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是當前重大的政治任務和第一民生工程,而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是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促進經濟增長的重要途徑,是全體人民共享改革成果,實現共同富裕的重大舉措。
扶貧資金是貧困群眾的“救命錢”“保命錢”和減貧脫貧的“助推劑”,精準使用扶貧資金是貫穿精準扶貧的主線和關鍵環節。審計干部要以強烈的政治責任感和高度的歷史使命感,深刻認識扶貧審計工作的極端重要性,把扶貧審計工作擺在業務工作的首要位置來抓,進一步加大扶貧審計力度,堅持扶貧資金運用到哪里,審計監督就跟進到哪里,充分發揮審計在促進重大決策部署落實方面的保障和監督作用,力促我區脫貧攻堅目標如期實現。
一要靶向發力,提高工作的精度和準度。將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相關政策措施落實情況作為審計重點,加強審計隊伍建設,提升干部的業務素質和審計能力,掌握貧困戶識別標準、扶貧項目管理、扶貧資金使用等具體規定,嚴格遵循扶貧相關法律法規,對資金統籌力度不夠、項目推進緩慢和未實現預期效益等突出問題,認真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研究制定切實可行的意見建議,切實為扶貧工作精準開展提供有力支撐。
二要橫縱兼顧,拓展審計的廣度和深度。堅持橫向到邊,對上級財政撥付和行業部門取得的各類扶貧資金進行全覆蓋審計,做到扶貧審計無死角;堅持縱向到底,循著財政資金流向,從預算安排、資金整合、資金撥付一直追蹤到項目和個人,深入審查扶貧資金分配辦法和依據的科學性,分配程序的規范性;是否按規定及時、足額撥付資金,有無閑置、截留、滯撥扶貧資金,對以權謀私、失職瀆職、貪污受賄等行為實行零容忍。
三要強化監督,關注扶貧的質量和效益。將扶貧工作納入績效審計和經濟責任審計的重要內容,突出對街道、部門在統籌推進扶貧工作、完善扶貧機制、落實行業部門幫扶任務等方面的審計評價,督促各街道、各部門落實扶貧工作職責,做到“真扶貧、扶真貧”。同時,要重點監督扶貧項目是否存在使用扶貧資金搞“形象工程”“政績工程”;項目實施過程中是否存在偏離扶貧政策目標或建設項目質量差、重大損失浪費等問題,全面掌握扶貧資金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作者黃騰為焦作市馬村區委副書記、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