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從楊柳青年畫藝術的形成、楊柳青藝術創作的題材和內涵、楊柳青藝術的創作手法三方面入手探討楊柳青的藝術特征,著重討論楊柳青年畫中蘊含的鮮明活潑、喜氣吉祥、富有感人題材、獨特風格的美學思想。
【關鍵詞】:年畫藝術;木版;美學思想
楊柳青年畫是中國天津著名的民間木版年畫,起源于現在天津市西青區楊柳青鎮地區,產生于明崇禎年間,清朝雍正、乾隆至光緒年間為鼎盛期。楊柳青年畫繼承宋代和元代的繪畫傳統并采納明代的木刻版畫等工藝美術形式,結合了木版套印和手工彩繪等方法。在中國版畫史上,楊柳青年畫與蘇州桃花塢年畫并稱為“南桃北柳”。楊柳青年畫題材范圍極廣,包括風俗、歷史故事、戲曲人物、娃娃、美人、花卉、山水及神碼等,尤以反映現實生活,時事風俗、歷史故事等題材為特長。不僅富有藝術欣賞性,而且具有珍貴的史料研究價值。以這些優秀作品為代表的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相結合的優良傳統,形成楊柳青年畫藝術的主流。
一、楊柳青年畫的形成
楊柳青年畫起源于明代, 當時主要是以門神、灶王、天師為內容的單色木版畫。明永樂十三年(1415 年), 南運河開通。楊柳青作為運河重鎮, 經濟日漸繁榮, 南方的宣紙、顏料都運到這里, 使習藝者漸增。明萬歷年間(1573 -1619 年), 出現了套色木刻, 改用白紙, 朱、綠、黃、黑等顏色套印, 年畫藝術初步形成。
清乾隆年間, 年畫世家戴氏第9 代傳人開創“ 戴廉增”畫店, 雇工收徒, 雕版印刷。由于運河交通便捷, 楊柳青年畫也隨之遠播四方, 成為中國木版年畫之首。年畫產銷兩旺, 使楊柳青周邊的村莊都從事年畫加工和手繪生產, 特別是炒米店村, 更是“家家點染, 戶戶丹青” 的畫鄉(一說炒米店為楊柳青年畫發祥地)。
二、楊柳青年畫藝術的內涵和題材
楊柳青年畫有其獨特的藝術特色。豐滿的畫面, 艷麗的色彩, 少用透視多用平面的技法, 和那極富特色的人物塑造, 均可稱得獨樹一幟。而年畫題材方面, 因它從沒有失落過自己作為新年裝飾品而祈福迎祥的屬性, 所以一直保留了原汁原味的民俗傳統, “戲出”“諸神”“仕女”“娃娃”是楊柳青年畫的主要內容。
“諸神”是年畫自起源便有的題材, 也是祈福任務的主要承擔者。從年畫作品存目看, 三清三圣、藥王、老君、仙姑無所不畫。鑒于年畫是在正式的節日里使用, 所以諸神的服飾多以朝服為主, 所以此類形象又叫“朝衣大像”。就拿財神來講, 便是丞相冠、如意翅、蟒袍玉帶五綹長髯, 腳蹬朝靴手托錢, 分外喜慶。
“仕女”是中國畫的傳統題材, 不知從何時起也被楊柳青年畫引入。這種作品追求極強的裝飾效果, 構圖多為對稱式, 均衡平穩, 人物安詳、悠閑。畫師們有口訣云:鼻如膽、瓜子臉、櫻桃小口螞蟻眼, 慢步走、勿乍手, 要笑千萬莫開口。看一看作品, 真的如這口訣一樣, 惟妙惟肖。主要作品很多, 如《仕女游春》、《漁婦》等。
“娃娃”是楊柳青年畫的“當家形象”,是它最著名的題材。娃娃不僅活潑可愛, 且手中多拿有象征祥瑞的物件, 如荷、蓮、福字、鹿、桃、笙、佛手等。最著名的, 就屬那“連年有余”了。
楊柳青年畫的娃娃形象可用8 個字概括:佛容、童身、戲樓、武架。繪畫也有口訣:短胳膊短腿大腦殼, 小鼻子大眼沒有脖, 鼻子眉眼一塊湊, 千萬別把骨頭露。
三、楊柳青年畫的創作手法
楊柳青年畫的制作方法為“半印半畫”,即先用木版雕出畫面線紋,然后用墨印在紙上,套過兩三次單色版后,再以彩筆填繪。其制作既有版味、木味,又有手繪的色彩斑斕與工藝性,因此,民間藝術的韻味濃郁,富于中國氣派。制作程序大致是:創稿、分版、刻版、套印、彩繪、裝裱。前期工序與其他木版年畫大致相同。都是依據畫稿刻版套印;而楊柳青年畫的后期制作,卻是花費較多的工序于手工彩繪,把版畫的刀法版味與繪畫的筆觸色調,巧妙地融為一體,使兩種藝術相得益彰。而且還由于彩繪藝人的表現手法不同,同樣一幅楊柳青年畫坯子(未經彩繪處理的墨線或套版的半成品)。可以分別畫成精描細繪色彩素雅的“細活”,和豪放粗獷的“粗活”,藝術風格迥然不同,各俱獨自的藝術價值。
楊柳青年畫不僅擁有歷史悠久的年畫世家,而且有著很多造詣深厚的畫師。首先,楊柳青年畫擁有歷史悠久的年畫世家。“據《楊柳青鎮志》記載:戴氏先人自明永樂年間,攜畫藝從江南隨漕船北上,至楊柳青經營木版年畫。到民國時期,戴廉増敬記畫店停業,共傳19 代,歷時500 年。”《楊柳青鎮志》還記載:清康熙年間,齊氏自山東遷來楊柳青,以裱畫為業,嘉慶十九年(1815 年),興辦“齊健隆畫店”,與“戴廉増畫店”齊名。另外還有霍氏從東豐臺遷入。這些年畫世家有的前后流傳幾百年,上下傳承十幾代,他們在年畫的創作、生產和銷售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其次,楊柳青年畫還擁有很多專業的畫師,這些畫師有著良好的成長環境。楊柳青離北京很近,遼金時北京就是北方的刻印中心,元明清時期宮廷更是聚集了大批的畫家。優秀的畫家不斷被征召入宮,宮里的畫家由于各種原因也會出宮。在這樣的環境中,楊柳青畫師的技藝和畫風不可避免地受到宮廷畫家的影響。楊柳青畫師多是自小就有繪畫方面的天賦,又得到專業的教育,并受到一些繪畫大師的熏陶,有的甚至還得到他們的直接指點。
四、楊柳青年畫的美學思想
楊柳青年畫在構圖形式上, 把一些不同空間不同時間的東西安排存放在同一個畫面里, 不受自然科學的限制, 表達一種超自然的形式自由。有時為了突出主題人物. 往往只畫人物上半身, 更易表現人物神情。有時鑒于場面擴大, 人物增多, 為了分清縱橫遠近, 深淺層次, 并采用了一套“ 賓主虛實. 聚離分散” 的創作方法。在藝術造型上, 楊柳青年畫借鑒了中國傳統國畫的大量手法, 特別是吸收延續了宋元兩代繪畫的特點, 畫面工整緊湊, 線條細膩, 裝飾性民俗性強, 情景與人物安排巧妙, 畫面均實對稱。人物或坐或立,古樸典雅, 裝飾效果濃郁;紋樣舒展大氣, 儀態穩重端莊, 飽滿大方。以暖色調為主, 色相飽和. 套板平涂, 色彩強烈卻不刺激, 鮮艷醒目而又清新典雅;多采用白底襯托人物, 色彩往往以大塊亮色為主, 以少許對比色點綴、墨線提神, 與潔白的底色相映襯, 明塊簡潔分外好看。線條嫻熟簡約, 流暢而古樸。楊柳青年畫具有鮮明的繪制目的和精神追求年畫的畫面既表現了豐富的畫面形象, 又表達出了藝人的個人情感。
楊柳青年畫產生于民間, 具有超現實主義的意味, 保持了民間藝術固有的特點。楊柳青年畫作為一種民間的造型藝術形式, 它代表了一個地域人們的審美情趣和民俗民風。楊柳青年畫是在歷史的發展中不斷的創造,不斷的創新出來的, 它沒有停留在一個程式中, 同時也對當代的繪畫影響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