比例;若干縣域地區70 mm2及以下的35 kV線路占到了40%,運行超過15年之久的35 kV主變壓器及線路大多也未更換。再從用電客戶個人來看,極度缺乏安全用電防范措施,家庭使用中很少進行線路檢查與維修,電線老化、插座破損、開關裸露等問題屢見不鮮,極其容易造成嚴重后果。
1.3 農網損耗嚴重且電壓不穩
新農村的建設,用電量的增大,農村電網中的問題主要集中在35 kV及以下,而其35 kV電壓線損也占據著電量主要比例,農網之所以損耗嚴重且電壓不穩有以下幾點原因:(1)結構不合理、質量低、低壓臺區需改造;(2)電網規劃投資建設改造升級進程與農村用戶負荷增長速度不匹配;(3)在農村電網中無功補償運用不普遍;(4)負荷分布不合理、設備利用率低且老化;(5)鄉鎮供電所在管理上也存在缺陷。通過對近幾年“低電壓”的數據分析,有以下幾個特點:迎峰度夏時期低電壓、高峰時段低電壓、農村開展特色活動季節低電壓。同時危害也隨之而來,比如燒毀電機、家用電器不能夠正常運行以及增大線損等。
1.4 農網供電不穩定
電網穩定性的含義是指供電的電力線路能夠有效穩定地提供電力傳輸與供應的服務。供電不穩定可能會對地方性經濟社會發展造成損失,對新農村的建設也極為不利,建設停滯、發展緩慢都會是供電不穩帶來的后果。供電不穩主要有以下幾個問題:(1)農村電網線路老化、設備老舊,沒有能夠及時維護與更換;(2)由于農村在社會安全管理上的嚴重不足,偷竊電網設施、設備以及線路的事件經常發生,新聞中經常看到大量電纜丟失的問題;(3)農村電網在輸送電時35 kV電壓相對較低,增大了電量損耗和線損。
2.1 加強完善農村電網結構建設
在過去的十二五時期實施農網改造升級工程中,電網結構明顯改善,但由于各種因素制約,生產生活用電依舊超負荷,需要繼續完善結構建設,十三五期間則實施了新一輪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工作,科學規劃電網結構建設,優化其網絡結構,利用現代化的負荷預測方法—灰色系統理論,做到科學準確地負荷預測,同時建設符合農村負荷特點的低壓配電臺區。農村電網結構建設的日益完善,其供電系統也逐步朝著更加科學合理的方向發展。
2016年3月30日在安徽省淮北市毛莊變105線路姜場臺區,國網淮北市供電公司市郊配電所段園配電隊的施工人員正在架設低壓絕緣線路。這只是農網建設的其中一角,該市農村電網改造升級的重點為農村中低壓配電網,以及用于滿足新建光伏發電、風力發電等分布式新能源接入的配套電網建設。各縣區將農村電網建設改造項目納入到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規劃中,加強與新型城鎮化、美麗鄉村、土地整治等相關規劃銜接,做好變電站站址、線路走廊、地下管線預留預控。為更好地解決農村電網過負荷、低電壓、供電“卡脖子”等問題,該公司健全新增農網工程建設保障機制,嚴格農網改造升級工程技術標準,統籌資源配置。15年全年共計投資8 000余萬元,共涉及210個臺區6 936戶居民的低電壓治理。根據實施方案,2017年全面完成濉溪縣22個貧困村電網改造工作;到2018年,解決貧困地區農村電網“卡脖子”“低電壓”等問題,供電能力、供電質量和可靠性明顯提升;到2020年,貧困地區戶均配變容量達到2.2 kVA/戶,超過全國平均水平,供電自動化和普遍服務水平顯著提高。
2.2 加大對農村電網的資金投入
之前電力建設在農村電網的投入力度上遠遠不足以滿足新農村發展建設的需要,設備老化以及線路故障頻頻發生,如今應加大資金投入,及時對設施、設備和線路進行維護與更換。李克強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指出通過調整結構、盤活存量,增加安排中央投資,重點投向農村電網升級改造。資金使用方面要加強管理,嚴禁挪用公款現象發生,認真落實農村電網改造工程,惠及人民群眾。
2.3 加強供電能力以及改善管理和技術措施
為加強供電能力,提高電能質量,降低供電過程中的電力損耗,電力部門應科學規劃農網在供電能力上的問題,具體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做:(1)加容量,增容補點,可以將原有的35 kV變電站改為110 kV變電站,把110 kV的變電站作為負荷點,而220 kV的電網作為主電源,農網的運行電壓明顯提高;(2)減負荷,分割線路,優化配電網絡;(3)提效率,多方聯動,提高搶修質效;(4)除隱患,加強特巡,確保設備零缺陷。針對低電壓問題,在管理和技術措施上要建立健全低電壓監測網絡,完善監測手段;加強設備運行管理與維護,提高利用率;加快農村電網新一輪改造升級工程,新增配變布點和配變增容改造;積極開展運用無功補償能力;加強供電所管理能力。
2.4 提高供電的穩定可靠性
為提高供電的穩定可靠性,需要依靠政府部門的支持以及農村地區的積極配合,電網建設才能得以順利進行。在管理上電力公司應制定出嚴格的供電管理辦法、考核制度;停電管理要做到預先安排,及時通知到個人,統籌安排停電檢修計劃;加強供電所人員業務培訓和服務水平;加大對用電客戶的安全用電教育,減少因為個人用電設備發生故障而造成的嚴重后果;與公安系統聯合嚴厲打擊偷竊設備線路的現象,同時加強法制宣傳,公布偷盜電力設備的嚴重性。在技術方面有序推進新一輪改造升級工作,優化電網結構;加強對變電站、繼電保護裝置以及路邊線路的管理,積極組織維護與巡查,從而提高設備的完好率與利用率;因安裝農村樹木雜亂繁多,應在線路上安裝故障監測儀,一旦發生故障,可方便找到故障點并維修,縮短停電時間。
3.1 農村電網建設的突出問題及改進方法
十三五期間,對農村電網的改造升級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著,而在農網建設過程中一些突出問題也隨之暴露出來。
(1)中國的農村數量過多,對其電網設施的維護與更換很難達到面面俱到。如2015年電力普查顯示,湖北省興山縣在89條10 kV線路中,有10條線路工作20年以上,線路老舊,47條線路線徑過小,有46臺配變運行年限超過20年,全縣8個鄉鎮多數行政村不同程度存在供電不足、局部“卡口”“低電壓”現象。特別是前期電網改造沒有覆蓋的區域,還存在大量的木電桿現象,安全隱患極大。如今兩年過去了,這些安全隱患依然存在。
(2)發展環境不優。一方面,部分群眾認為,農網改造是國家政策,在施工建設中,部分群眾及少數單位以各種理由對桿臺占地、走線砍青、空中跨越等要求補償;另一方面,有少數職能部門認為,電力是壟斷行業,社會需求大,企業效益高,資金充足報銷容易。農網建設改造項目牽涉面廣,大量的審批、辦證環節需要各部門協作配合,但多項手續的辦理程序復雜、用時較長、收費過大,承建部門進退兩難。
(3)農村電網線路重復建設,缺少合理科學的發展規劃。農網建設中最為突出的問題就是在指導上沒有統一的規劃,導致電網結構不合理。農村地區發展之前,農網變電站會設置在農田之類的位置,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新農村的大力建設,變電站的位置開始設置在縣道、鄉道旁,便于檢修和維護;再之后,由于修建高速公路、高架等,變電站等電力設施再次發生改變。電網設施的重復建設,造成了資源浪費,同時也浪費了大量人力物力。
農村電網發展建設科學的規劃方案是整體電網結構的基礎,做好農村電網規劃,遵循以市場為導向、以安全穩定為基礎,以經濟效益為中心的原則。在國家大力支持農村電網發展時期,重點做到:根據農村當地實際情況,做好前期準備工作,避免重復建設和盲目建設,保證電網結構合理化;在保證農村電網安全穩定的發展前提下,合理進行投資建設,采用質量高、運行可靠、維護方便的設備;農網改造中,電力公司從上到下應做到思想認識統一 ,真正重視并服務新農村建設,而不是所建機制流于形式,對待特殊群體要與其溝通協調,強調農網建設成功的重要性,同時要與政府相關部門做好應急措施,努力營造一個好的發展環境。
3.2 農村電網現階段的管理問題及改進方法
在農電體制改革后,農村電網在安全管理問題上依然存在一定問題與難點。雖然供電所的服務工作人員,由過去的大批量盲目招聘到現在根據各鄉鎮營業戶數、工作量、發展產業來核定農網工作人員數量,并且通過“三公”原則進行招聘,但是隨著近年來政府的政策不斷變更,如大量的撤鄉并鎮,導致員工工作量再一次增大,一名農電工要分管幾百甚至上千戶人家,維護幾十臺變壓器,這也直接導致了工作效率低下,設備管理無法保障的問題;在營銷管理問題上,隨著農村集體資產移交給供電所,一些投機取巧的用電客戶開始對供電所工作人員進行賄賂,妄想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調動電表,進行偷電漏電行為;部分員工素質需要得到提升,在農網中安全意識不強、操作不規范、安全管理工作不完善的現象時有發生,供電所中大多的農電工接受高等教育的不多,都以技能為主,造成思想覺悟不高、安全意識低下并難于管理,使得分布在各點的設備經常得不到及時的檢修與維護,對客戶電費的收取上也存在包庇行為。
針對農村電網管理中出現的問題,首先供電所機構人員的配置不能夠一成不變,要以便于管理、方便客戶、經濟合理為原則,定期核實各供電所分管的鄉鎮用電客戶戶數和工作量,進行人員的調動、招聘以及縮減;供電所職工要嚴格執行用電客戶偷電漏電懲罰條例,不得包庇放縱,同時提高員工遵章守紀的自覺性;加強培訓,提高員工素質,增強員工安全意識,市縣供電公司積極組織農電職工集中學習,安全操作演練,以單位為參賽隊伍進行技能比賽,進而打造一支有技能、有素質、有品德的農電工隊伍。
3.3 農村供用電安全事故問題與相應對策
用電安全問題一直是老生常談的話題,人們多數對它的重視只是掛在嘴上,沒有真正意義上去關注和重視用電安全,這也是屢屢發生觸電傷亡事故的主要原因。從供電所方面來看,由于農村地區居民居住不集中、環境相對較差、樹線矛盾突出,工作人員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識、服務意識存在缺陷,當出現人為損壞和自然因素損壞用電設備時,工作人員無法立即做出相關緊急處理,設備得不到及時的檢修與維護,容易引發安全事故,存留安全隱患。從用電客戶方面來看,農村居民用電安全意識依舊不強,私拉亂接電線的現象幾乎家家都存在,嚴重違反了用電安全規定,居民的普遍心理就是“只要不停電,怎么操作都可以”,一些使用年久的線路和插座插頭從未更換,這種僥幸心理給家庭和生產都留下了嚴重的安全隱患。
供電所方面:首先要優化提升組織機構,做好人員的合理配置工作,人員落實到各家各戶,采取責任到人的管理制度;加大巡查力度,尤其在自然環境惡劣的情況下,采取輪班制度進行夜巡特巡,保障農村線路的安全;政府應該積極協助電力部門,安排相關單位清除電網樹障,選擇電力設備之外區域植樹造林;提高農電工在崗培訓的效率,學習新技能、提升思想、牢記規章制度。
用電客戶方面:首先要從自身認識到違規用電的危害,多數的居民觸電傷亡都是因為缺乏安全用電常識,自我保護意識淡薄,存在僥幸心理;電力部門可以通過線上線下的方式宣傳用電安全各方面的知識,做到客戶從思想上重視起來,自覺消除僥幸心理,從事故中吸取教訓,嚴格按照國網公司安全用電規章制度辦事。
3.4 真實案例分析
2017年6月7日,安溪縣供電公司湖上營業所農電工劉某、鐘某在開展低壓臺區綜合配電箱計量檢查時,劉某因不慎碰觸到220 V低壓鋁排裸露的連接部位,觸電墜落身亡。事故發生所暴露出的問題:(1)違章作業。死者在作業過程中未采取安全防護措施,嚴重違反了安規等規章制度,安全意識淡薄。(2)反違章工作不力。作為工作負責人,鐘某沒有及時發現并制止劉某的違章行為,未能盡到監護責任。(3)作業風險分析不到位。劉某、鐘某對臺架低壓綜合配電箱內低壓接線不完全清除,對帶電裸露部分觸電風險辨識不到位,也未采取防范措施。
諸如此類事件每年都會存在,因此各單位對小型分散作業現場的安全管控也要予以高度重視。(1)各單位要認真吸取事故教訓,認真學習安規等規章制度,認真查找安全隱患和漏洞,切實采取防范措施。(2)全面加強安全教育,強化教育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組織開展“兩票”安全培訓,提高一線作業人員安全意識、自我防護能力和技能水平。(3)加強作業現場安全管控和監督檢查力度,確保人員到位、責任到位、措施到位,嚴肅查糾各種違章行為。做到安全管理長抓不懈、警鐘長鳴。
4.1 農村電網重點任務
加快新型小城鎮、中心村電網和農業生產供電設施改造升級;穩步推進農村電網投資多元化;開展西藏、新疆以及四川、云南、甘肅、青海四省藏區農村電網建設攻堅;加快西部及貧困地區農村電網改造升級;推進東中部地區城鄉供電服務均等化進程。
4.2 政策措施
4.2.1 多渠道籌集資金
十三五期間,繼續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支持中西部地區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工程,并通過項目法人自有資金、地方財政投入或專項建設基金等多種方式籌措項目資本金;東部地區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工程主要通過項目法人自有資金或專項建設基金解決項目資本金。電網企業要加大對農村電網建設改造的資金投入。地方政府要按規定統籌使用相關財政資金和社會資金,承擔相應的建設成本,支持農村電網改造升級。
4.2.2 加強還貸資金管理
繼續執行每千瓦時售電量收取2分錢的還貸資金政策,專項用于農村電網建設改造貸款的還本付息。有關部門要強化還貸資金管理,規范資金的征收使用,確保政策落實到位。
4.2.3 深化電力體制改革
縣級電網企業通過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等形式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到2020年全部取消“代管體制”。在有條件的地區開展縣級電網企業股份制改革試點。
自十三五農村電網實施新一輪改造升級投資和建設以來,農村電網的供電能力、人員配置、管理水平等都得到了明顯的提升。電力部門抓布局、重細節,扎實推進了農網規劃和中心村電網改造升級工作,積極落實農村配電臺區“密布點、短半徑”原則;常抓不懈,夯實農網規劃基礎管理工作,有效開展“一村一圖”工作。由于不同地域的農村環境不同,農網在供電穩定可靠、網架結構、設備水平方面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十三五期間國家會繼續重點加大對農村電網的建設和改造,改善農網現階段存在的問題和難點,促進支撐農村經濟的發展和進步。
[1]陳永剛.農村電網規劃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2(5):144.
[2]谷卓木. 農村電網規劃方法的研究與實現[D].哈爾濱:東北農業大學,2009.
[3]張杰祥.淺談農村電網規劃建設的幾點問題及相關措施[J].山東工業技術,2015(21):143.
[4]于曉牧,李立鵬,徐建范.農村“低電壓”問題分析與解決辦法[J].陜西電力,2011(4):54-57.
[5]曾鳴,張曉春.電力“十三五”規劃面臨的新形勢、新問題和新思路[N].北京:中國電力報,2015-10-21(002).
[6]孫悅,梅宏剛.輸變電線路的運行與維護管理[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27):130.
[7]劉遠哲,姚輝華.農村電網建設及用電安全分析[J].中國電子商務,2014(24):270.
Some problems and reconstruction of rural power grid in “13th Five-Year Power Plan”
Wang Wei, Bian Heyi, Zhang Tao
(Anhui University, Hefei 230039, China)
The “13th Five-Year” period is the winning period of Chinese comprehensive completion of a well-off society, a comprehensive deepening of the reform period, but also a new normal period of Chinese economy. The electric power is basic industries related to the country’s livelihood.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new rural, the rural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is also greatly increased. The original power supply system can not safely and thoroughly guarantee the rural production and living electricity, rural power grid in the overload operating status, especially in the low voltage problem is more prominent. In order to guarantee the rural production and living electricity and electricity safety in the county, the “13th Five-Year plan” once again marks the rural power grid plan as key construction projects. This paper analyzes some problems and reconstruction of rural power grid in “13th Five-Year Power Plan”, and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ural power grid construction and rural electricity safety, summarizes the development status and de fi ciencies of rural power grid in the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security,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positive improvement measures to promote rural power grid security, green,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rural power grid; 13th Five-Year; power grid construction; de fi ciencies; improvement
王威(1994— ),男,安徽淮北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控制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