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科學技術與互聯網的發展,各種移動端的出現帶給了人民新的生活方式,也帶給了美工設計新的設計優化,其中,微信的出現與發展大大增加了我國互聯網新媒體的用戶數量,微信的使用成為人們新時代生活中的基本交流方式之一,人們對微信界面的美工設計以及交互便利性也更為注重,在這種背景下,微信界面的設計就顯得尤為重要。本文旨在根據微信的界面特征以及用戶交互的大背景,找出用戶在美工設計上的需求,從而提供其美工設計的優化方式及設計策略。
【關鍵詞】:微信界面;美工設計;優化途徑;新媒體
一、微信平臺的概念特征及界面特點
1.微信平臺的發展背景及概念
網絡社交與移動端信息傳播是現代互聯網發展中影響人們日常生活的平臺之一,新媒體傳播的方式漸漸取代傳統媒體的主導地位,而現代界面設計發展趨向也由傳統媒體平臺轉化為移動端為主的美工設計。而微信作為騰訊公司在21世紀中的主要社交信息傳播產品,最早通過手機移動端即時信息功能軟件,在中國掀起了一場互聯網手機移動端革命。據不完全統計,截止至2015年,我國已有超過5.49億人員成為微信平臺的主流用戶,其中主要用戶人群來源于學生,公司白領與其他工作者。
微信無疑在新時代新媒體中成為了手機移動端的主流應用,在紛繁復雜的信息傳播過程中,微信界面的設計優化以及用戶交互體驗也成為當下美工設計中的重點,其嚴重影響到了用戶在使用微信時的心情與體驗,同時也呈現出微信發展的變化與優劣特性。
2.微信界面設計的意義與應用
微信的界面美工設計從類型上來講屬于視覺傳達設計范圍內,其構成與設計特征要求既符合現代審美觀念,具有一定的設計理念與設計特點,又要滿足信息傳達的便利性與簡潔性,良好的承載移動端信息傳播的交互體驗,加強客戶的應用效果。目前,我國的移動端界面美工設計中涌現出了大量的設計美工人才,根據當前的移動微信的發展狀況與設計理念來看,微信的美工設計均偏向于及時性與形式排版的審美性,以便于更好的塑造品牌形象,更好的傳播微信的功能特點,并進行優化。
微信界面設計相比于其他的平面設計而言更富有網絡移動端的特性與交互性質,美工設計師要在遵循基本版式設計原則的同時,考慮到當下微信的特征,不僅局限于平面內容的排版,更體現在圖片,視頻,音頻等方式方法的運用上。
二、微信平臺界面美工設計的原則
1.以用戶為設計中心的理念
在微信平臺中,許多傳統的設計元素如文字,圖片的等視覺元素都被賦予了全新的設計理念與含義,其設計排版的內容及優化都會對于微信界面與使用方式產生很大影響。因此,從設計理念上來看,微信的美工界面從本質上還是注重于新媒體的信息傳遞,為提高用戶在使用微信時的信息閱讀效率,運用圖片與文字的有效排版結合,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是信息傳遞能夠被不同文化背景的用戶所理解。
在以用戶為中心的界面優化時,設計師通常會遵循幾種原則來進行設計:第一,對界面平臺的設計趨向于簡化與順暢為主,確保用戶對界面結構的記憶順暢,不會出現超負荷以及找不到界面結構位置的情況發生。第二,對圖文排版的設計關系進行明確,使用戶在使用微信信息傳遞時能夠第一時間反應出其含義。第三,對設計的一切人為因素差錯抱有寬容態度,加強設計差錯的修改效率。
2.以提高信息效率與圖像轉換為優先
從本質上說,微信平臺的最重要因素在于信息的傳遞與檢索,設計師在進行界面設計的目的也在于用戶的信息內容傳遞檢索的便捷性與速度效率。因此,在對微信界面進行優化時,需依照人機交互的客戶需求與認知進行設計優化,并以其視覺傳達的標準與概念為基礎,通過客戶在視覺上與排版上的信息認知能力,來達到思維上的缺陷補漏。另外,微信新媒體的美工設計需遵照其相應的設計準則,如精確準則,象征準則等,保證圖片及排版顯示按照用戶習慣精準展現,促進可視特征以及微信界面設計的精準度,同時也要保障微信界面的可視化,眾所周知,微信的信息傳遞應用中圖像的信息表達速度要遠遠高于文字,也就意味著微信平臺在進行界面美工優化時需秉持著優先圖像優化的原則,運用圖像的特點將其有機結合,最大程度上對其設計優化進行轉變。
三、微信新媒體界面的美工設計優化策略
1.基于信息可視化的優化策略
在微信界面設計的可視化中,首先美工設計師需通過體驗,操縱,研究,分析等角度理解微信數據的規模以及用戶體驗的心理狀態,根據信息可視化的數據理論來說,信息可視化設計需將認知能力擴大化,同時以用戶的可視化評價為優化標準,在符合認知原理的前提下優化信息圖形及界面,使其使其提高感性思維效果,符合用戶視覺理論。尤其對于專業性公眾號來講,如江蘇疾控的信息排版內容,其信息可視化理論數據都較為抽象,因此在優化過程中可配合有聲信息,增強圖像在微信中的注意度,同時也要注意圖像選取的貼合性與設計性,加強信息可視化中文章的統一性與視覺舒適性。
另一方面,信息可視化的主要優化特征為圖像效應,在應用的使用過程中,圖像往往比文字更具有優化效果并保留其原有語境,無論是在界面的扁平化設計或是視頻,排版等設計中,圖像都占據大部分比例成為畫面的主體。例如在江蘇疾控的信息可視化優化中,則可采取圖像優勢效應加大公眾號的內容引導,對圖像的整體層次進行排版,使用戶對疾病控制及疫苗信息等方面有著更淺顯易懂的認知,突顯文章的整體優勢。
2.以用戶為中心的認知性優化
微信界面中的的圖像,文字等視覺元素不僅僅局限于單純的視覺效應,而是包括信息輔助展現的主要形式,其字體的顏色,大小以及與圖片的排版配合都對整體的設計效果影響極大,需要進行精心處理。在信息傳遞中,由于微信軟件的使用者背景,階級的不同,對視覺元素的表達理解以及閱讀效率與審美也略有不同,因此在微信界面美工設計中,信息感知與視覺優化也是其重要組成部分。在江蘇疾控的公眾號中,則更需要完善文字與圖形的感官效應,由于其專業性與科普性的特征,減少專業性文字的長篇介紹,配合其文字顏色,排版設計突出主次,激發讀者興趣,并使讀者在疾控信息傳遞的同時有著良好理解。
總結:
綜上所述,微信作為現代化新媒體移動應用中的先驅者,可對數據可視化及交互導航等方面進行設計優化,在目前的互聯網大背景下,微信的界面美工設計優化具有重要的意義與價值,也是新媒體應用中的新探索方式。
參考文獻:
[1]馬愛芳,趙建梅,王寶英,劉哲. 我國中文自然科學核心期刊微信公眾平臺開通現狀的調查與分析[J]. 編輯學報,2015,27(05):481-484. [2017-08-03]. DOI:10.16811/j.cnki.1001-4314.2015.05.033
[2]戴小樂,何如丹,賴玟伊,蘇勝楠,陳強. 手機APP交互界面設計初探——“理性設計”與“情感化設計”分析[J]. 藝術科技,2013,26(05):262-263. (2013-06-28)[2017-08-03].
作者簡介:蔣紅紅(1990-),女,籍貫:江蘇連云港,職稱:初級館員,學歷:本科,單位:江蘇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