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靶在散打教學當中非常重要,是必不可少的訓練設備,能夠幫助散打練習人員鍛煉身體的協調能力,幫助鞏固和完善已經具備的技術動作并提升攻擊力量和擊打能力,全面提升練習人員的散打能力和競技水平。本文分析了打靶訓練在散打教學中的重要意義和訓練打靶訓練的運用原則,重點研究了散打教學中打靶訓練的應用方法。
【關鍵詞】:打靶訓練;散打教學;應用研究
在散打訓練當中,靶主要分為拳靶和腳靶兩種形式,從散打練習者角度來說,進行的打靶訓練分為持靶和打靶兩種訓練方式,打靶訓練是為了能夠讓運動員在靜止和移動過程中掌握不同的戰術和實戰經驗的練習方式。靶比較容易攜帶并且易于保管,不會對練習人員產生傷害,因此不管是散打初練人員還是高水平的運動員,在訓練過程中都離不開打靶訓練,通過打靶訓練,練習者能夠感受到在擊中目標的同時自身肌肉的感覺,幫助練習人員創造出適宜的攻擊距離意識,提升練習人員的競技水平,因此打靶訓練對于散打教學來說非常重要。
一、散打教學進行打靶訓練的重要性
1.固定靶位的訓練重要性
在散打教學當中打靶訓練有固定靶位和活動靶位兩種,固定靶位屬于靜止狀態,不管是靶位的距離還是位置都比較固定,因此在做出擊打動作是不會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能夠有效提升散打練習人員的注意力,從而在訓練中能夠把各種技術動作做的規范到位。在訓練散打練習人員進行固定靶位擊打練習時,要求練習人員擊打的動作必須要迅速,出的快收的也快,能夠根據持靶人員的口令發出擊打動作。
固定靶位擊打訓練能夠幫助練習人員培養距離感,有效的控制擊打的力量和對手的距離,選擇適當的時機來做出擊打動作,幫助練習人員培養戰術意識。練習人員自身具備了良好的打靶距離感,才能夠在真正的對戰當中根據對手的位置來定位出自己的擊打范圍,從而利用距離進行進攻和防守。
2.活動靶位的訓練重要性
散打訓練中需要練習人員具備整體攻防意識,練習人員能夠被擊打得分的部分主要是頭部、軀干部還有大腿,因此需要使用拳法、腿法還有摔法來進行擊打得分,散打訓練相比起拳擊和跆拳道來說對練習人員的身體協調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散打訓練項目中需要有意識的針對身體協調性進行訓練,活動靶位擊打訓練能夠幫助練習人員掌握身體移動的快慢和方向的改變,而持靶人員能夠利用揚靶的時機來幫助練習人員訓練自身打靶的拳法、步法還有腿法,幫助訓練人員上下肢協調配合發展。
不管是參加任何一項體育活動,都需要運動員保持良好的重心平衡,散打運動同樣不例外,在進行活動靶位訓練時,運動員能夠通過訓練鍛煉自身的重心穩定性,并幫助運動員學會如何在身體重心失衡的狀態下循序恢復身體重心平穩的能力,從而幫助運動員提升進攻和防守的機會。
二、散打教學中的打靶訓練原則
在進行散打訓練打靶訓練時,首先需要持靶人員根據不同的運動員訓練水平應用不同的訓練方法進行。持靶人員揚靶的速度剛開始為一秒鐘,然后隨著運動員的熟練程度可逐漸減少時間,能夠提升運動員的擊打速度和反應速度。揚出固定靶位之后,可以根據運動員的訓練水平逐漸轉變成為移動靶位,持靶人員做出的動作要注意不能讓運動員看穿,這樣能夠更加有利于提升打靶人員的反應速度和判斷能力。靶位的距離要先從訓練打靶人員的拳和腿開始,逐漸加大距離,從近、中、遠三個角度來進行交換從而提升運動員的擊打速度和反應速度。打靶要求一定要快、穩、準、狠、巧,速度要快、力量要大同時力點要準,適當的進行力量練習能夠幫助培養心理的果敢性,發展散打運動員的速度素質。散打運動的比賽規則有明確的要求,因此運動員需要掌握好擊打的力量和力點,穩定好身體平衡,掌握如何能夠在失去重心的情況下進行恢復和反攻。重視呼吸和動作的配合,是進攻的重要必備元素之一。
三、散打教學中打靶訓練的練習方法
1.固定靶位學習
固定靶位指的是持靶人員用單一的動作進行持靶,例如說前直拳或者是后直拳組合動作,以及左右直拳組合動作等,固定靶位需要保持固定的靶型不變,能夠幫助訓練運動員按照固定的靶型進行打靶。如果說持靶人是做出的前后直拳靶位,那么打靶運動員需要應用前直拳和后直拳進行打靶,在運動員打靶過程中,持靶人的靶型和位置不能發生變化。在固定靶位打靶訓練當中要求運動員必須要集中精神力,身體放輕松,保持技術動作的準確性,可以先使用慢動作,然后逐漸加快動作速度。固定靶位的訓練人員一般是剛開始進行散打訓練的初學者,為了能夠幫助初學者找到正確的擊打力度和感覺,需要通過固定靶的打靶訓練進行練習,能夠規范技術動作。
2.移動靶位練習
移動靶位也被稱為是活靶,意思就是說持靶人員在運動員打靶過程中突然出靶,讓運動員能夠迅速根據持靶人的靶型進行打靶訓練,幫助訓練運動員的打靶反應能力和判斷能力。移動靶位跟固定靶位相比較來說加大了一定的打靶難度,要求持靶人員必須要做到三多一突然,就是說靶型的變換要多、靶型的距離變換要多,持靶人和運動員之間的方向變換要多,一突然指的則是要在訓練當中突然進行變換,從而提升運動員打靶訓練的靈活性,主要是訓練了運動員的判斷能力、反應能力和對距離的感應能力等。
3.攻防靶位練習
攻防靶位屬于實戰性質的打靶訓練,也被稱為是攻防轉換靶,要求持靶人員能夠熟練地掌握移動靶訓練之后,再進行進一步的練習,其中不僅包含了移動靶的訓練要求,還需要運動員和持靶人員都能夠具備實戰中的攻防意識,運動員要根據持靶人員的進攻和方式進行能力轉換。運動員需要在攻防靶位訓練中不斷地從進攻和防守狀態進行轉換,持靶人員也需要相應的做出應對反映,通過不斷地轉換來提升運動員的對抗性反應能力。
4.打靶訓練的教學對策
要重視三大教學中的打靶訓練,不斷地根據運動員的訓練水平來加強打靶訓練強度和訓練速度,不斷地縮短運動員的動作反應能力和動作速度,在教學中要培養運動員能夠具備主觀能動意識,通過打靶訓練來不斷地提升運動員的三大質量。通過打靶練習能夠幫助學生模擬出實戰場景,提升運動員的進攻和防守意識。在教學當中要嚴格的要求學生在訓練中的動作準確性,學生要自己調整和控制靶位的距離,根據自身的技術水平發展不斷加大難度,運動員在打靶過程中要注意掌握好打靶節奏和打靶的時機,能夠做到反應速度快、判斷速度快、動作反應快。在打靶訓練當中要注意掌握好進攻和防守的工作要領,時刻都能夠在打靶訓練中按照實戰要求進行練習。學生也需要積極地做持靶人來幫助配合其他學生進行擊打,通過提升自身的出靶能力來掌握好打靶訓練節奏,提升自身的打靶連續性和有效性。
結語:
加強散打教學中的打靶訓練能夠幫助學生培養攻防意識,提升運動員的自身動作反應能力。散打教學中的打靶訓練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循序漸進的進行長久的練習,做到持之以恒,才能夠不斷提升運動員的散打技術。
參考文獻:
[1]丁保國.心理智能訓練在散打運動中的應用研究[J].武術研究,2016,(02):73-75.
[2]辛治國,孫維國,趙健. 多媒體教學在散打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1,(02):404.
[3]馬國順,劉勇. 表象訓練在高校散打教學中的實驗研究[J].廊坊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03):104-107.
[4]唐軍.想象訓練在散打技術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體育世界(學術版),2009,(03):56-57.
作者簡介:孫濱濤(1985.03—),男,漢族,籍貫:山東濱州,本科,二級教練員,工作單位:濱州市體育培訓基地管理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