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學生承載了社會和家長的很高期望,大學生的心理健康也受到了學校的廣泛關注,時代的需要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通過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現狀分析,提出了建設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體系的對策,從而使大學生身心健康的全面發展,為社會主義的建設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關鍵詞】:大學生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對策
前言:大學生是人生發展的重要階段,在這一時期大學生會面臨很多新的問題。現在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大學生接受信息更方便、快捷,但社會上的一些負面消息也給大學生造成不好的影響,也給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帶來新的挑戰。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概念
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我國各高校陸續開展了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教學活動,但由于缺乏統一的規范,各地學校叫法也就不同,直到1994年中共中央第一次使用“心理健康教育”一詞,后來得到了廣泛的應用[1]。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概念不單單需要心理學的理論知識,還要與學生的實際情況相結合,在心理健康教育課堂上培養學生的心理健康。因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是指老師用心理學的理論知識,結合大學生的心理狀況,提高大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對大學生存在的心理困惑進行及時的解決,使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全面提高。
二.目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現狀
(一)學習與環境的問題
根據對浙江省某高校大一至大四學生的調查結果顯示,進入大學后,許多學生由于環境的改變而出現困惑和矛盾心理,其中一部分學生對現實充滿失落感,一時之間無法適應,不知道該如何安排和適應大學的學習和生活。并且城市學生在學習方面的困惑遠大于農村學生,城市學生面對的機遇較多,但同時也會面臨更大的挑戰,他們對學習方面產生的心理困惑有更強的咨詢需求。
(二)人際關系問題
大學生在人際關系方面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為缺少獨立的人際交往經驗。進入大學后,由于不同的生活環境和性格的差異,往往人際交往中會出現矛盾和問題。調查結果顯示,男女生普遍認為異性關系是他們最難處理的關系,然后是同學關系、朋友關系、師生關系等。在處理人際關系時,男生和女生也存在一定的差異,女生在處理同學、朋友關系時往往有更大的困惑,男生在處理師生關系時要比女生的困惑更大。
(三)大學生戀愛問題
戀愛問題一直是大學生的熱門話題,大學生處于青春期,生理已經發育成熟,逐漸產生了戀愛的需求,但由于心理并未完全成熟,缺乏必要的生活經驗,對戀愛也缺乏深刻的認識,所以存在著許多無法回避的現實問題[2]。調查結果顯示,55.7%的大學生有過戀愛經歷,對于戀愛的原因,37.8%的學生認為兩個人是相互喜歡所以在一起,41.3%的學生是因為寂寞無聊,2%的學生是為了利益,還有20%的學生選擇了“其他”原因。愛情的社會性決定了愛情要有道德、責任方面的深層含義,愛情的幸福感要存在于人的責任感之中。對大學生來說,健康的心態應是既有敢于追求愛情的勇氣,又有敢于承擔愛情的責任。
三.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響
通過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調查結果發現,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提高有著密切的聯系。在心理健康教育課堂上,老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播放優美的音樂和精彩的視頻動畫使大學生身心放松,趕走心理上的壓力,這不僅豐富了教學內容,還能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掌握知識,獲得心靈上的寧靜。把大學生從學業、生活、就業的壓力中解脫出來,重新樹立大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引導大學生關注心理健康,當發現自己的心理困惑時及時找老師進行解決,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但由于一些學校因素的影響,使得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影響力有限,它不能使每一名大學生都關注自己的心理健康,也無法徹底解決心理問題。所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還有提高影響效果的空間。
四.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影響水平的對策
(一)完善心理健康教育體系
高校可以從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關注學生心理健康問題、豐富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方面展開,完善心理健康教育體系。大一新生是最容易產生心理問題的群體,學校可以在大一時期開設心理健康課,使學生身心健康的成長。例如,在新生軍訓后開始展開心理問卷調查,對心理異常的學生進行交流和溝通,詢問學生的心理問題和困惑,減少學生適應新環境的障礙,使其更好的融入大學生活。同時,還可以在其他年級開設人際關系心理學、情緒心理學、愛情心理學等選修課程。在每年大學生心理健康日舉辦“5.25心理健康教育日”活動,積極的開展特色主題活動,讓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活動中,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能力。其中,學校還可以把心理劇表演放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日的重要位置,把完善學生的人格、優化學生的心理素質、提高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整體水平作為目標,通過情景劇的表演,再現大學生的日常生活,表現大學生積極向上的樂觀態度[3]。在日常學習中,根據輔導員和心理委員發現班級的共同問題,進行針對性的訓練。老師要把課堂教學與心理咨詢相結合,對于課堂上無法解決的問題,學生可以課后找心理老師進行咨詢,解決困惑。
(二)豐富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教學內容
要想有效開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必須要創新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方法。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重視師生之間的互動,是一種啟發式的教學模式,在課堂上要把大學生放在首要位置,老師在課堂上起到引導學生的作用。多媒體技術在學校的廣泛應用,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提供了廣闊的平臺,老師在課堂上,可以把動畫、電影等視頻融人教學內容里,吸引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在寓教于樂中掌握知識,擺脫了傳統課堂模式的局限性。在課堂上,老師還可以通過案例分析來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通過心理游戲的設置,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獲得心理上的體驗,讓學生充分的了解自己和同學。
(三)增強學校領導對心理健康教育的投入
高校領導要重視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加大對課程經費的投入,建立心理咨詢室、團體咨詢室等相關教學設施,改善心理健康教育教學條件。并對輔導員進行心理咨詢師培訓,要求輔導員考取咨詢師資格證,使輔導員持證上崗,確保大學生在遇到心理問題時能夠得到幫助,避免由于學生心理問題而發生校園安全事件,并且學校要對老師的心理咨詢工作給予一定的支持和鼓勵。
(四)建立專業的教師隊伍
老師在課堂教學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老師的行為和自身素質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學生。因此,學校要提高老師的綜合素質,加大對教師隊伍的專業培訓力度。隨著信息時代的快速發展,老師要有綜合性的知識儲備,才能解決大學生所面臨的不同情況和問題。
結語:心理健康教育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必要條件,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不應該局限于心理咨詢和課堂教育方面,還應該普及到學生的學生和生活中,從而培養出專業知識強、身心健康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吳曉燕,余東芳,潘柳燕.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建設與改革的現狀與對策——基于廣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現狀調查[J]. 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15,01:73-77.
[2]李佩瑤. 試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現狀與對策分析[J]. 改革與開放,2017,04:93+95.
[3]郭可. 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的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D].武漢工程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