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險銷售人員推薦的產品,往往都是公司主推或提成最高的保險產品。如果買到了性價比不高的保險,應該怎么辦呢?是退保還是繼續交?
兩年前,吳先生因為親戚朋友的介紹,購買了一款重疾險,20年交,年交保費8000元,壽險保額30萬元,重疾保額25萬元,還附加了長期意外等險。如今交了2次保費,今年9月又到續保期,要交8000元。吳先生和同事購買的重疾險對比了下,同等保額,同樣的交費期限,他的保費要比同事的貴1000多元,頓時吳先生不淡定了,覺得自己買的保險貴了,想著是繼續交還是退保換新產品呢。
很多人會發現,保險銷售人員推薦的產品,聽上去就是為自己量身定做的,等到投保后才發現,童話里都是騙人的,銷售人員賣給你的往往都是公司主推或提成最高的保險產品。
如果買到了性價比不高的保險,應該怎么辦呢?
打算退保換產品的,心里必須好好算筆賬。
根據《保險法》規定,已交兩年以上保費的,退保時退還保單現金價值;未交滿兩年保費的,退保時扣除手續費后,退還剩余保費。一般來說,保障期間越長,所含附加保障越多,頭幾年現金價值越低,現金價值回本的時間越長。
由于長期壽險產品前期扣除的各項費用較多,一般情況下,保單生效最少兩年以后才具有現金價值,交費不滿兩年的,保單的現金價值一般情況下幾乎為零。
保單生效第一年退保最不劃算。大部分長期壽險產品第一年度的保單現金價值極少甚至為零。首年退保手續費基本相當于所交保險費,第二年度的保單現金價值為所交保險費的20%左右。因此,即便是退保也最好在兩年以上才能盡可能多返還現金價值。
上述中吳先生在已經交了2年保費的情況下,不妨看看退保能返回多少現金價值。換新的保險產品后,再看看累計年交保費節省下來的資金和退保損失孰多孰少,若是累計節省的保費不足以抵扣退保損失,或者與退保損失相當,則最好不退保,還是選擇續交保費更穩妥。因為退保意味著保障無法延續,隨著年齡的增長,再重新投保費率可能更高。不如選擇追加購買一份新的保險,擴大保額。
若是累計節省的保費遠高于退保損失,則可以退掉舊保單,重新購買新的保險產品,如此一來最好是在投保了新產品并且過了等待期之后再退,避免保障空窗期。
吳先生經過計算對比后發現,若是他選擇退保換成和同事一樣的保險產品,雖然名義上可以節省200O元,但中間的麻煩事還不夠他操心的呢,最終吳先生選擇了繼續交納保費。
事實上,很多購買保險的人,不可能一下子就匹配好適合自己的所有產品。凡事都是在動態發展的,最開始契合需求,并不代表以后也契合需求。若是覺得購買的保單不合適,一定要在猶豫期退保,過了猶豫期,則退保損失巨大,莫不如不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