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孫印昌是一位誠懇的農民畫家,又是一位寫實油畫的忠誠者,他腳踏實地,誠誠懇懇,把繪畫藝術列位終身執著的目標,他用自己的繪畫語言表現中國當下高雅的藝術形式,把具有中國歷史感的繪畫題材作為創作符號,孫印昌用自己的藝術語言,傳達他對生活的感悟和情感體驗。一個對世界充滿情感的畫家,總喜歡懷著一顆感恩的心把生活描繪出來,現當代我國油畫的表現形式越來越多樣化,油畫家在借鑒西方繪畫方式和思想的基礎上,不斷創新中國民族化的油畫語言,經濟的發展、思想的解放、個性的施展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下,我國現當代的油畫圖像形式層出不窮。本論文以賞析孫印昌的油畫為基點,在此基礎上思考我國本民族的油畫如何更有中國意味。
【關鍵詞】:寫實油畫;孫印昌;藝術語言;藝術形式
一、孫印昌簡介以及繪畫特點
(一)孫印昌簡介
孫印昌又是一位誠懇的農民畫家。孫印昌出生在山東省茌平縣的一個村莊里,現有兩個子女,都在念書,家屬常年干農活身體一直不好,家中有幾畝薄田,維持一家人的生活開支。即使家中經濟條件有困難,村里周圍人不斷有閑言碎語,但孫印昌始終堅持畫油畫,搞創作,從沒有向生活中的艱苦低過頭。反而一直真實體驗著農村生活的他,更明白生活的意義,生命的意義。孫老師說他不怕生活過的艱難,他反而更加感謝這樣真實生活。孫印昌通過油畫藝術表現他對生活的情感和人生的理想。陪伴他度過每一天的生活用品、農具、玉米等都包含有他深深地眷戀和感恩之情。40年的生活體驗深深烙在孫印昌的心里,不僅是增長了生活經驗,而是一磚一瓦,一草一木,無不積累著他對生活中實實在在物體的審美情感。
生活是每個畫家心靈觸動的源泉,也是畫家尋覓自我、表達自我的根源。孫印昌就是一位把生活作為創作題材的當代中國寫實現實主義畫家。第一次拜訪孫印昌老師時,他望著自己的畫,臉上由里向外透露著幸福感對我們說:“我對玉米有濃厚的感情,它是我的飽腹之糧,也是我的精神之糧。我喜歡每年秋天豐收時家中院子里堆著的金燦燦的玉米,心里的那種喜悅是不能形容的。”是的,孫印昌的作品都是以畫農村生活題材為主。孫印昌的油畫,物體塑造和色彩刻畫都十分細膩,畫中透露出他本人的耐力和毅力,還有為藝術而獻身的精神。使欣賞者心中的雜念和疲勞仿佛也全部消失了,孫印昌對生活敏銳的感受、豐富的情感、生動的想象力、卓越的創造能力和鮮明的創作個性都體現在作品中。孫印昌給人的印象和欣賞他的作品時的感覺一樣,心思細膩,待人親切,熱愛觀察生活細節,作品題材來源于孫印昌自己的真實生活,更來源于他自己腦海中的潛意識。安靜沉穩的性格,也促進了孫印昌始終堅持寫實現實主義繪畫風格。
(二)孫印昌油畫繪畫特點
孫印昌的油畫堅持寫實風格,畫面透著樸實、沉穩、勤奮的氣息,跟他本人的性格很像。在技法上孫印昌采用直接畫法,他不像傳統的西方學院派寫實油畫那樣保守,孫印昌在畫布上直接用畫筆定稿,選擇水墨性筆仔細鉤形,然后調色直接上色。孫印昌大膽改革了西方古典油畫繁瑣的繪畫步驟,直接用畫筆表現第一瞬間視覺感受,既是寫實技法,又帶有純粹的繪畫性。孫印昌的油畫作品具有扎實的造型,和諧的色彩,靜謐的空間氛圍,線條十分流暢、果斷,粗細、虛實、透視十分清晰,色彩雅、靜、亮,造型準確。孫印昌的繪畫技法十分嫻熟,畫面效果十分純粹,他出身農民,用農村題材和踏實的寫實技法講述自己的生存狀態,表達自我意識,始終以自我為中心出發點畫當代藝術,描繪自我感情、自我解釋,感染著周圍的人
二、孫印昌油畫對我國現當代油畫發展的影響及反思
孫印昌的油畫題材雖然是鄉村生活中最普遍易見的物品,但實則傳達的卻是當下的、精英的、高雅的藝術氣息,孫印昌把中國最底層、最有民族共鳴感的物品用最雅致的方式呈現在大眾的眼前,用作品訴說著他的人生和熱情。孫印昌勤奮向上、踏實樸素的農民身份,和他精英般高雅的藝術結合在一起,試問誰不會為這驚人的藝術感動和反思!尤其是在現當代繁榮、復雜的社會環境中,面對貪欲的物質世界,多少人生活在高校,接受著高等教育,過著優越的生活條件,靈魂卻在發生怪誕、消極、丑陋的轉變,畫著低俗的、庸媚的、稚嫩的畫面,這兩種鮮明而強烈的對比刺激著人們敏感的神經,孫印昌的油畫及藝術精神在這形形色色的藝術世界中怎能不掀起令人反思的波浪!
從大眾文化的視角談起,大眾文化是面向大眾、服務大眾、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喜聞樂見的文化。藝術是大眾文化的一個重要門類,繪畫藝術又是藝術中無聲的表現藝術,油畫作為繪畫藝術中的一種,更應表現被人們所接受的具有審美風尚的高雅藝術。藝術影響著國民素質的發展,社會力量的導向,大眾所接受的、高雅的藝術才能引領藝術的發展,所以大眾文化絕不能低俗。開辟藝術研究的文化途徑這方面,西方的一些學者早就對自身文化社會提出質疑,尤其是在西方后現代主義理論家眼里,他們認為:“過去30年里,資本主義的雙重矛盾已經幫助豎立起流行時尚的庸俗統治:文化大眾的人數倍增,中產階級的享樂主義盛行,民眾對色情的追求十分普遍,已使文化日趨粗鄙無聊。”文化已經完全大眾化了,高雅文化與通俗文化、純文學與通俗文學的距離正在消失。如今在我國大的社會文化視野下,大眾文化絕不能庸俗,必須讓文化具有藝術性!大眾文化不是人們哈哈大笑而過,而是凈化、感染、陶冶觀賞者的心靈,它的主旨是鼓勵人們積極向上、帶動社會和諧前進的,所以大眾文化需要藝術。
我國現當代油畫發展的形式越來越多樣化,當今社會中西文化交流可謂無障礙,我國油畫家在學習借鑒西方繪畫方式和思想上,不斷突破中國油畫新的繪畫語言。我國現代美學思想也倡導:中國美學思想創新應學習借鑒西方美學思想,取其精華,去其糙駁,開拓和豐富中國美學思想。中國油畫發展也是遵循中國現代美學思想,學習借鑒西方繪畫,創新出屬于中國自己的油畫語言形式。但是,在這樣的社會形勢下,有些畫家卻陷入歪曲,把不雅的、丑陋的,甚至是骯臟的東西認為是美的,帶給觀賞者緊迫壓抑的感覺,把社會的美和丑顛倒。這些油畫家生活在高雅的城市中,卻表現著令人難以接受的丑陋,敢問繪畫的情感何在?繪畫的藝術本質何在?藝術研究的對象就是藝術的現實性,關于“現實性”并不能單純化或絕對化它的概念,關鍵是要在頭緒紛繁、部類夥頤的藝術現象世界存在中尋求總體的把握。在這方面,黑格爾關于哲學概念的論述可以給我們有益的啟示:“……現代哲學思想的內容,同時曾取材于人類對于外界和內心,對于當前的外界自然和當前的心靈和心情的自己的直觀和知覺。”這里就涉及一個無限重要的規定,就是存在和意識、物質與精神、外界與內心的相互關聯、合和與滲透,這就要求我們可以辯證的看待藝術與生活現實,從哲學的角度出發,告訴我們繪畫不要藝術與情感的滲透。面對中國油畫的發展,孫印昌的油畫是否又是適時地點撥了油畫藝術的真正意義。
三、結語
一個在藝術海洋里遨游、堅持不懈的人,一個堅持自我、持之以恒的人是值得人們敬佩的藝術家!正如孫印昌說:“我要為我的人生而藝術!”在夢想的世界里沒有身份的高低,只有體驗夢想的快樂!生活中使用的一碗一瓢都畫入畫中,孫印昌總是在尋找特殊的藝術語言給無生命的東西賦予生命的氣息,把自己心中熾熱的情感永恒的定格在油畫中,把人生藝術化是孫印昌一生執著的追求。
欣賞和肯定孫印昌寫實現實主義油畫作品的價值,并非是倡導中國油畫在未來的發展中朝著寫實現實主義發展,而是更加期望中國油畫在未來的發展中能夠找到真正有價值的民族藝術,更符合中國現當代的社會文化視野,找到屬于中國民族油畫藝術真正的的民族感和榮譽感。相信在中國全民族人民的審美關切中,我國油畫將朝著光明璀璨的頂峰前進!
作者簡介:楊國麗(1993.02—),女,聊城大學美術學院2016級研究生,專業為美術學,研究方向為西方繪畫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