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思想政治教育課程作為德育課程的關鍵,在培養學生核心素養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政治學科核心素養,這既符合目前新課標的要求,也體現了核心素養所提出的關于培養“全面發展為人”為核心的要求。因此,如何在教學過程中達到培育和提高學生政治學科核心素養成為了每個政治教師所研究的重要內容。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中政治;策略
核心素養一詞,源于教育部《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明確了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突出強調個人修養、社會關愛、家國情懷,更加注重自主發展、合作參與、創新實踐。結合政治學科的特點,最后高中政治學科的核心素養定為政治認同、理性精神、法制意識、公共參與。為了幫助學生進一步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高中政治課堂中如何融入核心素養的教學表現得更加重要。以下是筆者認為教學中能提升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策略。
一、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傳統的高中政治課堂上,教師主要是采用“灌輸一接受”式
來傳授政治知識的,然而政治知識十分枯燥 、乏味,這種單一的教學方式使得很多高中生不喜歡學政治,老師的獨角戲致使課堂教學有效性不高。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認識到教師只是穿插引領作用。積極調動學生的主動學習性與探究參與性,這樣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思維能力,又能通過學生的自我思考轉化成自己的知識,豐富自身見聞,進而提高學生自主發展能力。
二、小組合作探究
社會的不斷進步發展,促使社會交往中的合作比競爭更加受到人們的重視,新時代的多元化社會,合作學習成為了學生必須要掌握的技巧。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給學生創設良好的課堂氛圍,促進學生自主合作學習。讓學生在輕松的合作環境中互相討論、互相學習,能極大地鍛煉那些害羞的學生,促進其表達能力與思維能力的發展。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的主體地位為主,教師引導為輔,以學生主動參與、合作式分析及自主解決問題的方式,通過這種方式,不僅讓學生以一種全新的學習模式來獲取知識,更能提升學生的合作參與性,形成良好合作參與的素養。
三、用時政做教學素材
政治是時效性很強的科目,涉及范圍較廣,通常會與當前一些時政要聞、社會熱點聯系在一起。政治題目的背景材料是隨處可取的,千變萬化,這就是所謂的“題目在書外,觀點在書內”。
在教學課堂中融入時政熱點素材展開教學,一方面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拓展書本的局限性,開闊學生眼界。使學生了解國家和國際形勢,培養政治判斷力,樹立正確的三觀,提高其綜合素質,促進其全面發展。另一方面,為學生的考試做題打下了夯實的基礎。課堂教學中把時政素材與課本知識點緊密結合進行分析,幫助學生形成了良好的思維習慣。平時生活中看到一則新聞就可以想想,它可以體現怎樣的哲學觀點或者是可以用什么觀點去分析,經常這樣問自己,做題時下手就會快得多,角度也比較準確。
綜上所述,運用時政素材作為案例分析,尊重學生的主題地位,通過小組合作探究形式對教材知識進行仔細分解,打造有效的政治教學課堂,有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政治學科核心素養。這既符合目前新課標的要求,也體現了核心素養所提出的關于培養“全面發展為人”為核心的要求。讓學生通過對材料的解讀和分析感悟其中的內容,從而得出相應的結論并注重對學生情感的升華。通過學習,切實起到學生對我國的政治認同,培養學生的理性精神和法制意識,并積極有序參與公共生活。
參考文獻:
[1]李卓.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時政資源開發與利用的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4.
[2]茍志軍.合作探究教學模式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應用[J].才智,2016(07):69.
作者簡介:羅素梅(1986—),女,貴州貴陽人,貴州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