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討論單胃動物的腸道健康時,我們幾乎總是集中注意力于控制細菌,減少致病菌群或維持有益菌。而這是正確的,因為腸道細菌與宿主生物相互作用時發揮著重要作用。但這不是腸道健康討論的終點。我們一直忽視了炎癥的問題。
炎癥可能由細菌毒素引起,任何腸道特異性疾病并不總是與某些致病菌有關,最常見的是由于飼料抗原。大豆和其他富含蛋白質的原料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這些豆類含有很多抗營養因子,幾乎至少可能引起輕微的炎癥,特別是采食含量高時。已知饑餓也會引起炎癥。
但是炎癥有什么問題呢?首先,它將新陳代謝從生長和生產的目的轉向通過消耗能量和營養的大量機制來解決炎癥問題。也就是說,對于農場動物來說,這會產生相反的結果。第二,發炎的腸上皮會發生腸細胞之間的連接松散。這使得毒素和細菌進入血液流,引起更大的損傷。最后,炎癥會損害腸道細胞,特別是負責營養消化和吸收的細胞。總之,炎癥是有害的。
一些添加劑公司正在積極嘗試鑒定出具有強抗炎活性的天然生物分子。如果這些努力成功了,我們將有一個非常強大的工具來控制腸道健康,而不是常用的添加劑。當然,一些現有的添加劑也具有抗炎活性,但是這些工作都還在進行中。
重要的是要記住腸道健康不僅僅是添加劑,我們已經討論過很多次,而即使在添加劑中,相比細菌控制,腸道健康更重要。炎癥是一個新的前沿領域。□□
原題名:Are anti-inflammatory biomolecules the next hot topic(英文)
原作者:Ioannis Mavromichal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