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情梗概
《水滸傳》第十回“林教頭風雪山神廟,陸虞侯火燒草料”專寫林沖逼上梁山一事。林沖刺配后,異鄉偶遇了出任酒店CEO、走上人生巔峰的李小二。因為林沖對李小二有恩在先,李小二對林沖十分敬重。同時,因為在宋都東京見識過的李小二對于林沖與高太尉的恩怨也有耳聞。恰是如此,在遇到鬼鬼祟祟密謀陷害林沖的陸虞侯、官營和差撥等一伙在酒店大吃大喝,違反“八項規定”時,李小二才會想到讓他老婆偷聽。因此,林沖對于即將到來的與陸虞侯的仇人相見有了心理準備。不得不說惡人們布的局確實精妙,先將林沖調往草料場看守草料,然后下手火燒軍需重地,如果燒死了林沖,便直接完成了放火燒人的任務;即使沒有燒死林沖本人,失了草料場的看守林沖也會被問責處死?;蛟S是蒼天開眼,或許是“無巧不成書”,那一晚,剛好林沖外出打酒時大學壓倒了草房,借宿在山神廟的林沖恰巧聽到了三個縱火者在門外的對話。于是,他終于無法再忍,刀槍出鞘,快意恩仇。
二、林沖快意恩仇的刑法分析
林沖的悲劇首先是沒有法律知識的悲劇,其次是當時技術手段的悲劇,再次是他性格的悲劇。而最后一個悲劇不在本文討論范圍之內。
(一)林沖殺陸虞侯、官營、差撥是否是正當防衛?
我國最新修訂的《刑法》第20條第1款規定:“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屬于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陸虞侯、官營和差撥主管肯定是希望通過放火燒死林沖,或者置林沖于死地。當出現這種危及林沖生命和國家軍需品安全的步伐侵害現實發生時,林沖是有機會依據《刑法》來進行正當防衛的。但正當防衛也要依法實施,不能超過必要限度。要符合第20條第2款的要求:“正當防衛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钡谶@個案件中,出現了殺死三人的重大結果,正當防衛是否可以產生致人死亡而不負刑事責任的情形呢?依據第20條第3款:“對正在進行行兇、殺人、搶劫、強奸、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衛行為,造成不法侵害人傷亡的,不屬于防衛過當,不負刑事責任”的規定,顯然是可以的。
林沖雖然官至八十萬禁軍槍棒總教頭,但還是忽略了法律知識的學習。正當防衛一般需要滿足以下五個要件:(1)作為防衛起因的不法侵害;(2)防衛必須是不法侵害正在進行之時;(3)防衛人必須是意識到不法侵害正在進行,為了保護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等多合法權利,而決意制止的防衛意圖;(4)針對不法侵害人本人,防衛對象的針對性;(5)滿足一定的防衛限度:侵害的強度、侵害的緩急、侵害的權益。
陸虞侯等三人點燃的大火已經吞沒了林沖看守的草料場,客觀上給國家的重要戰備物資造成了緊迫的現實危險。造成這種危險的放火行為不僅是對國家重要戰備資產的危害,還是對林沖生命安全的嚴重威脅。而藏身山神廟的林沖顯然已經認識到了這種危險,但認識到不法侵害的危險并不等同產生了防衛意志。林沖隨后質問陸虞侯的話“我自來又和你無甚么冤仇,你如何這等害我!正是‘殺人可恕,情理難容!’”可以看出他并非為了防衛,而是為了報仇。正當防衛的目的應該是制止不法侵害,在侵害行為結束后,也就不存在正當防衛的依據了。本案中,林沖殺人時,大火已經燒起了,放火行為已經結束,林沖此時已經遺憾地喪失了正當防衛的時機,構成故意殺人罪。
(二)林沖殺死陸虞侯、官營、差撥后割頭祭祀山神是否構成侮辱尸體罪?
我國《刑法》第302條規定:“盜竊、侮辱、故意毀壞尸體、尸骨、骨灰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我國傳統認為“人死為大”,倫理上認為對尸體的侮辱行為是十分不道德的。侮辱尸體指行為人使用各種方式直接對尸體加以凌辱的行為,并不以公然為要。其中就包含“毀損尸體,即對尸體進行物理或化學性的破壞。比如焚燒、肢解、割裂或者非法解剖尸體、毀損死者的面容等”。
林沖在殺死陸虞侯后,將他的心肝剜了出來,并且將三人的頭都割了下來,擺在山神前的供桌上。林沖殺死陸虞侯等三人已經構成了故意殺人罪,但后續的剜肝割頭行為是否要獨立評價為侮辱尸體罪?一般認為,故意殺人后,毀尸滅跡的行為屬于事后不可罰的行為。也有觀點認為,出于行兇者實施犯罪后必然會設法逃避刑罰處罰,缺乏期待可能性,因此不單獨評價為犯罪。林沖在殺死陸虞侯等三人后割頭剜肝的行為能否成立這種事后不可罰情形,取決于該行為是否侵犯了新的法益或者加重了對同一法益的侵害,如果沒有,就應該作為事后不可罰行為處理。以林沖殺死陸虞侯等三人為時間分割線,林沖分別侵害了兩類法益:一是陸虞侯三人的生命權,二是尸體的完整和倫理中對尸體完整和尊重的需求。在殺人行為之后的割頭剜肝行為侵犯了新的法益,應獨立評價為侮辱尸體罪,數罪并罰。
(三)林沖雪夜離開草料場買酒是否是擅離職守,是否構成玩忽職守罪?
我國現行《刑法》第397條第1款規定:“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或者玩忽職守,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钡?25條規定:“指揮人員和值班、值勤人員擅離職守或者玩忽職守,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特別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戰時犯前款罪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绷譀_被管營委派到天王堂看守草料場,在他半夜外出喝酒期間,作為重要軍需物資的草料場被賊人燒毀,給國家造成了重大財產損失。是否應當追究其刑事責任?作為刺配人犯的他,是否構成玩忽職守罪或擅離、玩忽軍事職守罪?
首先,玩忽職守罪的犯罪主體應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即在國家機關中從事公務的人員。但在國家機關中從事勞務活動的司機、勤雜員、生產工人不能構成玩忽職守罪的主體。而擅離、玩忽軍事值守罪的主體為軍隊指揮人員和值班、執勤人員。前者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范圍略有爭論,但基本共識是國家權力機關、行政機關、檢察機關、審判機關和國家軍事機關都是國家機關,分歧主要在于中國共產黨的各級機關和政協的各級機關。傳統理論對于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認定標準是“身份論”,即是否具有國家干部身份。北宋的刺配刑是由加役流衍生而來,主要處罰盜賊、斗殺之徒和貪贓枉法的官吏。[]林沖因為遭到高太尉陷害誤入白虎堂被刺配,身份是一個囚犯,不具備兩種罪名要求的身份。
其次,林沖在大雪天孤身一人值守草料場,是否可以外出打酒呢?老軍是明言可以的。在沒有后勤供給保障的情況下,林沖的外出行為是客觀上的生活需要,不屬于擅離職守或玩忽職守。而且,林沖外出與草料場失火之間并不存在因果聯系。從林沖被調守草料場開始,他就處在被陷害的陰謀之中,草料場失火并非因林沖外出買酒而發生的偶然事件,而是陸虞侯三人客觀追求的積極結果。他的行為具有正當性,不應受到刑罰處罰。
注釋:
[1]周光權.正當防衛成立條件的“情境”判斷[J].法學,2006(12).
[2]馮方.盜竊、侮辱尸體罪若干問題研究[J].河南公安高等??茖W校學報,2006(1).
[3]賈學勝.事后不可罰行為研究[J].現代法學,2011(5).
[4]李?;?關于玩忽職守罪幾個問題的思考[J].湖北警官學院學報,2013(2).
[5]原立榮.“刺配”刑罰小考[J].江蘇警官學院學報,2008(2).
作者簡介:朱敏艷,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憲法學、行政法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