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年底,公募基金業績排名戰就真的進入白熱化階段。此時,不少基金大幅加倉,希望能為年底業績再添磚加瓦。基于此,12月會有不少業績不錯的基金出現,特別是偏股型基金。這對很多基民來說,絕對是個搶紅包的好時節。
基金沖業績,哪些主題會成為重配之地
今年第四季度以來,股市依舊延續此前的震蕩局面,特別是10月中旬以后,滬深指數再度下探,跌破3400點。那么,年底基金加倉,會選擇哪些板塊和主題來沖業績?
盡管目前還看不到12月各基金具體的持倉明細,但還是可以從上市公司的年報、基金研報以及各基金經理對后市的展望中看出一些端倪。
為此,《理財》雜志記者挑選了今年第三季度業績排名前十的主動管理偏股型基金。隨后,記者查看了這10只基金的公司研報,以及它們的基金經理對后市的展望。記者發現多位基金經理認為后市依然是結構性行情,對第四季度的市場行情持樂觀態度,而在配置方面,大消費、大金融以及行業的龍頭股幾乎受到基金經理的普遍青睞。同時,不少基金公司的研報也顯示,接下來的投資機會將會普遍向大金融、大消費等行業的龍頭公司傾斜。
國泰互聯網+股票的基金經理彭凌志認為:“符合消費升級的行業將會有較好投資機會,例如高端白酒、品牌家電、金融等。”
銀華富裕主題混合和銀華滬港深增長股票的基金經理周可彥同樣認為:“在PPI暫時回落、CPI溫和上行的此消彼長的格局下,大消費將是我們關注的最為重要的領域。同時,由于經濟復蘇趨勢延續,金融業資產質量和息差收入將繼續向好。”
圓信永豐基金首席投資官洪流認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強力推進,不僅消除了潛在的銀行壞賬風險,還帶來了巨額利潤,大銀行基本面向好;行業估值處于底部的券商板塊,近期融資額不斷提升,接下來利潤將會得到提升。在這些金融權重股的帶動下,市場有望再上一個小臺階。
上投摩根新興動力基金經理杜猛則表示,在第四季度A股市場股票走勢分化的趨勢進一步明確的情況下,符合產業發展趨勢的行業龍頭公司會越來越得到國內外長期投資資金的認同。中長期看,一些符合中國經濟轉型的成長股會不斷得到機會,這些公司可能主要是集中在消費、醫藥等細分行業。
除此之外,長信基金、博時基金、安信基金等公司研報也表示,消費行業和金融行業龍頭個股依然值得關注。
此外,生物醫藥、新能源汽車、高端制造等新興成長領域也是機構的必爭之地。例如上投摩根新興動力基金經理杜猛認為,隨著A股市場的價值投資理念進一步與國際接軌,長期來看,新興產業的崛起將成為中國未來10~20年經濟增長的最大動力,新興產業中長期成長的公司自然也會被看好。
整體來看,業內一致認為,接下來可以從三方面找投資機會:首先是消費升級帶來的投資機會,其次是符合國家產業政策方向的成長性行業,包括5G通信、國產芯片、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等領域,最后是受益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周期品行業龍頭。
基金調倉是否等于年底預期收益
到年底,各偏股型基金為了沖業績,其持倉明細會出現很大變化。在大環境好時,持倉明顯會增加;反之,不少基金也會適當減持,輕倉平穩度過,以穩定前期收益。那么,這個時候基金的調倉,是否就等于年底預期收益呢?說白了,就是這些調倉是否能真的變成收益,讓我們基民從中獲利?
有相關數據顯示,對比納入統計樣本的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歷史倉位調整情況發現,股票倉位波動率控制在5%以內的基金平均實現了72.90%的投資回報,而股票倉位波動率在20%以上的基金平均預期年化收益率僅64.40%。這也就是說,倉位調整積極程度并未對基金預期年化收益表現帶來積極效果,甚至調倉越頻繁的基金,反而很難為投資者帶來收益。
特別是當下,市場依然處于波動中,賺錢效應較弱,各基金想要在年底逆襲,還是比較困難的。
基民如何跨年
進入12月,不僅基金經理們要應對收官戰,開始思考來年的投資策略,積極調倉、調研,基民們當前也應調整思路,準確把握市場脈絡,找到優秀基金,從而拿到新年紅包。
縱觀2017年,到底哪些基金類型、哪家基金公司、哪種投資風格業績最好呢?
從歷史情況看,很多基民都喜歡看過往業績。過往業績在一定程度上驗證了該基金背后團隊的能力。例如,2016年股票型基金冠軍圓信永豐優加生活以17.96%的成績獲得冠軍。而今年以來,截至目前,該基金近一年漲幅為19.02%,相對來說表現還是不錯的。
從基金類型上看,臨近年底,股票型基金會比較激進,如果能很好地把握選股和擇時,那么年底將會收獲不錯收益。因此,基民可以根據自己的風險偏好,選擇一些績優股票型基金或者偏股混合型基金,來鎖定年終收益。
不過,一年的排名往往具有偶然因素,隨著市場風格輪換,就不能采取一招鮮策略,還要參考基金公司、基金經理、投資應變能力、機構評級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