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國第45任總統特朗普之所以競選成功,是有著政治、經濟和文化與社會原因的。特朗普上任以后,正在從內政和外交等各個方面履行其競選時的諾言。
【關鍵詞】:美國總統;特朗普;獲勝原因;外交趨勢
一、特朗普獲勝原因
2017年1月20日,唐納德·特朗普在美國首都華盛頓宣誓就職,成為美國第45任總統。共和黨候選人特朗普之所以能夠打敗民主黨候選人希拉里,是有著以下幾點原因的:
1.政治原因
在政治方面,美國的第44任總統奧巴馬,是美國有史以來第一位黑人總統。開創了美國政治的先河。但是在種族歧視、就業等許多問題上,奧巴馬并沒有給美國帶來太大改變,在他執政的第二任期內,由于人們對奧巴馬政府的失望,他留住了總統職位,卻失去了民主黨的國會控制權。由于共和黨把持了國會,所以使得他第二任期內執政更加艱難。民主黨候選人希拉里是一位女性。若她能當選總統,將會是美國歷史上首位女總統。但是,希拉里的執政理念與奧巴馬并無太多不同,這不符合很多民眾求新求變的心理。奧巴馬在第二任期內的作為減少,使得人們對民主黨喪失信心,因此更多的人轉而把票投給了共和黨。與此同時。希拉里的郵政門事件和政治家的出身使得民眾對其存在不信任感。八年前,奧巴馬的競選口號是“改變”,但是八年之后相當一部分美國人民對政治現實更加不滿,對傳統政客更加反感。因此競選結果并不如很多政治家預測的那樣,希拉里會完敗特朗普。“沉默的大多數”們選擇把選票投給了似乎能改變這一切的特朗普。
2.經濟原因
奧巴馬上臺之初,人們對他的經濟改革抱有很大的希望。然而在他在任的幾年間,并沒有使美國經濟得到較快發展。美國的失業率反而有所上升。美國人口普查局2015年公布的數據顯示,4700萬美國人生活水平在貧困線以下。2003年美國有1/8的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1],截止到奧巴馬執政后期,該數字增為1/5。在奧巴馬就任總統期間,GDP年均增長率僅為1.6個百分點,這是自經濟大蕭條以來的最低水平。奧巴馬也是自胡佛之后,第一位沒有在一個自然年內,讓美國GDP增長超過3個百分點的總統。美國目前經濟發展更多依賴于推行積極的貨幣政策——如推行零利率、美聯儲印發上萬億美元等。而特朗普政府將會讓美國從之前對貨幣政策的依賴轉變為對財政政策的依賴,這種政策能夠使得從上到富豪下到百姓都感受到這種增長。
3.文化和社會原因
在文化和社會方面,種族問題和移民問題是影響這次美國大選的重要因素。奧巴馬政府推行開放的移民政策,強調宗教間和種族間相互容忍,支持國內外的穆斯林相互合作,并力圖保護數百萬無證移民免遭驅逐,以及利用司法部打擊殘暴對待黑人社區的警察部門等。但是移民的大量涌入會對社會治安產生不良影響。因此特朗普上臺后,實施了強硬的移民政策。包括對非法移民“零容忍”,推行“穆斯林禁令”、嚴格打擊非法移民和在邊界修筑“隔離墻”等措施。這些措施與奧巴馬力圖消除種族隔閡和宗教壁壘的政策完全背道而馳。但是這些政策對于維護美國白人、美國原住民的利益是有益的。因此得到了許多人的支持。而奧巴馬對于少數族群權益的重視也在一定程度上引發了一些非少數族群人們的反感。
二、特朗普政府內政走向預測
首先,在國防安全上,特朗普毫無疑問將會努力建立更強大的軍隊,以抵御美國及其盟友面臨的威脅。并且會保證美國戰略核武器不斷更新,持續作為有效的威懾。在行政上,由于共和黨已經控制了美國的參議院,所以特朗普及其共和黨將廢除奧巴馬時期的大法官,重新任命最高法院的大法官提名。在經濟上,由于特朗普的商人出身,因此,特朗普上臺后會在投資、稅收和就業等領域采取一系列的積極政策,來重振美國經濟。這些計劃包括對一系列重要領域放松管制、實施可以削減個人所得稅和企業稅的稅收改革,并計劃用1萬億美元改善橋梁、道路等基礎設施等。[2]在社會生活方面,特朗普將廢除奧巴馬簽署的醫療改革法案。這也引發了廣大的爭議。
三、特朗普外交走向預測
1、全球政策
特朗普總統上任以來,在經濟上采取貿易保護主義,在外交政策上也愈發趨向于孤立與保守。特朗普總統在上任伊始,就宣布退出奧巴馬倡導的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TPP)。這意味著奧巴馬政府“亞太再平衡”政策走向終結。2017年6月,特朗普宣布美國退出奧巴馬時期關于全球治理氣候變化的重大成果——《巴黎協定》。這兩個事件表明,特朗普堅持了其在競選時取消醫改法案和退出《巴黎協定》的承諾。但是這也使美國在全球治理以及與西方國家的關系上產生了不良影響。特朗普政府上任以來,對于朝核問題給予了強大關注并對朝鮮核試射保持強硬態度。
2.美俄關系
在美俄關系上,特朗普上任以來,美俄關系有所松動。特朗普競選時期的兩個主要目標:一是打擊極端伊斯蘭主義,二是想對中國實施貿易制裁,都離不開與俄羅斯的合作。但是,美國的對俄政策既受制于國內和共和黨內部的反俄力量,也受制于其所在的國際同盟體系的影響。加上美俄之間存在著長期結構性矛盾,美俄關系可能很難出現重大的、根本性的突破。[3]只是可能在個別領域實現關系進展。近期,美國國會制定出了史上最強對俄法案,如若該法案一經簽署,美俄關系轉暖希望破滅。
3.美中關系
由于中美兩國是世界上兩個最大的經濟體,中美關系的變化會對世界經濟和國際局勢帶來重大影響。在經濟上,商人出身的特朗普可能會通過一些經濟和金融手段對中國的經濟發展施加影響,在貿易上制裁中國。
2016年12月2日,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同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通了電話。特朗普這樣的舉動,引起了國際媒體的嘩然和中國政府的嚴正抗議。而這次違背了一個中國原則的“試探性的通話”,也表明特朗普政府在上任伊始力圖在臺灣問題上試探中國的底線。
在朝核問題上,特朗普希望中國停止向朝鮮輸送核設施,并幫助美國遏制朝鮮。但是,美國近年來在韓國部署薩德反導系統的行為,嚴重影響了中美、中韓關系。薩德反導系統如若成功部署,將從軍事上起到制約中國的作用。
總而言之,特朗普政府上臺之后,會拋棄奧巴馬政府簽訂的一些國際條約。在全球范圍內,重新建立起新的政策體系。但是其會從實用主義出發,確保美國人民的利益不受影響。在對華政策上,會運用貿易手段對中國實施制裁措施,運用經濟手段阻撓中國經濟的發展。在臺灣問題上,特朗普會進一步試探中國的底線。在南海問題和朝核問題上,美國將會采取更加強硬的措施。盡管中國對美的態度一直是力求和平合作共贏發展,但是美國卻一直把中國的崛起當做是對其世界地位的威脅,因此中美關系在未來依然會充滿諸多變數。“時而合作,時而爭斗”是奧巴馬上任以來中美關系的概括,而隨著特朗普的上臺,雖然拋棄了諸多奧巴馬時期的政策措施,但是中美關系的這個大趨勢將不變。
參考文獻:
[1]趙匯. 經濟全球化與兩極分化[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04,11:68-72.
[2]川普欲使GDP翻翻,致中國于何地?. 搜狐網.http://www.sohu.com/a/123926978_449410
[3]美俄關系改善是大概率事件,但難有根本性改變. 網易新聞.http://news.163.com/17/0111/06/CAFRMM5R00018AO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