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近中年,基本上已經成家,有點積蓄,但上有老下有小,負擔也重。馮唐給廣大網友支招避免成為油膩的中年猥瑣男。其實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讓自己有足夠的錢,因為有錢了,才能活得體面,自然就和油膩拜拜了。不過,對于大部分人來說,一夜暴富不可能,財富只能慢慢積累,如何讓賺來的錢生錢,跑贏CPI,學會理財是必要的方式之一。
工資是一個家庭最主要的收入來源,緊隨其后的就是投資理財所創造的利潤收益。若是積攢的本金足夠,通過理財獲取的收益高于工資收入,高于日常生活支出,那他離實現財務自由也就不遠了。
說起會理財的非油膩男,記者立馬就想到了林志穎和任泉。
同樣是中年男人,1974年生辰的林志穎和1975年生辰的任泉,顯然是“男人四十一枝花”的代表,雖已過不惑之年,但其帥氣的外表、得體的形象和精明的理財頭腦讓人折服。
林志穎旗下擁有十余項投資產業,身家豐厚。1996年,22歲的林志穎開始了股票投資。林志穎之所以對投資如此熱衷,主要是因為從小耳濡目染。除了股票,林志穎也喜歡房產投資。從2007年起,他就開始對房產投資產生了興趣。因為拍戲,林志穎經常走訪各地,他發現,臺北的房產雖然當時價格高漲,但比起香港等地,仍屬相對便宜,所以盡管多數投資人當時持觀望的態度,但他還是認為有投資的價值。
從1997年投資開餐廳到2014年與李冰冰、黃曉明發布Star VC計劃,任泉在投資人這個身份已經待了快十年,投資成績也是相當耀眼,不管是影視還是餐飲,他都干得有聲有色。
對于很多人而言,或許既沒有靚麗的外表形象,也沒有足夠豐厚的家底。但理財是沒有門檻的,大錢有大錢的理財方式,小錢有小錢的理財方式。
中年男人該如何理財
一個男人會不會理財有多大差別呢?
華人首富李嘉誠常打一個比方:一個人從現在開始,每年存1.4萬元,并都能投資到股票或房地產,獲得每年平均20%的投資回報率,40年后財富會增長為1.0281億元。
那些令人困擾的貧富問題有了“基本標準”的答案:一個人一生能積累多少財富,不取決于賺了多少,也非一味開源節流,而是取決于如何理財。這便是致富的關鍵。
理財是一種思想,如果你想要更多的錢,則必須改變你的思路。富人靠資本生錢,窮人靠資本致富。任何一位白手起家的人總是循序漸進,不斷壯大。投資也是這樣,起初的投入雖有限,但以財生財的觀念來說,它必然會成為未來獲取更大收益的基礎。
說到投資理財,很多人會立刻想到股票。這是因為,相對于其他投資方式來說,股票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直接或間接接觸最多的投資理財方式。而事實上,投資有很多種方式,如銀行存款、基金、外匯、期貨、P2P、不動產,這些都是我們所說的投資理財方式。根據個人的財務情況不同,我們可以選擇不同的投資方式。
不過,在進行錢生錢之前,我們要先攢錢。每個月強制拿出30%甚至更多比例的錢存在銀行里,不邁出這一步,你就永遠沒有錢花。至于投資標的,則要根據風險承受能力來選擇。
學會理財分“四步走”:了解自己、了解產品、合理配置以及定期調整。做投資理財前,首先應該了解自己的理財目標、資金狀況、風險承受能力等。了解產品,每種產品的風險和投資收益都不相同。資產配置就是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選擇不同產品的投資比例,利用專業的機構進行合理的資產配置是獲得投資理財成功的關鍵。理財方案和資產配置應隨著我們的收入、目標和投資環境的變化進行調整。
中年了,是時候為自己的退休生活做準備。基金滾雪球似的復利增長能給你帶來豐厚的回報,而且還可以避免像股票一樣的市場風險,使養老金不會因為股價的大幅下跌而打水漂。
基金投資有漲有跌,如果你的風險承受度夠高,并且進行了充分研究,可以選擇新興市場的股票型基金,增加投資組合的成長潛力。也可以通過專業基金經理人或是理財專員,適時依市場狀況調整最佳的投資標的,以輕松挖掘投資標的的獲利潛力。
男人理財有三層境界:為生計、為成就感以及為人生價值。只有人生境界達到一定高度的男人,才會進入理財的最高境界。多了解一些財經知識,千萬不要以為這只是財經界人士的事情,因為你的生活處處充滿著理財的學問。人與人之間最根本的差別不是高矮胖瘦,而是裝著經營知識、理財性格與資本思想的大腦。
一份保障體現責任
天有不測風云,誰也不知道會出什么事,所以中年男人要給自己買份保險。保險是理財的重要手段,但不是全部。遠離油膩男,保險規劃不可少。
首先,投保有主有次,健康險優先。健康保險組合可以重疾險+醫療險+意外險為主,具體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預算,在普通醫療保險、住院保險、綜合醫療保險產品中加以考慮選擇。其次,遵循“先健康后教育”原則,在為孩子安排好健康險的基礎上再做好教育基金的長遠規劃。另外,除了保障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作為家庭的經濟支柱,保障性強的終身壽險和定期壽險也很重要。都說定期壽險是檢驗一個男人負責任的保證,用來保障一個人死后他家人的生活。
除了檢驗身體方面是否健康,保險也是檢驗中年人經濟條件和是否有發展眼光的手段。人到中年買保險,體檢要求也嚴格了許多。一般保額達到50萬元以上,就會有不同項目的體檢,而隨著年齡的增加,體檢項目增多。過了40歲,對不起,保險公司的大門就關上一大半了;過了50歲,基本要屬于“投保被歧視”范圍了。
另外現在的眾多疾病都呈現年輕化態勢,中年人患病的幾率更是相當高。如若患有高血壓、高血脂等,就有可能上拒保名單,具體還要看各大保險公司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