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新技術、新設備層出不窮,本文將設計一種能夠進行自身供電,將各種工具、機械分類放置、可乘人員多的新型工程搶險車。這種新型的工程搶險車適合夜間作業,它主要包括車頭、底盤以及車廂等部分,其中車廂內部設有隔間,并且裝有電機組件可供發電。
【關鍵詞】:工程搶險車;車廂;電子顯示屏
引言:目前,普遍工程搶險車都是由普通小貨車改造而成,部分具有封閉車廂,但大部分沒有,并且車廂的空間較小,除司機之外不能夠在搭載其他人員。同時,車廂中一些較大的機械無法進行妥善安放,遇到顛婆的路況還會因摩擦產生爆炸事故。針對上述現象,本文將設計一種新型工程搶險車,能夠有效解決上述問題。
1.新型工程搶險車的設計內容
1.1設計目的
能夠有效的避免我國目前現有工程搶險車中存在的諸多不足,從而設計出一種能夠自供電、將工具安全分類、可供多人乘坐以及適宜夜間作業的新型工程搶險車。
1.2設計方案
1.2.1車廂內部裝有發電機組件
將發電機組件安裝到車廂內部中是本次設計特色之一,由于一些工具或者器械在使用時需要通電,而發電機能夠給予其源源不斷的電能,不需要從外部連接電線便能夠實現正常工作,極大的提升了搶救效率。
1.2.2車廂內設置隔間
在車廂內部設置許多隔間是本次設計的第二個亮點,這樣做能夠將車廂內部一分為二,分別為座位間和工具間。在工具間中存在一些大型的工具或者器械,危險系數較高的氣瓶也能夠有妥當的位置安放,這樣做不僅能夠將工具做到合理的分類安置,同時還能夠提升搶險車載人數量。
1.2.3車廂側面和尾部的設計
車廂側面和尾部的設計是本次設計的第三大特色,在車廂的側面和尾部中分別設置了側工具箱和后工具箱,側工具箱中可以存放一些體積較小的工具,后工具箱中的空間稍大,可以放置一些體積較大的機械,這樣做有利于將工具按照用途的不同分類擺放,增加了工具的存放數量,使種類劃分的更加詳細,取用時更加方便。
1.2.4車廂頂部靠近尾端的設計
車廂頂部靠近尾端的設計是搶險車第四個設計特色,在這個部位中設置移動照明燈能夠為搶險車提供各個角度的照明。在進行夜間作業時,不需要在地上另外架設照明燈,提高了救援搶險人員的夜間視力和搶險效率,同時也避免了由于燈光不足對搶險工作帶來的不利影響[1]。
1.2.5側面單開和雙開外擺門的設計
側面單開和雙開外擺門中顯示屏設計是搶險車第五個設計特色,在單、雙開外擺門中設置電子顯示屏能夠為需要救援搶險的人員提供時間、任務以及搶險電話等方面信息,以便發生險情時可以立即通知搶險人員到達現場進行救援。
1.3技術方案
在新型工程救援搶險車中包括車頭(1)、底盤(13)、車廂(2),在車廂(2)中設置了隔間,并且在其內部還設置了發電機組件,在其側面設有側面單開外擺門(12)以及側面雙開外擺門(9)在其下部設置了側工具箱(11),在其上方設有電子顯示屏(5),在車廂尾部設有尾部雙開外擺門(15),再下方設置了后工具箱(14);車廂頂端靠近尾部的位置安裝了移動照明燈(6),車廂的側面合適的位置處設有側標志燈(10),車廂頂部前端邊緣處設有前示廓燈(3),兩側設置了后示廓燈(16)。本次設計中新型工程救援搶險車的主視圖如圖1所示,其右視圖如圖2所示,其俯視圖如圖3所示。
1.4設計優點
本文所設計的新型工程搶險車主要有點包括:能夠自身供電,分類放置各種工具和機械,并且存放工具和機械的數量比現有工程搶險車的大,種類分配得更加詳細,易于拿取。同時,新型搶險車不僅能夠乘坐更多的搶險人員,而且還具備優良的照明系統,更加適宜于夜間作業,不需要另外設置照明設備,簡單方便。此外,具有較大危險性的氣瓶也有了妥當的存放之處,提升車輛的安全性,極大的增強了救援搶險效率。
2.具體的實施方式
工程搶險車中包括底盤、車頭和車廂,在車廂中設計了隔間,將其分為座位間和工具間兩個部分,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進行自由設計。在車廂中還設有發電機組件,其主要被安置在車廂靠近車頭的位置,在其頂部設置發電機排氣口供發電機排氣施工。在車廂的側面設有側面單開外擺門和雙開外擺門,并且在外擺門的下部分設有側面工具箱,側面工具箱和后面工具箱的形狀一致都為矩形,也可以根據實際需要設置成其他的形狀、尺寸以及內部空間大小等。在側面單開外擺門以及雙開外擺門的上方設置了電子顯示屏,能夠供需要救援的人員參考。在車廂的頂部開進尾部的部分設置移動照明燈,在車廂頂端靠前部分設置了前示廓燈,方便救援車夜間作業。車廂頂端設有兩扇天窗,在其側面設置了側標志燈,尾部設有電源輸出門和尾燈,上述內容的安裝工藝和方法可以采用現有技術進行[2]。
車廂空間十分狹小,不能承載更多的搶險人員,并且救援工具也隨意擺放,尤其是氣瓶這種危險性較高的物品,在車輛發生顛婆時發生摩擦,很可能導致爆炸事故的發生,給救援搶險人員安全構成極大威脅。采用新型的搶險車能夠在進行救援搶險工作之前,將所需的救援工具分門別類放置到相應的地方,例如側工具箱、后工具箱以及車廂的隔間之內,將危險系數較高的氣瓶安裝在車廂的固定架子上。當搶險事前工作進行完畢之后,應立即驅車趕往事發現場,一部分人員坐在車頭部分,另一部分人員坐在車廂內。在到達事故現場之后,搶險人員下車投入到救援工作中,啟動發電機組件為救援工具供電,快速進行救援工作。如果遇到夜間作業的情況,則需要點亮搶險車的移動照明燈,即可獲得足夠的光線,本文設計的救援搶險車能夠適用于電力、橋路等工程的搶險工作中。
結束語:綜上所述,目前我國的救援搶險車設計的不夠規范,安全性較差,通常是由其他車輛改造而成,同時,由于目前車輛中沒有較好的照明裝置,會影響救援人員視力,對搶險質量和效率產生不利影響。而在新型救援搶險車設計中能夠有效的規避這些弊端,安裝移動照明燈,為搶險人員夜間作業提供保障,極大的提升了搶險效率。
參考文獻:
[1]雷瓊紅,張奎.工程搶險車移動照明裝置設計[J].專用汽車,2016,09:39-40.
[2]張汝貴.BK5080履帶式山區管道搶險車液壓系統設計[J].新技術新工藝,2013,02:48-50.
作者簡介:尉俊(1984.08—),男,漢族,浙江杭州,專科,工程師,研究方向:機械制造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