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 穎
(空軍航空大學 圖書館,吉林 長春 130022)
軍事院校圖書館數字人文建設的思路與探索
歷 穎
(空軍航空大學 圖書館,吉林 長春 130022)
圖書館是文化傳承、信息資源開發與服務的重要機構,伴隨著先進的數字化技術廣泛應用于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的趨勢,軍事院校圖書館也應注重數字人文項目的建設與服務,這對創新圖書館服務形態和模式具有重要意義。文章主要分析國內外圖書館數字人文建設的成功案例,對軍事院校圖書館數字人文建設提出了探索性建議。
數字人文;軍事院校圖書館;服務創新
數字人文的前身為“人文計算”,起因是計算機技術應用于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研究,之后的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不僅需要簡單的計算機技術,還需要先進的數字化技術進行處理,因此,“數字人文”應運而生。數字人文的出現使得人文教學科研機構、圖書館、檔案館、博物館等進行合作,以達到資源的共建共享,這為圖書館開展新型服務提供了機遇與挑戰。軍事院校是我軍培養軍事人才,進行軍事文化傳承、發展和傳播的重要基地,軍事院校是先進軍事文化的聚焦高地。軍事院校圖書館作為圖書館的一部分,在傳承并創新發展軍事文化方面,也需要先進數字技術的融合,因此,數字人文建設對于軍事院校圖書館來說,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1.1 數字人文
1.1.1 數字人文產生的背景
隨著數字技術廣泛地應用到各個領域,人文學科也不例外,這種應用使得人文學科的研究方式多樣化,取得的結果也多樣化,比如利用信息工具分析文本信息,運用視覺化技術展現研究成果。比較典型的案例就是研究巴西奴隸買賣歷史的“通往自由的破碎之路”項目,該項目繪制并量化了在不同歷史時期收集的數據和信息,使研究人員能夠更清楚地了解整個區域的歷史。這種數字技術與人文研究的結合使一個嶄新的事物出現—數字人文學科。
1.1.2 數字人文的釋義
“數字人文”一詞的涵義與內容是具有時代性的,因為數字技術應用到人文領域研究是不斷變化的。數字人文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意大利布薩神父利用計算機制作神學著作的語詞索引。斯坦福大學英文系教授美籍意大利裔學者弗朗科·莫瑞蒂建立了“文學實驗室”,在《世界文學猜想》這篇文章中,莫瑞蒂提出了一項研究“世界文學”的具有時代意義的新方法,以大規模的計算機來輔助文本分析,這就是數字人文的“原初場景”。目前,界定數字人文有兩種趨勢:(1)將手動輸入的文檔數據庫轉換為“大數據”儲存。這種“放大”的數字人文學科給人類研究更多挑戰,就像是在一個龐大的專家團隊中進行分工和合作。(2)降低使用電腦分析文本的技術門檻。數字人文學科的核心內容是以各種可計算的基本數據為研究對象,通過對研究對象的數字化,支持、保障和創新人文科學研究的內容、方法和模式。
1.2 國外高校圖書館數字人文的研究與實踐案例
數字人文強調了研究對象的數字化,數字人文研究強調跨學科協作,側重利用數字圖書館、文本挖掘、信息可視化、GIS等數字技術,由此可見,數字人文與圖書館服務有契合和重疊之處,并且高校圖書館又是圖書館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重視數字人文,開展相關服務,是高校圖書館的必然選擇。
從目前國際數字人文研究趨勢來看,數字人文的實踐案例主要包括:歷史學領域中有關GIS的歷史地理可視化研究,文學領域中有關文本挖掘與編碼研究,語言學領域中有關大型語料數據庫研究,考古學領域中圖像分析與色彩還原研究等。國外學者針對上述數字人文前沿實踐中的具體技術和規范展開了廣泛的研究。如倫敦國王學院數字人文研究中心探索了數字人文研究中涉及的數字出版問題,一項研究成果動態數字出版展示平臺提供給人文研究者,同時,數字出版工具收集、分析和共享人類科學家的歷史地圖,實現歷史地圖的可視化顯示和開放存取。扎達爾大學信息學院開展的克羅地亞中世紀手稿和古版書數字化項目是信息資源描述的成功案例,此案例研究了語義網技術在數字人文領域中的應用以及語義網中本體建立等問題。英國國家博物館則對解決數字人文領域異構信息資源的再利用和統一存取需求進行了研究。北卡羅來納州大學的學者對文本挖掘工具進行了研究,文本挖掘技術、圖書館文獻管理系統和資源發現系統的集成方法,其教堂山分校圖書館啟動了“南部紀實數據”服務,是本校數字人文項目—“美國南部紀實”的拓展,最初是將與項目相關的特色館藏做高質量掃描,將多種格式的資源轉化為結構化的可讀文本。印第安納大學伯明頓分校圖書館設置了數字人文中心,并為其制定了工作章程,該中心可以為研究人員提供數字人文項目,同時,為項目提供相關的指導和幫助,比如:人員、設備、空間、預算和技術應用等一系列服務,同時還明確規定了該中心所接收項目的評估步驟和收費標準,使得數字人文中心可以規范化和專業化運行。
1.3 國內高校圖書館數字人文的研究與實踐案例
目前,我國高校專門成立的數字人文中心只有臺灣大學和武漢大學,還有一些高校圖書館也從事了數字人文領域的研究工作,只不過是在名稱上沒有冠以“數字人文”,比如中山大學、華中師范大學等學校聯合成立的“文化遺產傳承與數字化保護協同創新中心”,南京師范大學的華夏家譜GIS平臺等。幾乎每一次信息技術的革新和應用都會引起圖書館界的關注并推動圖書館的管理與服務升級,數字人文對高校圖書館發展也不例外。面對我國數字人文理論和實踐的興起,軍隊院校圖書館如何通過服務數字人文實現管理與服務創新,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2. 1 搭建軍事人文數字平臺,豐富已有學科特色欄目
軍事院校圖書館在數字人文建設方面,應突出自身的特色,在資源建設方面,軍事歷史是一個很重要的部分,圖書館應將以往戰爭和其他軍事活動發生、發展過程與規律通過信息可視化技術以更加生動、直觀的方式展示給學員;另外,軍事地理也是學員必備的知識,古人稱之為“兵要地理”或“武事地理”,可以將這部分資源利用GIS技術,將其可視化;同時,也可以將各種軍事訓練、軍事演習的多種格式資源轉化為結構化的可機讀文本,為教員和學員提供模擬訓練和演習的虛擬空間。
數字人文建設追求不是大而廣的項目,需要小而精,其具有開放性、協作性和多元創作性的特點。因此,要真正發揮軍事院校的特色資源價值最大化,并不是要求每個軍事院校圖書館都要建立一個數字人文中心,這是不現實的。軍隊院校圖書館可以根據自身特點與實際情況,建設真正反映軍事特色、學科特色的欄目,欄目視野要進一步拓寬,要有足夠的比較視野和國際視野,避免資源堆積。應充分與其科研人員或研究機構協同合作,發揮已有特色學科資源優勢,把數字人文項目做細做深,建立特定功能數據庫,建立一個統一開放的知識服務信息系統的共享平臺。
2.2 及時進行服務評估,形成具有軍事特色的數字人文服務
圖書館是服務型單位,搭建數字人文平臺是為了豐富服務內容,提高服務質量,因此,軍事院校圖書館也需要建立一個整體并完善的服務評估系統,及時與教員與學員溝通,獲得服務反饋的信息,對數字人文平臺的內容及時地更新或補充。還應分析教學或研究不同階段的具體任務和需要,以便及時處理。
軍隊院校圖書館服務的評估可以借鑒國外或地方高校先進理念,吸收他們成功實例的經驗來指導實踐,關注國際或地方高校相關的會議,獲得更多有效的信息,形成既有軍事院校特色又緊跟時代要求的數字人文服務。
2.3 培養跨學科技能人才,打造具有軍事內涵的服務團隊
要想更好地迎合數字人文研究,作為軍事院校圖書館的工作者,在提高自身軍事文化素養和相關的軍事人文知識的同時,也要不斷強化各種能力和專業知識。一方面,館員要具備與工作相關的扎實的學科知識和經驗,對本院校的特殊軍事學科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另一方面,掌握軍事人文領域將來的發展趨勢,包括當下的基本情況也要了解透徹。所以說,從事軍事院校圖書館的工作者,要想讓其盡快適應當下的人文和軍事人文的數字平臺的建設和研究環境,在培養其數據的及時處理、保存和管理,數據庫的建立等方面的專業技能之外,還要注重其跨學科的培養。
數字人文及相關技術的日益發展對于軍事院校圖書館來說,是一種發展的驅動力。利用先進技術手段進行軍事數字人文特藏的開發、揭示和利用,不斷強化軍事文化傳承功能和影響力,是軍事院校圖書館的職責所在。在新興的信息基礎設施架構中,軍事院校圖書館應抓住這一機遇,及時明確用戶需求,調整服務策略,實現數字人文建設的順利進行。
[1]謝興梅.國內外數字人文研究及黨校圖書館的挑戰與應對[J].長江論壇,2016(4):93-96.
[2]周茜.面向數字人文的高校圖書館服務創新[J].圖書館學刊,2015(6):92-94.
[3]馮晴,陳惠蘭.國外圖書館參與數字人文研究述評[J].圖書館雜志,2016(2):14-19.
[4]熊莉君,張福陽,張燦.圖書館在數字人文領域的傳播功能與服務研究[J].圖書館,2016(2):88-93.
[5]汪東升,王瑛帆.高校圖書館數字人文服務策略研究[J].山東圖書館學刊,2016(5):67-84.
[6]胡良.學科知識服務:大學圖書館專業化發展新視角[J].圖書館,2010(2):91-93.
Thoughts and exploration on the construction of digital humanities in the libraries of military academies
Li Ying
(Library, Air Force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22, China)
The library is an important institu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and information resource development and service. With the trend of advanced digital technology widely used in the research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the libraries of military academie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construction and service of digital humanities project, which is of great signi fi cance to the innovation of library service form and mode.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success storie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digital humanities in the libraries at home and abroad, and puts forward some exploratory suggestion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digital humanities in the libraries of military academies.
digital humanities; libraries of military academies; service innovation
歷穎(1984— ),女,吉林白山人,碩士,中級職稱,館員;研究方向:圖書情報,信息化與信息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