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舞蹈編導單雙三群,是舞蹈編導專業的核心課程。如何提高教學質量,是長期困惑舞蹈編導教師問題。本文從舞蹈編導單雙三群課堂教學的應然性和實然性入手,分析了問題存在的原因,揭示了舞蹈單雙三群的性質,從不同層面探索了國學滲透舞蹈編導單雙三群課堂教學的可行性。
【關鍵詞】:國學;舞蹈編導教學;可行性
舞蹈編導單雙三群,是舞蹈編導專業的核心課程,這樣的定位基于兩點,一是無論是何種舞蹈基訓課,還是舞蹈理論課,都是這一課程的基礎。二是從培養目標來看,這門課程決定著學生的專業水平。因而,追求舞蹈編導單雙三群課堂教學效益的最大化,是所有舞蹈編導教師永恒的課題。然而,課堂教學實踐卻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綜合體,選擇教學行為的主要依據是教學目標、內容、學生的基礎程度、時間和教師自身素養等因素。教育理論研究認為,教學是一個教與學的雙邊活動。教學行為既包括直接顯示結果的行為,如教學組織、語言、板書、示范、操作、表情、姿勢等。也有意識性、穩定性和自主性等隱性行為,如情感、意志、道德、價值觀、潛在能力和個性等多種因素,形成一種主導性態勢,這種內在的行為在教學實踐活動中,起著強迫、調整和修正作用,是提高教學效益不可或缺的力量。如何在舞蹈編導課堂教學中,滲透“國學”,以調動學生的內在行為,提高教學質量,是我們這項課題研究的主要問題。
一、舞蹈編導單雙三群課堂教學的應然性
應然性和實然性是事物發展理想和現實的狀況。顧名思義,應然是指在一定條件下事物應該實現的目標,或說取決于事物自身內在的性質和變化規律,在發展中理應達到的狀態。但客觀上事物往往又在發展的過程中,受到相關因素影響,導致與預計的目標與效果有所差距。而事物形成的實際狀況,人們稱之為實然。也正是由于事物應然性的理想存在,才使得人們對事物的實然狀態的改變成為必要與可能。依此,搞清楚舞蹈編導單雙三群課堂教學應然與實然狀況,是改進和提高教學效果的必然要求。
依據國家教育部舞蹈編導專業的培養目標和孫天路編著《中國舞蹈編導教程》的一書,舞蹈編導單雙三群的課堂教學目標可從知識、技法、運用三個層次分別陳述如下。
(一)單人舞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通過教學使學生充分認識獨舞概念與特征。
技法目標:使學生掌握元素編舞法、造型貫徹法、動勢、動律連接等。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能夠依據某一個主題,運用單人舞編舞技法,編創出有結構層次的抒發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揭示人物的內心世界的作品。
(二)雙人舞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通過教學使學生充分認識雙人舞概念與特征。
技法目標:使學生掌握撞擊法、雙人動作軌跡透視、雙人纏繞與脫離、流動線條等。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能夠依據某一個主題,運用雙人舞編舞技法,編創出有結構層次的抒發人物的思想感情和展示人物關系作品。
(三)三人舞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通過教學使學生充分認識三人舞概念與特征。
技法目標:通過訓練使學生掌握三人造型接觸、三人即興,三人磨合、三人分離、單雙并存等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能夠依據某一個主題,運用三人舞編舞技法,編創出有結構層次的表現單一情緒和表現一定情節,以及表現人物之間的戲劇矛盾沖突等三種不同的類別的作品。
(四)群舞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通過教學使學生充分認識群舞的概念與特征。
技法目標:通過訓練使學生掌握編創中的線條獨立、幾何圖、單線復合與單線拆解法、點線面的單一與復合等。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能夠運用群舞的編舞技法表現某種概括的情緒或塑造群體的形象。通過舞蹈隊形、畫面的更迭、變化和不同速度、不同力度、不同幅度的舞蹈動作、姿態、造型的發展,能夠創造出來深邃的詩的意境,具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的作品。
總之,學生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不僅應具有適應舞蹈編創需要的正確身姿、完整、流暢、優美地表演風格,而且 更具有依據一定主題,進行結構和編排舞蹈作品的能力。
二、舞蹈單、雙、三、群課堂教學的實然性及原因
通過我們對三所實驗對比學校的調查,就傳統的舞蹈單雙三群課堂教學情況概括如下:
(一)教學目標單一。在對幾所大學舞蹈編導專業教師訪談時發現,接受調查的10位教師,90%認為舞蹈教師只管舞蹈技術,德育是輔導員的事。
(二)教學理念落后。在觀看10位舞蹈教師單雙三群課堂教學后,普遍存在的問題是“以教師為中心,以教材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不重視對學生思維與藝術感悟力的訓練。學生明顯對舞蹈的文化背景、歷史知識缺乏。
(三)教學方法機械。在對一所綜合大學、一所師范院校和一所民辦大學的舞蹈課堂教學的觀察后,發現所有教師采用的教學方法高度一致,注入式是舞蹈教學方法的主流,徒手示范教學,舞蹈教師上課全憑“一張嘴、一雙手”。整個課堂教學過程缺乏靈活和趣味性,而且大部分教師的語言表述存在著隨意性,表現出不規范、不精練、不生動等問題,感到學生個性發展受到壓抑,難以激發學生的強烈興趣。教學過程中更談不上思想道德教育、創新意識教育、藝術靈感的激發等。
(四)教材體系落后。高校現選用的單雙三群的舞蹈編導教材,總體而言重視技能的訓練,缺或情感性和價值觀層面的滲透。
從上我們得知,舞蹈編導單雙三群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歸結起來,主要有如下兩點:
一是缺乏舞蹈教育理論的指導。舞蹈教學中所出現的問題,無論是不能以學生為中心,發揮學生主體性不夠,導致被動接受,逐步消磨了學習舞蹈的熱情與靈感的問題,還是注入式教學方法占主導地位的問題。無論是以教師為中心的現象,還是教材落后,滿足不了教學需要的問題。其根本原因是研究舞蹈教學的理論成果不僅數量少,而且,大多是人云也云。人常說缺乏理論指導的實踐是盲目的實踐,缺乏實踐的理論是束之高閣的理論。
二是舞蹈文化傳承習慣導致舞蹈教師普遍缺乏改革意識。言傳身教、口耳相傳、以身示范和觀察模仿,是舞蹈教學慣用的教學方法。一代一代舞蹈藝人以師傅度徒弟的方式,師傅言傳身教、口耳相傳、以身示范,徒弟觀察模仿,習得動作要領,不斷煉習。久而久之,舞蹈者的傳承思想就定型化,思維意識的這種固化,必然使舞蹈教師在教學的改革上缺乏主動性和積極性,甚至是反對的。這種現象長此以往,嚴重地阻止了舞蹈事業發展的步伐。
上述問題的存在,既有客觀原因,又有主觀方面的問題,既有舞蹈文化歷史傳承過程中存在問題,又有教師個體研究不夠的問題。可見,改革舞蹈編導單雙三群課堂教學內容和方式方法問題,已是十分必要的事了。
三、舞蹈單雙三群課堂滲透“國學”可行性
在這里我們首先要回答的問題是何為可行性,在此基礎上,方可探索“國學”滲透舞蹈單雙三群課堂教學可行性。
可行性,從管理學上來說,是指某方案的具體實施成功的概率。可行性如何就是指某件事的成功率是多大,也就是說人們的某種想法或主張,在實踐中不會有阻力,行得通,有成功的條件和基礎。那么,“國學”滲透舞蹈單雙三群課堂教學的基礎和條件是否存在,這些基礎和條件又是什么,這是我們有必要弄清楚的問題。而要弄清這一點,需要從舞蹈單雙三群的表現形式等方面來分析與國學內涵的關系。
(一)舞蹈單雙三群的表情性決定其與國學融合的可能性
我們知道舞蹈單、雙、三、群的表現形式,是人類從遠古以來就傳承至今的幾種舞蹈符號形式,這幾種符號之所以能流傳至今,其根原則由人類情感的表達類型和性質所決定。人雖然是群居動物,但人又是由單個的人組成。每一個人都具備有獨立行動的物質與精神系統,辯證統一地來面對客觀環境。而在面對客觀環境時,有時需要獨審或獨處,有時需要兩個人交流,當兩個人面對矛盾無法解決時,就需要第三者力量協調,也有時需要動員群體的力量來解決。而這樣解決矛盾的方式,實際上就是調節情感的方式。可見,舞蹈單、雙、三、群這幾種表情形式,是人的生命需要,也是不同于其他藝術的根本所在。也正因為其具有這樣的價值和功能,才會歷史地傳承下來,才會成為古今中外學校藝術教育的內容。
(二)國學內涵的價值和舞蹈弘揚的精神具有相通性
關于國學,雖說法不一,但一般認為,國學是一個歷史性與價值性的概念,一切已過的或正在發生的中華文化都應納入國學的視野,是具有正能量價值的文化精髓。
正由于國學是正能量價值的文化精髓,才凸顯出獨特的功能: 一是可喚起文化自覺與自信,實現民族文化認同與增強凝聚力;二是可提高國人的道德水準的文化素養,增強愛國與責任意識;三是可成為指導人們實踐活動的文化觀念。一言以概之,是國人正確處理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之間關系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而舞蹈以其形象的藝術手段,所弘揚的精神理應與國學內涵的價值觀一致。
(三)舞蹈的時代性與舞蹈課堂教學使命存在一致性
舞蹈藝術和其它藝術一樣,存在的價值是具有時代性的。習近平指出:“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精神。文藝是鑄造靈魂的工程,文藝工作者是靈魂的工程師。好的文藝作品就應該像藍天上的陽光、春季里的清風一樣,能夠啟迪思想、溫潤心靈、陶冶人生,能夠掃除頹廢萎靡之風。”這一思想,不僅是廣大文藝工作者編創作品的指導思想,也是我們舞蹈課堂教學中,必須遵循的原則。因而,在課堂上,面對未來一代的藝術人才,選擇優秀的既適應舞蹈課堂教學要求,又有利于啟迪思想、溫潤心靈、陶冶人生的國學為內容,是十分科學的和可行的。
(四)舞蹈的綜合性決定了舞蹈課堂教學滲透國學的合理性
舞蹈融匯了文學、音樂、美術和戲劇等藝術成分,使舞蹈具有很強的綜合性藝術特征。
一是舞蹈無論作品的結構、情節、人物塑造,情景設置,以及虛實、夸張、對比等等藝術手法的運用,都需要從文學作品中汲取思想與方法。
二是舞蹈借助音樂的旋律、節奏來表達情感程度。
三是舞蹈是動的畫、活的雕塑。
四是身體舞動的過程,和書法書寫的過程,在本質上是一樣的。
以上不難看出,國學滲透與舞蹈課堂教學是可行的,必要的。
綜上所述,要提高舞蹈單雙三群的課堂教學質量,必須改變以往的機械教學方式,必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而將適應于單雙三群課堂教學的國學內容,滲透于教學過程,是必要的和可行的。
參考文獻:
[1]王克芬《中國舞蹈發展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孫天路《中國舞蹈編導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3]南懷瑾《孟子旁通》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4]朱光潛《無言之美》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5]朱光潛《談美》長江文藝出版社 2006年版
[6]南懷瑾《老子他說》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