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寫實繪畫源自西方,具有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傳統。寫實繪畫在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得以壯大,歷經了500年的輝煌,產生了許多藝術大師、巨匠和藝術史上的不朽名作。隨著國門的打開、政府的扶植和提倡,西方藝術流傳到中國。本文就西方寫實油畫與中國繪畫的相互碰撞進行探索。
【關鍵詞】:寫實油畫;精神品格;詩化;民族化
寫實油畫,是在西方特有的文化語境下發展壯大起來的,能反映出西方人的人生哲學和思維方式。寫實油畫傳入中國后,在與中國文化相互碰撞與融合下,中國優秀的藝術家成功開創了具有中國特色的,能充分反映中國人特有的人文情懷和精神品格的寫實油畫的個性語言,賦予了寫實油畫以全新的概念和精神品格。
一、寫實油畫的概念及發展狀況
寫實繪畫在藝術形態上屬于具象藝術,是繪畫的一種表現手法。藝術家通過對外部物象的觀察和描摹,親歷自身的感受和理解而再現外界的物象,這種藝術作品符合觀者的視覺經驗,為觀者提供感官的審美愉悅。寫實油畫是繪畫的一種表現手法。藝術家以油畫的形式通過對外部物象的觀察和描摹,親歷自身的感受和理解而再現外界的物象,這種藝術作品符合觀者的視覺經驗,為觀者提供感官的審美愉悅。
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寫實油畫在我國開始廣泛的傳播,這一時期中國油畫主要受西方古典傳統藝術和中國當代藝術的影響,以徐悲鴻、吳作人為代表的優秀寫實藝術家對寫實油畫在中國的發展傳播起到了重大作用。隨著改革開放,國門的打開,現代藝術思潮涌入中國,多元化意識深入人心,中國的藝術開始與世界接軌。在發展的過程中,寫實油畫在現代藝術思潮的沖擊下,艱難的發展著,但其魅力卻有增無減,羅中立、陳丹青、劉曉東等一大批現實主義為主的油畫家帶來了寫實油畫在中國發展史上的又一個高峰時期。
二、寫實油畫的精神品格
寫實油畫藝術的關鍵在于它的精、氣、神,也即精神品格。從藝術方法論的高度,闡述寫實油畫并不排斥“精神品格”。從藝術技法、藝術方法到繪畫手法,無不體現出寫實油畫的精、氣、神所在。“精神與品格——中國當代寫實油畫研究展”在選擇中國當代寫實油畫的精品力作時,顯然夸大精神與品格的追求。藝術的創作方法是可以看見精神品格的,在詳細的作品中,作品的藝術手法也與精神品格渾然一體。寫實油畫并不排斥“精神品格”,也無法排斥“精神品格”,恰恰相反,優秀的寫實油畫必定離不開令人贊譽的“精神品格”。有了“精神品格”,才有作品的精、氣、神。歐洲古代巨匠確實夸大細致觀察天然,追求“逼真”客觀的藝術效果,但任何畫家的觀察都有取舍,逼真也需提煉,一切成功的作品都要講究“提要、刪繁、更加潤色”等種種技巧,又都會蓋上個人審美理想的烙印。有的學者倡導在作品中貫串一種對民族性,對時代精神,對現實糊口的關注之情,表現出對崇高善良、夸姣人格的推崇,努力表現尊重的人、敬仰的人、親近的人、喜歡的人、有時代感的人,把這些人物營造在一種和諧、靜穆的氛圍中,借助筆下的人物傳達自己的審美理念,這個理念是作為一個現當代藝術家,從古典主義傳統精神中體悟到的最具生命力的境界與靈魂。這種思維境界在作品中,匯聚著一種崇高人格的感染力。
現實主義應該是具有真實外觀和現實精神的內在統一。現實主義繪畫不是刻板地、如實地描繪自然,它需要藝術家有創作理想和情感沖動,在尊重自然、熱愛人類的基礎上,把能充分體現自己審美理念和思想意識的具有代表性的事物安排在一個和諧有序的氛圍內,借以表現一種崇高的境界和理想。
三、當今語境下的寫實油畫
自油畫傳入中國以來,中國優秀的油畫家們在熟練掌握油畫技法的基礎上,結合中國傳統文化精神,創作出具有中國情愫的寫實油畫,給世界油畫藝術增添了光彩。油畫,尤其是寫實油畫,從文化內涵講是現實主義的油畫,從技術來講是寫實主義的油畫,它總有形體結構,我們即使把油畫用中國以筆墨語言為主體的方法來畫油畫,也要保持油畫相對的造型結構。
從藝術意象論的命題,探索寫實油畫的“詩化”。藝術意象論研究藝術的意象轉換,尋覓柔潤,表達象征,融入浪漫,抒發情感,凸顯韻味。寫實油畫的意象化是個值得探討的議題,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表達為寫實油畫的“詩化”。
有的學者認為,中國寫實油畫的民族性與世界性是同一的,民族性的題目即民族化的題目。我們就寫實油畫的民族化來說,就是要將西方油畫的形式、語言精髓與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氣質真正融合起來。由此引發的中國寫實油畫的發展策略是:一端是以西方悠久的油畫傳統為根基,在學習的過程中領會油畫藝術的獨特魅力;另一端以深摯的中國傳統文化為依托,以對中國社會變革宏觀而深刻的熟悉為依據,通過長期的努力,逐步地使油畫具有中國人的個性,具有中國文化的氣質。油畫民族化的過程,不僅僅是從語言上形式上找到與民族賞識相吻合的圖與象之間的關系,更重要的是對民族視覺思維邏輯的理解。
當代許多寫實主義油畫也存在著一些問題。首先,有些藝術家表現手法和技術已日趨完善,但作品中的精神意蘊卻相當匱乏,甚至有些作品的技術性超過了藝術性,作品變得死氣沉沉,沒有活力。這就需要藝術家清楚地認識技與藝的關系,藝術技法歸根結底是為作者所要表現的精神意蘊和思想情感服務的,如果一味的追求技術層面的東西,就會淪為技術的奴隸。再次,中國的具象寫實油畫還存在著圖像化的問題,很多藝術家往往過度依賴照片,而忽略寫生和創作過程中對形象的提煉和概括,極大地削弱作品的“繪畫性”,也由此導致寫實油畫在精神追求上缺失的問題。最后,中國寫實油畫還受到市場的錯誤導性的問題。商業化把油畫推向市場,一些藝術家為了迎合市場,創作了一些低趣味的、媚俗的作品,嚴重降低了作品的趣味和格調。所以藝術家要加強自己的文化修養,將人文精神融入自己的血液,這樣才能創作出具有就有深刻內涵和思想的作品來。
四、結語
寫實油畫幾乎貫穿整個中國油畫史,并占據主導地位。雖然當下視覺藝術風格多樣,加上藝術飛速發展,繪畫藝術存在著被“邊緣化”的危險,但是我們始終堅信寫實油畫在中國仍然存在著強大的生命力。只要藝術家們將焦點放在藝術作品精神內涵的追求方面,不斷加強自己的民族文化修養、吸收傳統藝術精華,把握時代精神,中國寫實油畫的現實問題一定可以改變,并在各種壓力的挑戰和撞擊下茁壯成長,更加顯示出其內在的韌性和魅力。
中國寫實油畫的傳承性與時代性也是一致的。在這方面實踐探索者有之,理論研究者有之,更多的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求索。中國寫實油畫要在世界文化大的視野之下立足于本民族的文化土壤推進,關注社會現實,反映中國人民民族的審美趣味,在世界藝壇上占據獨特的地位。中國的寫實油畫藝術經過百年的發展,在中國被越來越多的人所喜聞樂見,經過這些年的對外文化交流,中國的油畫已經得到和進一步得到世界藝術界的認同,中國油畫將會屹立于世界藝術之林。
作者簡介:金鑫鑫(1992—),女,聊城大學美術學院2016級研究生,專業為美術,研究方向為油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