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光明
(南昌陸軍學院 共同基礎教研室,江西 南昌 330103)
美俄軍人體能訓練對我軍軍事體育訓練實戰化改革的啟示
方光明
(南昌陸軍學院 共同基礎教研室,江西 南昌 330103)
美俄等世界主要軍事強國注重體能訓練向科學化、專業化發展,訓練中更加重視訓練內容、訓練方法等因素的科學準確實施,尤其在體能訓練的實戰化方面值得我軍借鑒,啟示我軍軍事體育改革的目的要瞄準勝仗,注重體技結合與綜合運用。
美俄軍人體能訓練;軍事體育訓練;實戰化改革
當前,我軍體能訓練向實戰化、規范化方向邁出了堅實步伐,為部隊如期形成大規模作戰能力奠定了良好基礎。但通過學習研究美俄軍人體能訓練的先進理念方法,反思我軍軍事體育訓練現狀,感到訓練理念更新不夠、科學方法運用不夠自覺、激勵制度不夠配套完善等問題依然存在。
美軍始終強調體能訓練必須緊緊圍繞作戰任務,訓練內容的確定來自對作戰核心任務或者戰斗動作的綜合分析。針對實戰的綜合性、應用性特點,有效地將體能訓練與單兵和分隊作戰任務、完成任務所需的相關訓練課目及聯合(協同)作戰行動結合起來;針對戰場的突發性、殘酷性特點,要求組訓者設置具有挑戰性、復雜性的訓練環境及條件,持續挑戰士兵和部隊的潛能。美軍2012年頒布了FM7-22野戰手冊《美軍陸軍身體準備訓練》,其核心思想是“一切身體準備訓練圍繞任職需求和作戰任務展開”,將力量、耐力與動作技能相結合,著眼提高官兵在火力下移動、判斷能力和應對威脅、搬運傷員等實戰體能,設置了實戰移動、跨越障礙等21個與作戰任務密切相關的綜合性、應用性的訓練課目,“練為戰”的指向更明確,“不變的是永遠在變”的戰場特征更鮮明。當前我軍軍事體育訓練實戰化內容設置上貫徹了源于作戰任務、高于訓練大綱、便于組織訓練的原則,但訓練課目相對單一、訓練環境條件相對程序化的問題仍客觀存在,需向結合戰斗技能綜合練、置于生疏地形臨機條件應變練方面拓展。我軍依托某學院舉辦了兩次軍事院校生長學員軍事體技能比武,是在實戰化條件下把體能、技能、心理融為一體訓練的很好嘗試。2013—2015年,某戰區依托某學院進行體能骨干集訓,創設了400 m 組合訓練、1000 m 武裝組合訓練(包括武裝通過400 m 障礙、400 m 武裝越野、200 m 扛彈藥箱和手榴彈投準)、3000 m 武裝組合訓練(包括800 m 武裝越野、450 m 戴防毒面具跑、爬越50 m 鐵絲網、1000 m 扛圓木、700 m武裝越野和手榴彈投遠或精度射擊)、20k m 和50k m 等戰斗體能訓練內容體系。通過試訓有效增強了實戰化軍事體育訓練效果,為某戰區如期形成大規模體系作戰能力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美俄等軍隊始終認為體能訓練的核心目的是通過針對性訓練,使官兵的身心素質適應未來作戰環境的需要,而不同的作戰環境與任務對軍人的體能需求也不相同。所以,美俄既注重對軍人體能做出共性規范、出臺最低標準要求,又強調結合各軍兵種部隊任務特點,加強針對性訓練。目前,某戰區研究形成的《體能訓練與考核綱目》《體能訓練指導手冊》,主要還是面向合成部隊實戰化體能訓練所需,仍需進一步區分不同部隊類型、不同兵種專業和不同層次對象,細化論證出臺相應的體能訓練內容體系。
2.1根據戰斗動作設置貼近實戰的訓練內容
著眼增強官兵的軀干力量,打牢四肢力量訓練的基礎。在基礎體能部分注重核心力量訓練課目,如:彎曲舉腿、側橋臥、背橋臥、腿臂交叉兩頭起、單杠團身懸垂等練習。著眼推動體能訓練與戰斗技能訓練緊密結合,將基礎訓練階段的操場化的100m 跑改為模擬敵火下運動的低姿跑練習。設置20km、50km等高強度體能訓練置于戰術背景下,內容上增設隱蔽偵察、定向越野、引導打擊、對隱顯目標射擊等戰斗技能課目。在訓練條件上,針對未來戰場環境的不確定性特征,適度增加突發情況臨機條件,鍛煉提高官兵挑戰極限、臨機應變能力。
2.2根據各兵種專業部隊設置訓練內容
依據各軍兵種作戰任務不同設置不同訓練內容,如根據炮兵、防空兵、裝甲兵、海防、預備役部隊等不同類型部隊特點,研究形成適用于各類部隊的實戰化軍事體育訓練內容體系。全軍部隊急需《軍事體育訓練與考核大綱》進行指導規范實戰化體能的教學訓練,進一步優化完善實戰化軍事體育訓練內容。
美軍體能訓練區分新兵和現役、后備役兩類對象,明確了訓練內容與考核通用標準,同時又提出各陸軍兵種部隊主官應根據本兵種作戰任務的要求,確定高于陸軍通用標準的具體訓練標準,從而使整個陸軍體能訓練既有共同的要求,又體現了不同兵種部隊的特點。體能訓練的科學與否直接關系到部隊官兵體質的強弱、訓練傷病發生率的高低,乃至訓練質量的優良。美軍要求組訓者必須掌握運動生理學、運動生物力學和運動訓練學的基本原理,循序漸進的進行訓練,最大限度提高訓練效益、避免訓練損傷。目前通過各級抓體能組訓骨干集訓,某戰區部隊的體能訓練科學化水平有較明顯提升,但由于長期以來部分組訓者對“從難、從嚴、從實戰出發、大運動量訓練”理念理解存在一定偏差,訓練實踐中往往容易忽視“按實戰施訓、按規律施訓”這一準則,常常表現為大運動量大負荷的持續訓練,雖然訓練量較大,但由于對官兵基礎訓練抓得不夠扎實、對有氧能力支撐無氧能力訓練的組織不夠經常、對訓練負荷后的訓練恢復的組織不夠及時,所以單位時間內的實戰化軍事體育訓練訓練效益不夠理想,需要繼續組織教練員培訓,抓好科學施訓方法普及,為深化軍事體育實戰化訓練提供智力支撐。
美軍將動作準確性作為體能訓練的首要原則,特別強調組訓者必須了解人體的結構與機能,按照運動生物力學原理,提高訓練質量效益,力求最大限度防止因動作不當導致訓練損傷。俄軍非常注重強調基于原理的精準訓練,對士兵完成體能訓練項目所需的時間、移動的距離、克服的重量、重復的次數、體能負荷與心率等指標等都有詳細規定。美軍將精準訓練作為達成最佳訓練效果的首要原則,要求各級在制定年度體能訓練計劃時,不僅要明確訓練內容、訓練形式,而且對每個課目的訓練強度、訓練量及準備活動和整理活動等均要進行具體量化。如組織能力分組跑高強度訓練后要及時組織恢復訓練,明確要求能力分組跑訓練的頻率每周不超過2次、不應在同一天或連續幾天內連續安排能力分組跑和徒步行軍。2009年,俄羅斯國防部頒布的武裝力量體能訓練條例也對軍人體能訓練的內容、類型、樣式、數質量標準要求等做出詳細規范。目前我軍相關《體能訓練指導手冊》對相關內容訓練指標也作了研究和規定,但仍需進一步貫徹“強、難、險”的要求,細化每一個課目訓練的強度、量、時間等指標。
美俄軍人體能訓練啟示我軍事體育改革要瞄準勝仗,注重體技結合、綜合運用,核心是實用;注重統籌兼顧、分類施訓,原則是高效;注重運用原理,循序漸進,難點是標準;注重精確規范、準確指導。
[1] 李之文.美國陸軍身體準備訓練[M].北京:軍事誼文出版社,2013.
[2] 鄭楊慧,牛曉莉.推進體能訓練實戰化的幾點思考[J].軍事體育訓練學報,2014,33(3):126—128.
[3] 孫學川.中國人民解放軍體能訓練手冊[M].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9.
[4] 廖蔚,侯兵.美國陸軍身體準備訓練的特點及啟示[J].軍事體育學報,2016,35(1):85—87.
EnlightenmentofUSandRussianMilitaryFitnessTrainingtotheReformoftheActualCombatinOurMilitarySportTraining
FANG Guang-ming
(Teaching and Research Office of Common Basic, Nanchang Army Institute, Nanchang 330103,China)
The main military country US and Russian in the word Lay stress on development of scientific and specialization in Fitness Training, attach more importance to implement about Training condition, Training object and Training means in Training, It is worth using for reference to the Actual Combat in Our Military Sport Training, in particular the beneficial reference of the Actual Combat in Fitness Training.
US and Russian military fitness training; military sport training; the reform of the actual combat
2016-07-15
方光明(1975—),男,安徽望江人,講師。研究方向:軍事體育教育與訓練。
G87
:A
:1671-1300(2017)02-008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