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社會在進步,教育在改革,當下素質教育、新課程標準、語文的核心素養都強調思維的重要性,本文結合高中科普文教學現狀,以問題為導向,嘗試用思維導圖解決科普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同時也希望學生掌握思維導圖這種科學的學習方法,將其運用在其他學科中,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使之學會學習,受益一生。
【關鍵詞】:高中科普文;思維導圖;復習
人的一生有四分之一的時光是在校園里度過,從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一直讀到大學,在上學期間學生之間總會有成績高低之分,一直以來,家長、教師甚至學生都認為是不夠聰明,學不會,但我們一直忽略了一個重要因素,那就是科學的思維方式。人與人之間看待問題之所以不同是因為我們思考問題的方式不同,從根本上說就是思維不同。
托爾斯泰認為:“知識,只有當它靠積極的思維得來,而不是憑記憶得來的時候,才是真正的知識?!睂W了這么多年的知識,我們慣用的學習方法就是死記硬背,這樣我們僅僅是記住了知識,卻達不到融會貫通的境界。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師不僅是讓學生習得知識,更重要是讓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近年來,無論是素質教育,還是新課程標準都強調要重視培養與發展學生的思維。
目前世界上一些國家已開設培養與發展學生思維的專業課程,英國、新加坡等國家,已將思維導圖列入小學的必修課程,主要教授學生繪制思維導圖,培養學生知識間的鏈接能力和發展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在哈佛大學、劍橋大學等國際名校里,思維導圖已成為學生重要的學習工具。學生面對海量的學習內容,只有將知識系統化才利于理解和掌握知識。
1997年思維導圖引入中國,隨著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它,它被運用到各個領域,我國第一篇將思維導圖與教學結合的論文是2000年王功玲的《淺析思維導圖教學法》,介紹了思維導圖的繪制方法、課堂實踐的效應分析以及思維導圖的優越性,得出結論思維導圖有較高的推廣價值。2016年共發表20篇涉及思維導圖與語文教學的論文,但涉及思維導圖在科普類教學的文章屬于空白。
科普類文章是語文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承載著普及科學知識,激發學生熱愛科學,探索科學奧秘的使命??破瘴木哂锌茖W的嚴謹性、語言的趣味性、內容的普及性等特點,學生閱讀此類文章有助于鍛煉和提高邏輯思維能力,這對于他們以后的學習和生活將大有裨益。
格式塔心理學家認為:“心理現象的最基本特征是整體性。格式塔心理學是一種整體感知的理論,強調人類感知的整體性,即有機體或統一的整體構成的全體要大于各部分單純相加之和。Gestalt 這個德語詞表示的就是‘形式’或‘形狀’的意思,它表示當我們感知某個對象時,我們體驗的是整體效果或結構,不只是分離的感覺對象的相加”。
我們每天都在不同程度的接受碎片化的知識,在腦海中形成的知識也是零碎的,沒有形成體系化、整體化,尤其語文知識注重長期的積累,然而在語文學科中存在“當需要提取信息時,卻無法順利提取”的現象,這就說明我們的知識過于零散。格式特理論提倡整體感知,這同樣也適用于語文學習中,尤其適用于高三系統化的學科復習中去。
復習是新授課的延續,是對所學知識進行系統梳理,深化拓寬以及靈活運用的過程。復習可以讓遺忘的知識得到補拾,零散的知識變得系統,薄弱的知識有所強化,掌握的知識更加鞏固,生疏的技能得到訓練。但復習什么和怎么復習值得大家探討,高三的題海戰術在全國各地通用,同樣是題海,卻存在高低分之別。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現象,究其原因是很大一部分同學迷失在了題海中,沒有從失敗中總結教訓,卻又忙著開始做新題,舊的問題不解決,會做的依舊會,不會做的依舊不會,因此沒有任何提升。研究顯示:采用圖像的方法幫助記憶與傳統的聲音刺激記憶相比,效率要提高3—10倍。思維導圖的出現可以讓復習效率得到提升,它可以幫助學習建立起整體的知識圖譜,使目標明確;可以用思維導圖梳理重難點,讓學生有針對性的去復習,加深記憶和理解,真正達到“把書念薄”的目的。
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語文試題中的現代文閱讀必考題目是科普文閱讀,高考一卷科普文閱讀格式固定,屬于客觀題,每小題3分,共9分。主要考查篩選信息概念理解、要句闡釋、文意概括、中心主旨、信息篩選、要點歸納、信息推斷等能力。以高考為例,深入探究科普文的學法及教法是十分必要的。
(1)課前復習現狀分析
總結學生的復習的常用方法大致有:題海戰術、死記硬背、教師引導、回顧筆記等,面對以背為主,重復機械化的語文復習,學生必定會產生厭學心理。一部分同學認為:語文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與自身已有的基礎有關系,在短時間內語文成績很難提升;一部分同學認為:語文復習課就是單純的讀課文、背課文、做練習;還有部分同學認為:“語文復習不復習都一樣,不會的依舊不會?!庇行├蠋熣J為:復習的重中之重在于學生自我,復習的有效方法是做題,不斷的強化做題能夠提升成績。在語文復習課堂上,有些同學睡覺,有些同學做其他科目的作業,造成這樣的結果是可想而知的。
高三語文復習并不是雜亂無章,是有章可循的。思維導圖作為梳理思維的工具,可以把雜亂的知識點梳理成系統化、整體化的知識體系,這樣有助于對知識的整體把握。因此,用思維導圖來復習,可以事半功倍,然而它僅是一種科學的思維方法,不是學習技巧,做題需要方法和技巧的搭配使用,以高考科普說明文為載體,探究思維導圖在復習課(結合高考考點)中的具體操作與分析。
(2)思維導圖復習課中的具體操作
①總結高中科普文重要知識點: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論述類、說明類文本閱讀,側重考查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如:能否概括和提煉文本的思想觀點,發現觀點材料之間的邏輯關系,并做出初步評價。”[1]在學生掌握思維導圖用法的基礎上,加之對科普文有了更深層的認識,以復習為核心,系統歸納了科普文知識點,如圖1.1。
②歸納高考科普類說明文答題方法:
由于實踐對象是高三學生,他們更需要解題“干貨”,經過反復練習學生基本掌握思維導圖的要領,復習課從解題思路、主要題型、錯誤選項三方面對科普類說明文考高知識點進行了詳細講解,運用思維導圖進行了梳理總結,詳見附錄三。
③分析高考科普類說明文的具體案例:
在系統總結高中科普文知識的基礎上,結合高考科普類說明文的解題方法,運用思維導圖的分析思路,分題型、分步驟對全國高考語文試卷中的科普類說明文進行了實際操作。
第一步,明確解題思路。拿到一篇文本后,同學一般是先從文章的開頭看至末尾,然后讀問題,再回到原文,這樣的讀題順序很浪費考試時間。在文段的時候,從問題出發(先看問題),用思維導圖的標記方式在文段標注出關鍵詞及關鍵句,然后對照選項作答。
第二步,分析具體題型。進一步對題型進行了整合,具體分為:細節理解題、中心概括題、信息推斷題,運動思維導圖中提取關鍵詞、歸納總結等技巧,對題目進行作答。
一是細節理解題?!凹毠澙斫狻笔菍ξ闹兄匾~語、重要句子及與原文內容的理解,此題型是高考必考的題目之一。重要詞語是文章的關鍵詞,即文章的主旨詞或文章出現頻率最高的詞,感情傾向十分強烈。解答此題型的關鍵在于找到關鍵詞句,然后將選項與原文進行對應,分析概括得出答案。
二是中心概括題。歸納概括文章的要點、中心意思,主要通過探究文章的結構、把握標志性關聯詞等來進行。此類題型可以利用關聯詞與行文結構,把握總體思路。關聯詞分為轉折關系、因果關系、遞進關系、并列關系等,其中轉折后、遞進后是重點,因果關系果是重點,并列關系要全面概括提取。行文結構是做題的又一重要依據,結構是文章的骨架,起到支撐作用。結構是內容包括線索、段落、層次、開頭、過渡、照應、結尾等。文章的開頭、結尾、段落、層次等多是反映事物發展的階段性特征,其中總句、總段是重點。
例如:2013年湖南高考語文試卷現代文(論述類、實用類)閱讀13.下列最適合作本文標題的一項是( )
A.烈酒與印第安人 B.烈酒里的精神慰藉
C.酒瓶與異國文化 D.酒瓶里的殖民主義
利用思維導圖提取文章主旨,第一段關鍵詞為殖民時期,對應關系是烈酒是一種慰藉;第二段關鍵詞為印第安人,對應關系是對烈酒之謎的原因;第三段關鍵詞為歐洲人,對應關系是罪惡的烈酒交易;第四段關鍵詞墨西哥人,對應關系是烈酒鞏固殖民統治;第五段為總結性段落,對應總結性觀點為烈酒對殖民者的作用。由以上關鍵詞可以概括出:這篇文章的主旨是烈酒與殖民主義。
三是信息推斷題。此題型是分析概括作者的觀點和態度,根據文章內容推斷和想象。分析概括作者的觀點和態度要求掌握作者的寫作意圖,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從分析文章內容入手,文章中的材料及其所表達的思想,表面了作者看問題的角度,一定程度上體現了作者的立場,而文章主旨有時更是直接體現了作者的態度觀點?!案鶕恼聝热葸M行推斷和想象”是近年新增的考點,主要考查學生在充分理解原文的前提下,根據閱讀材料的有關內容,進行合理推斷和想象的能力,在高考中考查的內容主要有:逆向推斷、預設推斷、因果推斷。
此部分用典型例題分析高考科普主要考點,因為實驗班處于高三緊張復習階段,在思維導圖訓練的過程中,潛意識的教會了學生如何分析、如何概括、如何提煉,此部分是思維導圖的一個綜合運用,不再需要繪制完美的思維導圖,而是將思維導圖的思考過程運用于具體題型中,學會分析題目,準確判斷答案。
④總結思維導圖對復習課的作用
思維導圖不僅僅是繪制一幅圖,對培養鍛煉的學生思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繪制思維導圖的時候,左右腦同時運作,在潛移默化的思考過程中鍛煉了學生的直覺思維、分析思維、聚合思維、發散思維。復習部分主要是培養學生主動樹立聚合思維與分析思維的過程,讓學生建立“整體”思維。
在復習課中,課前讓學生回顧科普文相關知識,并梳理成思維導圖,讓同學們充分掌握科普文的特點、結構、方法等基礎知識,同時也引出高考此類文體常出現的幾種題型。根據不同題型,通過具體講解與實操演練,使學生掌握此類型題的解題思維、答題技巧及易錯選項。
思維導圖遵循著由淺入深的學習規律,能夠建立新舊知識間的聯結,通過思維導圖對高中科普文知識體系進行重新構建,學生可以從宏觀上全面把握科普文的基礎知識,對主干知識的輪廓有了非常清晰的宏觀認識,由導圖的分支,又能夠對涉及到科普文的每一概念、每一重要知識點都有了深刻的微觀認識。
注釋:
[1]國家教育部.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S].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