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經濟快速的發展,社會對人才的要求是越來越高,當前社會對于人才的要求已經不再局限于人才的專業素質,對于人才的綜合素質也有了新的要求。鋼琴教學作為高校聲音藝術專業一門尤為重要的基礎課程,其主要教學教學目的豐富學生情感,提高學生審美能力,為學生聲樂學校打下基礎。然而,素質教育的要求下,高校鋼琴教學這樣一門聲樂藝術專業基礎課程如果繼續沿用過去傳統教學方式顯然不能滿足素質教育的需求,我們必須改革教學方式方法,采用符合學生素質教育發展需求的教學方法方法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培養出未來社會需求的現代化專業型人才。
【關鍵詞】:素質教育;鋼琴教學;改革
0.引言
近些年,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人才市場競爭的加大,各個企業對于人才的要求是越來越高,更多企業不再只局限于選用一些只有專業素質的人才,對于人才的綜合素質也有了更高的要求。雖然在過去數年當中,我國教育發生非常大的變革,我國教育的整體水平的也有了非常大進步,然而,從現階段的高校素質教育發展來看,其中尚且還存在著一些與素質教育理念不相符的教學方式方法。鋼琴教學作為高校聲樂藝術專業基礎課程,其中所存在的素質教育問題尤為突出,亟需加強對高校鋼琴教學改革的研究,通過教學方法的改革提高鋼琴課程的教學質量,真正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育出符合社會需索的綜合型人才。
1 我國高校鋼琴教學的現狀分析
1.1學校教師對于素質教育認識不夠
許多學校和教師對于鋼琴教學還停留在學生掌握好鋼琴技能就行的階段,對于學生鋼琴表演方面的創新了、審美能力以及個性化發展往往不夠重視。這樣的教學意識不僅不符合學校素質教育的發展需求,更無法游戲提高鋼琴教學的教學質量。尤其是在集體教學的情況下,學校和教師對于學生的評介標準也還只局限于鋼琴技能表演方面,未能對學生有一個更為全面的評價。
1.2集體授課忽略了學生之間差異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許多高校擴招情況下,對于鋼琴教學帶來最晚直接的影響便是人數問題。擴招帶來的大量生源,使得鋼琴課程由過去的少眾教學轉變為集體課教學的形式。這樣的集體教學方式,使得教師更多的是重視學生的技能發展,對于學生的情感投入、創造力以及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往往少之又少。同時,本來招生面對著學生學生基礎水平存在很大的差異,這樣的教學方式必然使得水平差的學生難以跟上其他學生的腳步,鋼琴技能無法得以同等水平的提高,更會影響到學生其他聲樂藝術課程的綜合發展。
1.3 教師鋼琴素質教育的教學經驗
隨著擴招帶來的第二個影響便是師資力量的問題,因此為了滿足日益增長的藝術生,高校往往需要選用一些年輕的教室。這些年輕的鋼琴教師,許多是來自于師范院校的畢業生,他們對于鋼琴有著較高的理論水平,但是在實際的鋼琴教學方面難免會缺乏經驗。年輕教師教師在鋼琴教學中更多采用照本宣科的授課方式,學生無法接觸到課本上沒有提到的鋼琴曲目,學生的學習知識面也很難得到擴大,鋼琴鑒賞的水平無法得到提升,學生的演奏能力受到非常嚴重的限制。因此,由于教師鋼琴教學經驗的缺乏,對于鋼琴這樣一門重要的基礎課程的教學影響十分顯著,對于學生更好的掌握鋼琴技能的提高更是影響深遠。
1.4鋼琴教學方法還比較傳統單一
雖然外面的教學方式與過去相比有了非常大的變化,但是就目前的鋼琴授課課堂的實際情況而言,很多鋼琴教師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還比較傳統,尤其是一些老教師仍然還在沿用一些比較過時的教學方式,課堂以教師為主,學生被動的接受鋼琴學習,學生課堂上沒有激情,缺乏主動性。加上許多教師在教學內容選用上教學內容過于老舊單一,是的學生缺乏學習興趣,進而導致課堂的教學質量難以得到保證。
2 素質教育理念下的高校鋼琴教學改革建議
2.1采用學生感興趣的教學方式
以樂理知識、歌唱為主的這樣的傳統鋼琴教學方式已經不再適應當代學生的興趣取向,更無法滿足的新時期鋼琴教學要求,我們應抓住學生的興趣愛好特點,應采用多種符合當代學生需求新型的教學方式,來達到高校鋼琴教學的目的。首先,我們采取多媒體鋼琴教學法,多媒體集視頻音頻以及文章圖像與一體,非常受當地學生的喜愛,對于鋼琴教學效率的提高有著大重要的作用,如圖一圖二所示多媒體鋼琴教學教室和正常專心上鋼琴課的學生。其次,我們可以采用“邊彈邊唱”教學法。歌唱是最能體現鋼琴音樂形式之一,鋼琴教師應牢牢抓住聲樂學生對于歌唱喜愛的特點,恰當運用“邊彈邊唱”的教學法,引導學生養成邊彈邊唱的習慣,在培養學生口、腦、手、眼并用的同時,還有效的鍛煉學生的鋼琴演奏技能。此外,我們可以采用鈴木教學法,鈴木教學法是由日本小提琴家鈴木提出的。鈴木教學法告訴我們,一個人的才能是通過教育環境的刺激、培養而形成的,并不是一個人從小就具備的。鋼琴教學應該在教學中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鋼琴樂器的興趣,讓學生喜歡鋼琴,喜歡上鋼琴教學。最后,我們還可以才有團隊競爭教學法,將原本為數眾多的集體教學學生群體分為幾個小組,讓學生通過比賽競爭的方法進行鋼琴演唱表演,抓住了學生好動愛平的特點,培養其了學生團隊協作的同時,激發了學生對于鋼琴表演的熱情??傊?,教學方法并不局限于這幾種,我們應該迎合學生的興趣特點,激發學生對于鋼琴學習的興趣,真正有效的提高高校鋼琴教學的教學質量,促進學生鋼琴知識技能的快速發展。
2.2健全高校鋼琴教學體系
隨著高校聲樂藝術專業各方面教學資源的變化,我們不應該止步于過去的傳統教學模式,而應該健全鋼琴教學體系,創新教學模式,切實提高高校的鋼琴教學效率。因此,高校鋼琴教師應結合本校學生自身的發展狀況,制定出一個符合學生實際的教學內容與計劃,對學生情況的進行仔細分析,對不同學生制定不同的教學內容,進行因材施教。高校應努力健全完善鋼琴的教學體系,首先對應該鼓勵教師進行教學方法發創新,加強教師教學技能提高的培訓,對不同學生安裝鋼琴基礎水平的差異開展分層教學。此外,高校應該改變過去對于鋼琴教學的評價措施,對學生鋼琴課程有一個更為全面的評價,并不只局限于對學生鋼琴彈奏等方面的評價,從評價措施的改革方面讓學生和教師都重視起鋼琴教學中各個方面的學習。
2.3 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
新時代的在鋼琴教學仍然以教學作為教學的中心,很顯然已經無法滿足當代教學的需要,但我們在以學生作為教學中的同時,充分發揮出教師的引導作用。在剛開始的鋼琴教學時,許多學生對于鋼琴知識感到陌生,教師就是學生的“燈塔”,指引著他們前進。作為鋼琴知識授課教師,應言傳身教傳授學生基本的鋼琴知識為基礎,同時不斷地創新教學理念與方法。要做到自己的專業知識過硬,并且要對鋼琴教學以及學生管理有獨到的見解,這樣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學質量,同時教師應該與學生保持和諧的互動關系,通過與學生講述自身經歷和對鋼琴作品的心得理解,使學生更好地感受作品,這種啟發式的教學,能夠加強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
2.4注重多學科知識的借鑒與融合
為了讓學生真正理解并表現作品,首先對于作曲家及其作品的歷史背景有一個全面的了解是非常有必要的,這不不僅能夠豐富學生的知識層面,還能讓學生真如理解到作家們的創作思路。就拿肖斯塔柯維奇的作品來看,如果不對肖斯塔柯維奇創作作品的歷史背景和人生經歷有一個全面的了解,許多學生會覺得肖斯塔柯維奇的作品聽起來往往有種混亂乃至非理性的感覺,這與肖斯塔柯維奇大起大落、兩次受譴的人生經歷有關,在加上肖斯塔柯維奇所處的蘇聯歷史時期的政治狀況、社會主流思潮等方面的影響,最終使得肖斯塔柯維奇創作出了屬于他個人風格的肖氏作品。在從巴赫作品來看,巴赫的作品往往能夠體現出因對人類的摯愛而表現出的明朗的歡樂;或是因對人類的憐憫而表現的扣人心弦的哀情,再或是對人類對幸?;厝サ臒o限憧憬,而讓巴赫創作這些作品主要是受到巴赫當時宗教理念有著很大的關系。其實,鋼琴音樂作品也一樣,鋼琴作品往往與一定歷史時期的政治、文化、宗教等諸多方面的發展狀況有關。因此,為了提高高校鋼琴教學質量,應注重對學生注重多學科知識的借鑒與融合,在培養學生鋼琴知識的提高,提高學生多學生知識掌握能力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有著非常大的實際教學意義。
2.5 加強鋼琴在其他音樂表演的應用
盡管鋼琴是一種獨奏能力比較強的樂器,但這并不能說明鋼琴只適合于獨奏,也不應該讓鋼琴局限于獨奏表演的教學形式下。因此為了提高學生的鋼琴素質能力,高校的鋼琴音樂實踐教學當中也應借鑒實際音樂表演,將鋼琴與其他樂器共同伴奏開展實踐性鋼琴伴奏教學,這樣不僅培養了學生的鋼琴實踐表演能力,也培養了學生與其他樂器表演者共同培養的相互協作能力。比如,可通過讓學生與聲樂、舞蹈學生 進行合作,為聲樂及舞蹈進行現場的伴奏,這個通過實踐表演的方式讓學生提升自身的綜合素養,更符合現代社會對鋼琴人才的高端需求。古人云:“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這句話雖然談的是音樂欣賞,但通過逆向思維,也不妨適用于今天的鋼琴教學。
2.6 完善鋼琴教學的評價模式
高校鋼琴教學應以多元化的評價方式對學生鋼琴能力有一個全面的評價。為了充分發揮鋼琴教學評價的重要作用,對鋼琴評價的方式進行改革也非常有必要,因此,高校在對學生鋼琴的知識技能進行評價時候應盡可能的全面化、系統化以保障教學評價的效果。具體評價方式上選用學生自評、學生互評、師生互評以及教師總評等幾種方式,學生自評自然是學生對自身的鋼琴學習情況進行自我評價,評價應包括鋼琴知識掌握情況、日常出勤情況、鋼琴實踐表演等多方面。學生互評是指學生之間相互進行評價,評價也應鋼琴知識掌握情況、日常出勤情況、鋼琴實踐表演等多方面。實施互評是指教師對學生鋼琴知識掌握情況、日常出勤情況、鋼琴實踐表演等多方面情況進行評價,學生對教師的教學態度、教學方式、教學效率等多方進行評價。教師總評是指教師對學生自評、學生互評,師生互評進行總評,對學生得出最終評價,找出學生的不足并給予相關建議,找出自身教學的不足以備之后教學的改革和完善,真正意義上促進鋼琴教學效率的提升已經學生鋼琴素養的提高。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素質教育理念下高校鋼琴教學,首先我們應該真正做到教學觀念的轉變,運用能激發學生興趣的教學方式方法,激發出學生對于鋼琴知識的興趣,首先,學校和教師應該努力為學生構建起符合素質教育理念要求的鋼琴教學體系,為學生營造一個符合的當代學生學習的鋼琴教學環境,最后我們應始終以學生作為教學的中學,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師積極引導學生往著既定的學校放心不斷進步。
參考文獻:
[1] 徐大成. 素質教育理念下的高校鋼琴教學改革[J].藝術評鑒,2017(16).
[2]張放放. 素質教育理念下的高校鋼琴教學改革實踐[J],藝術研究,2016(03)
[3]羅佳. 素質教育理念下的高校鋼琴教學改革實踐[J].北方音樂,2017(01)
[4]歐陽鵬婷. 芻議高校鋼琴教學方式拓展的思考與實踐用[J].藝術科技,2016(10)
[5]張賀達,張冰. 高校鋼琴教學方式拓展的思考與實踐,2016(05)
作者簡介:郭艷波,1980年2月,女,漢,黑龍江省雞西市,畢業于青島大學,碩士研究生。講師?,F任大慶師范學院音樂與舞蹈學院教師,研究方向:中國音樂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