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與養老相結合,關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社會各界普遍關注。解決養老問題,無論居家養老還是機構養老,除了老有所養,還迫切需要老有所醫。
繼陽光保險在山東成功試點“醫療+保險”之后,光大永明人壽率先在河南探索“產融結合、醫養保結合”的健康服務模式。
醫養保,這是什么鬼?對百姓而言,又有什么好處?
河南開啟醫養保模式
7月20日,光大永明人壽保險有限公司、河南省人民醫院、中國光大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三方就醫養保模式在河南省人民醫院科教大廈舉行了戰略合作簽約儀式。
此次光大永明人壽、光大實業(集團)與河南省人民醫院的合作是醫養保的有機聯合,光大永明人壽希望通過此次嘗試,致力于合作開發更為完善的養老產品體系,為客戶提供更為完善的養老服務體系,將產品與服務做到真正意義上的有效結合,提升客戶對未來養老的體驗度。
醫養結合是近幾年興起的一種新型養老模式。由于其將現代醫療服務與養老保障模式有效結合,實現了“有病治病、無病療養”的養老保障模式創新,已經成為政府和學者們共同關心的焦點。
什么是醫養保?
乍聽之下,根本不知道醫養保是啥含義,為此,光大永明人壽河南分公司李平儀老師向《理財》雜志記者解釋道,所謂的醫養保,即醫療、養老保險結合。
一切將醫療服務與養老服務相結合的養老服務供給方式實踐,都可以被界定為醫養結合的范疇。比如,近幾年青島、重慶等地開展的老年長期照護制度探索,本質上也是將養老服務與醫療服務相結合,保障失能、半失能老人的生活照料。因此,醫養結合可以理解為“醫養融合”,即超越傳統養老理念中只強調單一性的養老服務,而更加注重養老服務與醫療服務的兼得性,注重老年生活保障需求中“養”與“醫”的結合。
廣義上來講,醫養結合不僅是將傳統養老保障與現代醫療有機結合的一種新型養老方式探索,還意味著一種跨越式的養老新理念。
與傳統養老模式相比,兩者提供服務內容的差異最為明顯。醫養結合模式在提供傳統養老模式所包含的養老服務的基礎上,還為老年人提供專業化的醫療和康復服務,實現了傳統養老服務與現代醫療服務的結合。其優勢在于整合醫療和養老兩方面的資源,提供持續性的老年照顧服務,能夠滿足未來高齡、失能、空巢、患病老人的多重生活料理需求。
醫養結合有哪些模式
醫養結合是國內外備受關注的養老服務模式。在丹麥、瑞典等國家,由專業護理團隊、全科醫生及醫療機構共同參與的養老院的醫養結合模式已經運營多年。
目前,國內醫養結合主要有三種模式:一是醫聯體模式,即養老社區自己不建醫院,跟其他的公立醫療機構合作;二是養老機構里設置醫務室,提供基礎性服務覆蓋一些小病和常見病;三是泰康模式,即在養老社區配建一個以康復老年病為特色的綜合醫院,以大專科小綜合為特點的綜合醫院,主要集中于老年康復、老年的全科慢病及日常病的健康管理和家庭保健、老年的急救三大系統。
此次光大永明人壽在河南探索的醫養保模式將以何種形式呈現我們還未可知,李平儀老師表示,該模式目前還處于頂層設計中。
無獨有偶,恒大人壽近期也在醫養結合方面進行了首次嘗試。光大永明人壽或許可以借鑒。
據悉,只要購買恒大人壽恒享福的專屬保險產品,投保人和被保險人雙雙享有恒大養生谷的入住權,投保人及配偶的父母均享有優先入住權,并享有折扣優惠,實現一張保單滿足兩代人的養老需求。恒享福養老保險將保險產品和養老社區創造性地結合在一起,為客戶提供養老財務規劃與養老實體服務相銜接的一攬子養老計劃。
假如客戶在45歲時購買100萬元的恒大人壽恒享福養老保險恒盈二號,分5年繳,年繳20萬元。從60歲入住養老社區開始,預計每年可領取6.9萬元(每月5760元)用于支付養老社區的月費。從60歲入住到88歲期間,預計可以領取總計200萬元,到88歲時保險計劃還余109萬元的現金價值。
業內人士表示,過去保險產品只能解決養老金儲備的問題,而商業保險機構加入養老服務業增加了養老供給的主體,無疑有利于優秀養老服務資源的獲取,兩者結合豐富了養老保障體系,分擔了社會壓力。
醫養結合存在的問題
作為一種養老模式的創新探索,醫養結合受到市場的重視,但業內人士指出,在具體操作中該模式也還存在一些問題。
目前,具備公立、民營大型、專業化較高等特點的養老或醫療機構基于自身已有基礎,能夠順利增設“醫+養”業務,并且市場前景良好,而民營、小型、基層的養老或醫療機構往往受自身基礎條件限制,很難拓展“醫+養”業務。
除此之外,醫養結合在推廣的過程中,也存在醫院沒動力,醫保有阻力,“套保”隱患多等問題。三甲醫院醫療資源接納現有的病人流量已經難以承擔,農村基層的衛生所和鄉村醫生由于條件和能力所限承擔不了護理職能,而有能力承接的基層醫療機構卻又缺乏動力。
在各地醫養結合的實踐中,還出現了其他一些不良現象,其中較為突出的就是“套保”風險隱患嚴重。某些已經被納入基本醫療保險試點、開設養老托老服務的民辦醫療機構,把“養老床位”變相為“醫療床位”,套用醫保資金支付養老床位費等,人為地增加了養老機構和醫療結構的合作難度。
醫養結合的發展空間
《2014年社會服務發展統計公報》顯示,60周歲及以上人口2.12億人,占總人口的15.5%,這讓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老年人口突破2億的國家。
未富先老,是養老最大的痛點。醫療與養老相結合,關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社會各界普遍關注。解決養老問題,無論居家養老還是機構養老,除了老有所養,還迫切需要老有所醫。
數據顯示,到2020年我國老年人口市場消費規模會達到3.3萬億,到2030年將近8.6萬億,2040年該消費規模會達到17.5萬億。業界認為,中國的養老產業尤其是高端養老產業,將迎來類似過去10年地產業的爆發式增長。巨大的養老產業市場吸引眾多國內外資本扎堆投入。未來,醫養結合的發展空間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