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五四時期,受對傳統文化的批判和西方女權主義的影響,妓女成為當時作家們鐘愛的題材,在作家筆下塑造了一系列形象各異的妓女。但和別的作家將妓女當做社會批判的封建舊社會的產物不同,沈從文別出新意,給我們講述了美麗、淳樸的湘西土地上妓女的人性美的故事。在與同時代作家筆下的妓女相比,他那無處不展現人性美的妓女總是更讓人印象深刻,感觸更多。
【關鍵詞】:妓女形象;外貌;服飾;人性美
引言
自古以來妓女便是備受詬病的一個群體,在人們的眼中她們是不自重不自愛的代表,而在五四這個時期她們卻都相同的被賦予了一定的社會意義,寄托著對社會現實的批判。如老舍的《月牙兒》、曹禺的《日出》、張恨水的《啼笑姻緣》等等,這些作品都通過向人們講述妓女的遭遇來指責和批判當時的社會。但在眾多的人物形象中唯獨沈從文筆下的妓女形象最讓人印象深刻。甚至可以說沈從文給我們創作了一系列新的妓女形象。本文從思想特點、妓女與客人之間的關系來分析沈從文的獨特性、復雜性。
一、沈從文筆下妓女的特點
(1)沈從文筆下的妓女的思想特點
沈從文筆下的妓女都是善良、淳樸的,即使是處于社會的底層,它們還是保留著原始的人性,她們善良淳樸,即使是做著出賣肉體的生意,也仍然保持著淳樸美好的理想和愿望,例如《丈夫》的老七她還關心著家里的豬怎么樣了,關心家里的生活,走上這條路在她看來就如同男子外出務工一樣只是希望通過自己來使家里的生活更美好。所以在沈從文筆下的妓女都是自愿從事這一職業的,甚至可以說她們享受在其中,因為她們認為可以憑借自己使家里擺脫貧境,所以她們不以為恥反以為榮;同時她們也還追求著真摯的愛情,如《柏子》中的妓女就期望與柏子能有一個好的結果,她也盡量的保持著對柏子的忠誠,在柏子外出的時候她也時時掛念著柏子,每天算著時間,等待著柏子的到來。所以說沈從文筆下的妓女并不是盲目的,她們彼此都有著各自的奮斗目標,并為自己的奮斗目標做出主觀上的努力。
(2)沈從文筆下的妓女與客人的關系
在我們的印象中妓女與她們的客人似乎一直都是靠金錢來維系彼此之間的關系,但沈從文的《柏子》中的水手與妓女之間與其說是一種金錢和肉體的關系,不如說是兩個純潔心靈的結合,是一種不受道德羈絆,法律約束的愛,在船上漂泊數月的水手柏子到岸后,在急忙地干完手邊的工作后,就匆匆跳下甲板,帶上自己大部分工資,冒著大雨,摸黑來到一個熟悉的房間,迎接柏子的是“悖時的!我以為到常德被婊子尿沖你到洞庭湖底了!” [沈從文《沈從文小說選》人民文學出版社.上,第31頁]“別人早就等你,我掐手指算到日子,我還算到你這尸……”[沈從文《沈從文小說選》人民文學出版社.上,第33頁]這一類看似咒罵實則滿含關心的話語。但正是這女人粗野的話給了柏子最直接的關切,在簡單的問候中流露出的是對戀人最真摯的情感,也就是妓女們那看似粗俗實則滿含關心的話語讓水手舍得花費自己幸苦賺來的血汗錢,甚至將妓女看作是自己的精神寄托,也正是這看似咒罵的話讓我們看出那湘西世界中的妓女與其他地方的妓女不一樣,她們雖然迫于無奈走上了娼妓這條路但她們并沒有自我墮落、泯滅人性,她們跳出了金錢關系的買賣交易,所付出的都是發自內心的真情。真心才能換真心,正是妓女們的真心相待,在水手漂泊的日子里,柏子女人仍然牽掛和關心著自己的“愛人”才能讓水手們即便外出也記得要帶女子要的禮物。此時的他們已經超出物外超出道德之外,剩下的只是他們之間的真情相待。相比較其他只是為了金錢、利益而勉強與客人虛與委蛇的妓女,沈從文筆下的妓女則更凸顯人性,更有“職業感”。而沈從文正是通過描述她們特殊的生命形態,讓讀者在看似沒有真情的地方處處顯示著人性美。
二、從妓女形象折射出沈從文思想的矛盾性
一方面,沈從文的作品中有著明顯的城鄉二元結構矛盾,尤其是在面對女性問題上,這種矛盾突出表現在沈從文在面對農村和都市婦女時采用的是完全不同的態度:他對湘西世界里的女性抱以一種超乎尋常的寬容,他從不用傳統的道德規范來約束湘西農村土地上的女性,在他筆下娼妓們是被生活被社會現實所逼迫的悲劇,然而即使是在這種情況下,她們也并沒有失掉本真,沈從文認為她們對生命還有著最原始的熱情,還有著生命的理想;但是其筆下的都市女性卻被認為是腐朽敗落、不思進取的代表。在他的筆下我們可以發現不止是女性甚至是都市生活中上層的知識分子、紳士都成為了他筆下諷刺的對象如《八駿圖》、《紳士的太太》。由此可以看出沈從文對農村、對都市那截然不同的態度。
另一方面,沈從文在五四文化時期接受了先進文化的影響,受女權主義等一些西方文化的影響,他雖然意識到女性的解放的一些問題,但他畢竟是在傳統文化的熏陶下長大的,這就使得在他的作品中總是會顯現出一些傳統文化的身影,如封建大男子主義,這一觀點在《丈夫》一文中表現的尤為突出,如丈夫可以決定是否讓妻子去不去船上做生意;又比如再次見到后老七對待丈夫的小心翼翼,多方討好,老七明明是為了家庭做出的貢獻,但是在再次見面后卻不都不一方面要討好自己的“顧客”,一方面又不得不照顧丈夫那脆弱的心靈。由此女子的依附、附屬地位的形象也被表現的淋漓盡致。
三、沈從文筆下妓女的社會意義
相比較同時期的妓女形象,我們不難發現沈從文的不同,別的作家都更傾向于創作都市生活背景下的妓女形象。而沈從文卻在他鐘愛的湘西土地上給我們塑了獨特的農村妓女形象。例如,老舍和沈從文都是描寫下層民眾的生活,在他們的作品中都觸及到對底層妓女的描寫。而且在老舍和沈從文的創作中也都區別于以往對妓女的偏見,認為她們僅僅只是墮落者,是社會的毒瘤,老舍和沈從文卻從造成妓女悲劇的原因出發,深究她們的命運。在他們筆下妓女都是曾與社會做過斗爭,有過美好理想的,只不過最后都敗給了現實。但兩位作家創作的著重點卻又有不同。老舍側重于寫妓女的悲慘命運來引起人們對當時社會黑暗的思考,以此來抒發對女性問題的思考。而沈從文則著重塑造湘西土地上人民的人性美,即使是身份地位卑下的妓女也仍然不失人性。因而在其作品中并不會讓人過多的感到直接的悲傷,而是在讀后慢慢的咀嚼反思中方能真真體會到其人物的悲慘命運。兩種完全不同的表現方式用來表現作家對妓女的同情與關懷,一個強調的是對女性問題解放的思考一個強調的是人性美。誰也不能直接評判孰優孰劣,只能說是作家的經歷和風格不同。但都表現著兩位作家對社會問題的思考和探索。
結語
沈從文筆下那充滿人性美的妓女總是讓人淡淡的心疼,毫無疑問她們是悲慘社會的產物,但她們卻絲毫不埋怨這社會,而是始終保持著原始的初心。”她們讓我們看到即便是卑微的妓女,沈從文仍然透過表面看到了其內心的淳樸,向向讀者證實了湘西獨有的人情美、人性美。
參考文獻:
[1]沈從文.沈從文小說選[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2
[2]沈從文.沈從文全集[M].太原:北岳文藝出版社,2002
[3]張體坤.“鄉下人”看世界[N].《西南農業大學學報》
[4] 劉香吉、劉吉美.淺談沈從文筆下的女性形象塑造[J].《 西北民族學院學報》2002
[5] 程亞麗.從“神女”到“凡女”[J].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16(3)
[6] 何明智.“食”與“性”的糾葛[J].廣西社會科學2004(12)
[7] 康長福.生活的卑賤與生命的莊嚴[J].東方論壇2005(1)
[8] 沈窮竹.沈從文小說中的湘西土娼服飾描寫探微[J].雞西大學學報2009
[9] 趙玉梅. 老舍和沈從文筆下的妓女形象比較[J]. 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4
[10]張恨水.啼笑姻緣[M].吉林:時代文藝出版社,2004
[11]曹禺.日出[M].吉林:時代文藝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