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舞陽縣地處中原腹地,這里有九千年的賈湖文化遺址。在這片富有魅力、充滿活力的土地上,有一支政治強、業務精、作風優、紀律嚴的審計隊伍——舞陽縣審計局,他們始終堅持監督與服務并舉,為縣域經濟改革發展出謀劃策,保駕護航,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業績,贏得了社會各界的普遍贊譽和各級領導的好評。
近10年來,該局一直保持省級文明單位稱號,先后獲得河南省縣級審計機關信息化建設示范單位、省審計系統先進集體等10多項省級榮譽。連年榮獲漯河市審計工作先進集體,多次被舞陽縣委、縣政府授予“建功杯”金杯或銀杯單位稱號。這些成績的取得,凝聚著每一位舞陽審計人的心血和汗水。局長陳利民同志兩次榮獲全省審計系統先進工作者和全省審計信息宣傳先進個人,多次被授予漯河市勞動模范、舞陽縣廉潔勤政好干部等榮譽,2014年12月作為河南省唯一一名全國審計系統先進工作者,在北京出席全國審計工作會議暨“雙先”表彰大會,并受到李克強總理的親切接見。
情緣
談起與審計的緣分,他坦言:“1988年,我上大學報考審計專業時,審計機關剛成立不久,真不知道審計是干什么的,出于好奇就報了審計專業。”1990年,從學校畢業后,他進入舞陽縣審計局工作,這一干就是11年。多年的鍛煉,使他體會到了審計崗位的神圣與光榮,并深深地愛上了審計這項事業。2001年,由于他的出色表現,被組織任命為縣財政局黨組成員、會計核算中心主任,之后又被任命為縣政府辦公室副主任。2008年1月,經過人事調整,他又回到了熟悉的單位,被任命為縣審計局黨組書記、局長。
回想多年工作經歷,他說永遠忘不了的是母親當年的“嘮叨”。他把母親的“嘮叨”作為自己的座右銘,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做事。從最初到審計局參加工作,母親給他“嘮叨”最多的話題是:“你父親干了幾十年村會計,干好會計不容易,查透會計的賬更不容易,要好好干,干好!”
擔任審計局局長后,他又專程回到母親身邊聆聽“嘮叨”,母親深情地說:“你從審計局出來的,又回到審計局,更應該干好,干出成績!”
再次回到審計局工作并擔任局長,他感受到更多的是責任和壓力。當時,審計局共有302人,能干業務的還是10年前那十來個老同事;一年幾十篇的審計報告反映每個單位的問題大多不超過3個;投資項目審計和計算機審計還是空白;審計信息宣傳幾乎是零……審計局在當地不少人眼中成了“可有可無”的單位。面對這樣的局面,為了不辜負組織的培養和信任,不辜負母親的“嘮叨”,他憑著堅定的政治信念和對黨的忠誠,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天天忙于工作,經常不著家。他犧牲了陪伴家人的時間,錯過了女兒的每一次家長會,家務活更是全部落在了妻子一人肩上。他經常對同志們說,為了工作和事業,對家人有太多的愧疚,非常感謝母親、妻子和女兒對他工作的理解和支持。這一切都源于他與審計事業不解的情緣和真心的熱愛。
創新
創新是發展的不竭動力和源泉。舞陽審計工作之所以得到快速發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思想的解放、思維的創新。作為局長,陳利民帶領舞陽審計人,進行了許多探索和創新,充分發揮審計專業特長,為全縣財經秩序規范管理作出了突出貢獻。
擔任局長之初,他帶領班子成員制定了全局三年奮斗目標:一年要變樣,兩年要達到市、縣先進,三年要跨入全省先進行列。明確提出審計干部要做到“五個率先”:率先勤奮學習,當好行家里手;率先勤儉節約,發揚傳統作風;率先感恩組織,凝聚進取動力;率先關心群眾,踐行執法為民;率先真抓實干,積極創先爭優,引領帶動全局干部職工以“內強素質,外塑形象”為主題,努力造就一支“精審計、會電腦、能寫作、善協調”的審計干部隊伍。針對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他提出一年突出一個“年字號工程”,一年突出一項工作重點,一年上一個新臺階的號召。舞陽縣審計局先后開展了素質提升年、審計質量提升年、審計信息化建設年、審計質量與計算機審計“雙提升”年等活動,推動了人員素質、審計質量、信息化水平不斷邁上新臺階。
為了持續加強和改進經濟責任審計工作,2009年,他帶領同志們到省內、省外先進地區考察后,撰寫的考察報告得到縣委書記、縣長、紀委書記、組織部長等5位領導批示,并制定完善了一系列加強經濟責任審計的規定。《中國審計報》以《一篇考察報告五位領導批示》為題予以報道。
工作方法的創新是創新實踐的重要體現。近年來,他抓住省、市審計機關大力開展計算機審計的良好機遇,積極推進審計信息化“金審工程”建設。率先在全省縣級審計機關啟動使用審計綜合分析系統。2011年,他作為全省唯一一家縣級審計機關代表參加了審計署對河南“金審工程”的驗收。2014年,舞陽縣審計局被河南省審計廳確定為全省第一家縣級審計機關信息化示范單位,計算機審計走在了全省縣級審計機關領先行列;同年6月23日,全省縣級審計機關信息化建設現場會在該局召開,不少市、縣慕名前來參觀學習。他擔任審計組組長的3項計算機審計項目獲國家審計署和省廳表彰,10余項獲得全市表彰。
面對基層審計機關人才、經費兩大難題,他積極爭取縣政府支持,先后籌措資金150萬元用于“金審工程”一、二期建設;爭取投資審計中心、信息中心、服務中心31個事業編制,招錄近20名大學畢業生充實到審計機關。
為提高全局人員的業務素質,他倡導全員學習,并帶頭學理論、學業務,寫信息、寫論文。在他的模范作用帶動下,全局先后已有9人考取高級審計師資格,15人考取審計師職稱,高級審計師數量是河南省縣級審計機關之最。有6名一線審計人員得到組織部門提拔,局長陳利民連續兩屆被評為全省審計機關先進工作者,2014年還被評為全國審計機關先進工作者。領導班子連年被縣委評為“一類領導班子”,連年在全縣“建功杯”綜合考核中名列前茅,并受到縣政府的通報表彰。河南省審計廳《審計工作信息》以《創新求發展規范出成效——舞陽縣審計工作不斷邁上新臺階》為題,報道了該局的做法和成效。
打鐵先要自身硬。他是審計專業出身,深知審計工作的高度專業性。為了提高政治理論水平和指導審計工作的能力,他工作之余攻讀了中央黨校經濟管理在職研究生,帶頭考取審計師職稱。撰寫了大量的讀書心得體會,并將工作實踐和思考成果提煉為高質量的審計信息、理論宣傳文章及審計論文。擔任局長以來,他先后在市以上部門和新聞媒體發表信息及理論文章130多篇,一些建議多次被縣政府有關領導批示。撰寫的科研論文多次獲省審計廳、全市審計系統一等獎。
人管人累死人,制度管人管靈魂。在制度創新上,他從規范管理人手,先后修訂完善機關內部管理制度20余項,細化目標管理,激發職工活力。推行分項工作臺賬與月重點工作臺賬管理法,獎懲分明。堅持以黨建為根本,加強機關黨的建設;以廉政建設為突破口,著力鍛造過硬隊伍;以精神文明建設為助推器,著力激發創業活力。2010年,漯河市審計機關“三項建設”現場會在舞陽縣召開,對該局的“三項建設”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
2010年秋,漯河市審計局局長陳會偉第一次到該局調研后,關于該局的工作說了“三個想不到”:想不到縣委、縣政府對審計工作這么重視支持,想不到審計局的管理這么規范有序,想不到這幾年的審計工作成效這么突出。
高參
作為審計專業畢業,在審計部門工作多年,又有財政及縣政府工作的經歷,他在當地可謂是上下公認的“專家”型領導。
“利民同志在縣域經濟發展,特別是經濟監督及出謀劃策和建議方面發揮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大家在這些方面有什么問題要多向他咨詢和溝通。”縣政府主要領導多次在有關會議和不同場所對他給予充分肯定。
的確,他在為縣委、縣政府經濟監督工作提供參謀服務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縣有關部門制定經濟監督管理方面的文件,經常征求他的意見;縣政府研究有關重大經濟事項,他經常參加會議,提出有價值的意見和建議;被審計單位遇到有關問題,會向他電話咨詢或上門請教。當地經濟管理的規范和健康有序發展,可以說離不開審計部門的履職盡責,離不開他自覺地把審計工作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局,積極發揮高參作用的審計智慧和謀略。
針對舞陽縣精準扶貧任務繁重,扶貧資金不足,2016年7月,縣委、縣政府召開專題扶貧資金統籌整合會,各職能部門都強調各自的困難和理由,對資金整合方法和使用渠道莫衷一是,無法形成共識,縣領導們一時也左右為難,拿不定主意。此時,他打破僵局,從審計專業角度,站在講政治的高度,在吃透上級文件精神的基礎上,提出了自己的建議:最大限度地整合涉農資金,一個蓄水池進水,一個水龍頭放水,所有整合資金統一由縣扶貧辦報項目,財政部門統籌撥付,相關部門具體組織實施。他的建議受到縣主要領導的高度認可,要求有關部門抓緊落實。2016~8月,縣政府出臺了《舞陽縣統籌整合使用財政涉農資金實施辦法》,當年整合資金1.34億元用于扶貧攻堅,2017年上半年繼續整合資金1.38億元。此做法既理順了資金撥付使用渠道,又解決了一些部門需要資金但沒有來源的問題。縣衛計部門多年愁于貧困村建衛生所資金缺口大的問題,根據統籌整合使用財政涉農資金實施辦法和審計建議,縣政府從統籌整合的資金中拿出468萬元,用于全縣114個貧困村衛生所標準化建設改造,目前已全部達標投入使用。
2017年初,經過審計發現,全縣醫療救助報銷資金短缺,長期拖欠城鄉低保對象醫療救助金。對此,他仔細研究國家及我省出臺的財政涉農資金統籌整合政策,提出審計建議:對結余較多的低保資金、臨時救助資金進行整合,統籌用于醫療救助,解決困難群眾醫療費不能夠及時報銷問題。財政和民政部門正在積極落實他的建議,制定管理辦法。
近年來,隨著國家金融信貸宏觀調控政策的實施以及規范投融資平臺的要求,地方政府投融資平臺面臨新的挑戰。同時,地方發展需求資金越來越大,而融資要求越來越規范,也越來越困難。他大量收集整理這方面的政策法規,結合審計情況,及時向縣政府領導提出了自己的思路和看法——加強地方政府投融資平臺建設,是當前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當務之急,事關本地未來發展,也是化解政府債務風險,籌措發展資金的重要舉措。同時,他向縣政府領導建議:及時清理、整合和規范已設立的融資平臺公司,成立一家牽頭的龍頭集團公司,明晰定位,公司制運作,然后搶抓國家鼓勵以規范公司發行企業債券的機遇,募集資金,推動本縣資本市場起步和發展,為縣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不竭動力。縣政府采納建議,成立了專門領導小組,清理整合城投、經投、農投、房投、擔保等5家平臺公司和8家相關企業,重組縣農業發展投資(集團)公司。目前,上述公司債務清理、資產劃轉工作正在緊鑼密鼓進行,待劃轉結束后,擬首批發行10億元企業債券,用于縣城經濟發展。澧河景觀整治、城區水系建設、道路暢通、百城提質等工程項目,債券發行成功后即可開工建設。
近10年來,在他積極建議下,縣委、縣政府出臺了20多項加強審計監督和資金管理文件——投資項目審計監督系列文件、加強經濟責任審計系列文件、進一步嚴肅財經紀律的意見、審計結果運用聯席會議制度、投融資監管辦法、扶貧資金監督管理辦法等,為全縣規范財政管理和經濟社會健康有序發展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正氣
在基層審計機關,依法獨立審計的困擾還比較多,審計執法環境還不盡如人意,審計工作面臨不少困難和阻力。但他知行合一——清正廉潔才能剛正不阿,自己行得正才能敢擔當。擔當背后是品格,是境界,更是正氣。
“鄉里多報一部分優撫對象,是為了彌補一下經費不足,你們審計局能不能不上報告?”一次民政資金專項審計后,幾個鄉鎮的黨委書記都找他說情。面對這種情況,他再三做解釋工作:“我們是依法審計,不是‘找事’,而是促進規范管理、保護干部。誠如縣領導多次講的,世上沒有后悔藥,審計就是為了不讓干部吃后悔藥。”經過審計,全縣堅決取消了300多名優撫對象,移送縣紀委處理了6名干部,每年為縣財政節約資金達200多萬元。2011年,在低保資金審計中,查處各鄉鎮虛報套取資金210萬元的違紀問題,查出“小金庫”5個,7人受到黨政紀處理。2015年,查出某企業套取補助資金1200多萬元,資金收繳財政,1名公職人員移送司法機關。
在一次審計中,查出某單位一名工作人員私存愛心捐助款,而審計對象正是他的本家侄女。此時,本家哥打來了電話求情,讓他多多關照,網開一面。他心平氣和地解釋:“嚴格要求、按制度辦事實際上是對孩子的關愛。”氣得本家哥當時就把電話摔了,氣呼呼地說:“利民,你真行了啊!當了審計局局長,查起自己侄女來了!”最后,他還是按有關制度規定進行處理。“雖然本家哥當時很生氣,后來還是理解了這是真正為孩子好。”至今提起這件事,他欣慰地說。
風助群鷹擊,云隨萬馬來。在他的帶領和影響下,該局一直保持風清氣正、爭先創優的工作氛圍。2008年以來,該局共查出違規金額4.3億元,歸還原資金渠道4700萬元,移送紀檢監察等部門處理26人,向縣政府提交綜合報告及要情300多篇,有1101篇綜合報告及要情、審計信息等被各級黨委、政府和上級主管部門采用。該局領導班子連續被縣委、縣政府評為“一類領導班子”,在全縣科級班子實績綜合考核中連年名列前茅。
而今,走進舞陽縣審計局,窗明幾凈,秩序井然,令人不禁會感嘆:“不愧為省級文明單位!”河南省文明辦的領導在該局調研時,對陪同的市、縣領導說:“舞陽縣審計局的文明單位創建活動豐富多彩,富有成效,資料規范,文明創建工作值得黨政機關學習借鑒!”
“縣審計局單位雖小,與縣重點工作直接對接的工作不多,但能干到審計工作得到省審計廳、市審計局的高度認可,為縣委、縣政府參謀及時到位,監督服務有力,工作富有成效,值得縣直各部門、各單位學習。”在全縣年度目標講評會上,縣政府主要領導對縣審計局工作如此點評。
“利民同志講政治,布大局,思路清晰,抓黨建促質量,有事業心,敬業負責,務實創新,協調能力強,舞陽的審計工作特點是全面、整體強,獲得了上下的一致認可。”漯河市審計局主要領導對他個人如是評價。
成績和榮譽面前,他沒有絲毫的驕傲和懈怠。他常說:“審計事業任重而道遠,我這一生與審計結下了不解之緣,從事自己熱愛的審計事業,不辜負組織的培養和信任,為黨和人民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是一名黨員應盡的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