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高校教學過程中,為了對目前高校的教學內容不斷進行豐富以及保護民間傳統文化浪潮下,可以在高校舞蹈教學過程中融入地方文化,基于此,本文分析了相關原則以及融入措施。
【關鍵詞】:高校舞蹈;地方文化;措施
引言
舞蹈是民族文化的一種表現形式,舞蹈文化能夠為人的情感、行為和態度等提供充足的養分,促進人們更好的發展。
1、地方文化資源開發應該遵循的原則
反應當地人民智慧和勞動的成果是地方文化最大的特點。因此,高校舞蹈教師應該以讓學生了解本土民俗和本地民族文化為目的,在舞蹈教學活動中對地方文化進行開發。在對地方文化進行開發時,應該注意遵循以下原則:
1.1、適應性原則
適應性原則是指,舞蹈教師在多種教學素材中,選出體現民族性和時代性且適于學生學習的素材來開展教學活動。鑒于舞蹈課與其他專業課內容不同,其是一門藝術課程,因此舞蹈教師應該將注意力集中在“會不會”上,即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應該注意明確民族風格,將舞蹈動作簡易化,把音樂風格與時代接軌,突出民族特色,從而讓學生了解地方民族舞蹈最精華的部分。另外,舞蹈教師在進行舞蹈教學的過程中,必須抓住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1.2、開放性原則
舞蹈教師給予學生盡可能大的權利與空間,根據學生的興趣進行舞蹈教學內容的選擇,打破傳統教學內容的束縛。但是,內容的自由選擇并不是代表想開展什么教學活動,就開展什么教學活動,舞蹈教師應該在教學中找到側重點,將地方文化資源與民族舞蹈教學相結合,有選擇、有針對地開展教學活動。
1.3、地域性原則
舞蹈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應該將課程與地方文化聯系起來,盡量為學生展現地方民族特色,為學生挖掘地方民族舞蹈動作資源中最精華的部分,使學生不用猜忌舞蹈動作的歸屬與音樂的特色。而舞蹈教師通過選擇具有地方自然特色和人文特色的內容,可以凸顯舞蹈的學習重點,讓學生掌握舞蹈精華。
2、高校舞蹈教育中地方文化資源的應用現狀
當前教育最直接的目的在于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而其最終目標是培養具有良好生活態度,良好生活素質,良好人文科學精神的人才。近年來,國家對教育長期改革和對基礎教育課程的長期深入,我們的本科教育已經進入一個新的階段,著重提高教育質量已是當前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務。而地方文化對于每一個大學生來說都有其特殊的意義,都有熏陶的特殊作用,教育工作者更應該立足于地方文化的特質,立足于自己的文化特色,走出一條具有學校特色教育的路。而如何利用地方文化特色資源,并將其滲透到當前的高等教育中是我們應該值得深思的問題。然而,當前高校舞蹈教育中大部分都還沒有結合當地的文化資源,當地的一些具有特色的民族舞蹈都還沒有滲入到舞蹈教學中去,甚至沒有一些必要的地方性舞蹈課程,究其原因主要是大部分的學生都還只是接觸現代舞蹈,沒有對地方舞蹈有更深入的認識。在舞蹈教學中,舞蹈一直都是作為一門副課來教,學校和學生都沒有對舞蹈教育重視,更不要說還在舞蹈教育中引用地方文化資源。同時,高校舞蹈教育中地方文化資源應用不足的還有一個表現就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采用現代教學手段,教學內容也是迎合當前社會整體環境因素,全部都是現代舞蹈,學生漸漸丟失或者迷失地方文化的內涵理解,這種情況完全不利于地方文化資源的傳承和發展,同時也不利于學生全面素質教育的培養,在教學過程中應當盡可能的多開發一些適合學生全面發展的因素,并融合到教育教學過程中來,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體會到地方文化資源的豐富以及其重要的現代意義,培養學生對地方文化資源以及舞蹈的興趣,加強對地方文化及舞蹈的重視度。
3、高校舞蹈教學中地方文化的融入
3.1、教師提高對地方文化的重視程度
高校舞蹈教學過程當中,舞蹈教師應當充分的掙脫傳統教育教學的束縛,有效的豐富教學內容,通過對地方舞蹈文化的引用,以此豐富高校舞蹈教學的課堂容納量。教師通過提高對地方舞蹈文化的重視程度,加強對學生有關地方舞蹈文化的普及。
3.2、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
在針對學生進行地方舞蹈教育教學過程當中,教師需要充分的調動學生對地方舞蹈學習過程當中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因此高校舞蹈教學過程當中,教師應當充分的給予學生一定的發展空間,讓學生能夠自由發揮,通過學生自由發揮進行自主性學習,讓學生能夠在舞蹈訓練學習過程當中將思維訓練與肢體訓練有效的結合在一起,有效的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促進學生實踐能力的發展。
3.3、在舞蹈教材中引入地方文化資源
首先,舞蹈教師應該注重民族舞蹈教材文化內涵的建設,通過舞蹈形式記錄和傳遞地方民族的智慧,進一步全面透徹地對少數民族舞蹈進行研究,并將科研成果融入教材建設中,讓教材建設建立在科研成果的基礎上,賦予教材內容研究深度,使教材建設擁有豐富的理論支撐;其次,舞蹈教師還要加強少數民族舞蹈文化的配套教材建設,利用輔助性教材,將有關少數民族舞蹈文化的知識,全面地展現給學生,讓學生更透徹的了解地方民族文化;最后,舞蹈教師要注意將地方舞蹈文化的具體內容引入舞蹈教材中,通過編排可操作性較強的舞蹈題材,達到利用地方舞蹈文化熏陶學生,提高學生文化涵養的目的。
3.4、注重民間舞蹈動作的融入
在高校教學過程中通過對民間舞蹈進行課堂學習后,啟發學生將民間舞蹈技巧應用在舞蹈的創作上,將自己所學的舞蹈知識進行整合,實施不斷的創新,從而創作出更多具有特色的舞蹈作品。要求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必須學以致用,不對民間舞蹈實施課堂延伸,同時使學習和實踐能夠相互發展,繼承和發展民間舞蹈形式。
4、結語
在高校發展過程當中,教師有效的將地方文化與高校舞蹈教學練習在一起,因此增強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對舞蹈教學資源的開發程度。依據高校舞蹈教學的教學大綱,結合地方舞蹈的發展情況,合理、開發、多樣的進行有機的融合,以此豐富高校舞蹈教學課堂,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傳承與發揚我國傳統文化的活動當中,以此促進我國地方文化的發展與傳承,加快我國高校教育全面發展的進程。
參考文獻:
[1]向鈺.關于在高校舞蹈教育中滲透地方文化的思考——以湖南人文科技學院為例[J].教育教學論壇,2015,05:207-208.
[2]王麗霞,顧小英.地方院校舞蹈專業實踐教學探索——以忻州師范學院舞蹈系為例[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5,04:16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