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高中英語高考改革政策的轉變給高中英語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更重視實際應用的教學方法、更具指導效用的評價方法是高中英語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基于最近發展區理論設計高中英語課堂學習的評價方法,能夠讓學生在評價中認清自我的學習狀態,同時為教師在設計教學內容時提供依據支持。
【關鍵詞】: 最近發展區理論;高中英語;課堂評價方法
一、最近發展區理論
最近發展區理論是由前蘇聯教育家維果茨基提出來的,他認為,兒童的發展水平至少有兩個,一個是已有的發展水平,即能夠獨立自如地完成的智力任務,另一個是潛在發展水平,即在得到協助的情況下通過一定的努力才能完成的任務,兩個水平間的幅度為最近發展區。
作為教育者,深認清教育對象的“最近發展區”,知道哪些任務是教育對象能夠自己獨立完成的,哪些任務是需要教師輔助能夠完成的,并通過長時的觀察、指導等教育活動,把握教育對象這些任務完成水平間的差距,從而實施對教育對象有針對性的指導、布置任務和檢查任務完成情況并給予評價,是保證教育教學效果的一個重要的手段。
二、高中英語課堂評價方法
評價主要是指教師通過搜集學生在課堂中的信息,對學生的學習狀況進行判斷和決策,并制定出最適合學生發展的教學計劃的過程(陳琦、劉儒德,2007),目前,高中英語課堂在之前單一的教師測試評價的基礎上,引入基于形成性評價理論的過程評價方法,評價效果更為顯著,對教學計劃的指導作用更為突出。不足之處在于,形成性評價的使用手段還比較機械,照搬照做的痕跡比較重,這主要原因在于,高中英語教師的授課任務重,大部分時間用于課堂教學的實踐,同時,班級學生數量大,針對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況進行的資料分析需要大量的時間整理數據,并對數據進行合理分析,最終拿出最佳方案。
基于以上情況,高中英語教師在實施基于形成性評價理論的過程評價過程中,可以有效利用維果茨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利用好幾次典型的測試結果,綜合分析出學生的最近發展區,然后對鄰近發展區的學生進行整體分析,提出任務給定方案,并將不同發展區的學生打亂,進行科學分組,制定相應的指導方案,通過小組學習的形式,讓學生在實踐中互相影響、拉動最近發展區向最近、最小化發展,充分鍛煉并發揮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從而實現學生的共同進步。
最近發展區的確定方面,可以采用如下方法:
(一)個案法
在一個班抽取英語基礎成績處于高、中、低三個不同層次的學生若干(至少6人)進行實驗性測試分析,通過分組對比試驗,實施反饋評估,以英語學習內容中的某個專項,如語法中的詞類、句子種類、時態等進行實驗,其間涉及確定監管標尺(Lantolf, 1994, p.471)、確定分析模式、建立信任等細節,然后以個案為例進行班級整體的最近發展區分析,從而確定班級的整體情況進行分組學習與教學指導。
(二)整體實踐法
以一個班為整體進行實踐性實驗,即開學前將各項準備工作做好,包括測試內容的選擇、測試方法的選擇、測試標準的公布、學生基本情況分析等工作,開學后以確定的階段為實驗階段進行測試分析,同時收集實際教學工作中的各種影響因素形成數據材料,以備分析需要,然后按照每次測試結果進行最近發展區的分析,這樣的分析可以切實做到每個人,因此數據更為準確,但是工作量較大;同時,因為與教學工作同時進行,則需要縝密設計,不能影響正常的教學工作,難度更大。采用的分析方法與個案分析相近,測試等分析結果可以直接用于教學手段、教學方法、教學內容和評價等。
(三)評價表的設計
確定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后,可以對其進行分組,分組原則應以互補、相近、優帶差的順序原則進行:互補原則最先,是為了更好地實現任務完成;相近原則是盡量避免學生因差異大而拉長的適應期;優帶差則是實現足見成員通過團隊合作縮小自身最近發展區的有效手段。
在評價上,應采用教師評價、小組評價和自我評價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評價表的設計如下圖:
在評價中,教師評價、小組評價和自我評價三個主體應按不同班級情況占不同比例,依據學生活動的自主程度,教師評價建議占10%-20%之間,小組評價(含組間互評與小組自評)和自我評價各占余下的50%,這樣的方式一能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不放松教師的監管,二可以讓學生自我認知;在評價中提供佐證的方法還可以讓學生提升檔案意識和自學意識,按照要求選擇任務或者是完成任務。
三、結論
將以上實踐、實驗得出的方法與形成性評價方法相結合,能夠更加精準地為任課教師提供數據進行分析,掌握基本學情,再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進行教學計劃的階段性調整,使得高中英語課堂教學呈現動態的培育,有效提高教學效果事半功倍。
參考文獻:
[1]陳琦,劉儒德.當代教育心理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2]Lantolf, J.P. Appel, G. (1994). Vygostskian approaches to second language research 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
作者簡介:馬 娜(1979.12—),女,漢族,吉林省農安縣人,本科,中教一級,吉林省長春市農安縣合隆鎮高級中學英語教師,研究方向:英語。
董金生(1980.11—),男,漢族,吉林省農安人,本科,中教二級,林省長春市農安縣合隆鎮高級中學英語教師,研究方向: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