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全球氣候變化是當今世界各國共同面對的難題,關乎全人類的利益,影響世界主要國家的內政外交。在中美關系中,中美在應對氣候問題方面的合作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然而美國退出《巴黎協定》的舉措一定程度上阻礙了中美兩國增進雙邊關系、提升戰略互信,也使中美其他相關合作受到了損害,這勢必會對中美關系造成影響。美國氣候政策的轉變使中美氣候合作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中美氣候合作的未來走向值得分析。
【關鍵詞】:巴黎協定;特朗普;中美關系;氣候合作
歷史和現實反復證明了一個道理,中美兩國合作則雙贏,對抗則兩傷。[1]當前,中國人民正努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美國人民則努力“使美國再度偉大”。作為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最大的發達國家、世界前兩大經濟體,兩國都肩負共同應對人類面臨的迫切和長期挑戰的使命,具體到氣候變化問題更是需要中美雙邊合作,共同分擔責任。雖然特朗普上臺對中美氣候合作帶來消極影響,但中國繼續尋求與美國就氣候與能源議題建立新的溝通對話機制,增進了解,擴大共識。在中國的努力下,我們仍能樂觀看待中美氣候合作的未來。
一、中美氣候合作絕不會就此終結
特朗普雖然宣布美國將退出《巴黎協定》,但《巴黎協定》規定成員國加入3年后才能正式退出,此外還有1年等待期,也就是說美國最快在2020年11月左右才能正式退出。特朗普還表示如果可以重開談判,擬定一份對美國公平的協議,美國愿意重返《巴黎協定》。四年“將退未退”的等待期,再加上特朗普對于氣候問題所持的反復無常的態度,說明美國有可能還會留在《巴黎協定》之內并發揮其領導作用。雖然特朗普政府消極對待氣候問題,在氣候問題以及中美氣候合作方面中國的政策立場始終沒有改變,中美氣候合作仍將繼續。中美氣候合作的基礎并未改變:中國愿意推動低碳發展,但是缺乏低碳技術和資金,而美國缺乏應對氣候變化的意愿,但卻掌握著低碳技術和基金。雙方為了實現互惠互利,還會繼續謀求合作。
二、中美地方政府和企業間氣候合作仍會積極開展
美國政治體制使得聯邦政府行使有限的權利,州和地方政府在具體事務上擁有很大的決策權,因此有必要及時掌握和了解美國地方政府在相關問題上的積極做法,尋找合作契機。中美地方氣候合作由來已久,早在2005年,當時的加州州長阿諾德·施瓦辛格訪問中國時,加州公用事業委員會和能源委員會以及公用事業公司與江蘇省簽訂合作協議,并與上海市政府達成協議,將為中國的政府管理及公用事業單位提供相關人員的培訓。加州先進的能源效率管理措施使加州的人均能源消耗在30年內保持不變,與其合作,江蘇和上海收獲良多。后來在2015年9月,習近平主席訪美期間,與美國簽署了一項州省清潔能源發展合作協議,旨在加快可再生資源的利用及新型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術的產業化。不久之后,這種合作就從少數東部發達省份擴展到了中國內地:在第八屆清潔能源部長級會議(CEM-8)上,加州與中國七個省份簽訂了合作協議。[2]像加州這樣在世界上處于應對氣候變化領域前沿的地區,不希望受聯邦政府態度的影響,會自行尋找國際合作機會,而中國又是一個良好的合作伙伴。這種自下而上的方式將為中美雙邊關系沿著良性互動的方向發展注入活力和動力。這種中美之間自下而上的合作交流還會繼續,并且還有可能進一步加強發展。
三、中美兩國繼續加強經濟領域的合作能夠推進氣候合作
中美兩國都是依賴石油和煤炭的能源消費模式的國家,兩國開發可替代能源均顯格外迫切。特朗普上任后希望通過振興煤炭行業拉動工業發展,促進就業,然而清潔能源的發展沒有受到制約。美國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領域的市場機會不會減少,可能還會增多。清潔能源符合未來能源的發展潮流,開發清潔能源增加的就業崗位遠比煤炭行業提供的崗位多得多,特朗普自然不會放棄這樣的機會。若中美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進一步加強在頁巖氣、核能、碳捕捉、清潔能源和綠色貿易等五大領域的合作,也將為新形勢下中美氣候合作的健康發展提供推動力。中國近年來已在新能源開發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就,優化了能源結構,并在逐步推行《十三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的各種具體部署。中國若能在未來繼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平衡中美貿易關系,做大貿易規模,必將會對中美氣候合作的持續發展起到推動作用。
四、社會各界反對特朗普的聲音和力量有助于推動中美氣候合作
特朗普宣布退出《巴黎協定》之后,國際社會各方立即做出回應,反對之聲不絕于耳。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說美國宣布退出《巴黎協定》“是一件令人極其失望的事情”。 法國、意大利、德國歐盟三大國發表聯合聲明一致反對特朗普的決定。 特朗普講話結束后不久,奧巴馬發表聲明說“美國退出《巴黎協定》將使美國喪失在氣候變化領域的領導力,而讓其他國家從中獲益”。經濟總量占全美五分之一的加州、紐約州、華盛頓州均表態將繼續支持《巴黎協定》,不會讓美國逃避在氣候問題上曾作出的承諾。商界也表達了對特朗普決定的不滿,特斯拉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表示退出《巴黎協定》對美國和世界有害無利,因特朗普決定退出《巴黎協定》,他不會繼續留在白宮顧問委員會。美國民眾也通過社交媒體反對特朗普的決定,Joey Graceffa在推特上寫道:“人類的命運在今天因一個人的決定而面臨轉變,而此人卻不配擁有這樣的資格。這個地球值得更好的。”[3]這些來自美國國內和國際、社會各界反對特朗普的聲音和力量無疑會對特朗普消極的氣候政策形成制約。這些聲音和力量不僅有助于美國國內和全球氣候治理,也是中美氣候合作的希望和動力。
五、中國在氣候治理方面發揮好大國模范作用有助于中美氣候合作
美國退出《巴黎協定》使其喪失了在應對氣候變化領域的領導地位,國際目光便轉移到了歐盟和中國。由于歐盟目前仍陷于經濟危機難以脫身,又遭遇英國脫歐的劇變,領導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重任就交接給了中國。中國堅持自身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立足國情,充分利用現有的平臺和機遇,積極參與全球氣候治理,繼續在應對氣候變化領域發揮負責任大國的模范作用,引導國際氣候合作積極健康發展。這不僅有利于推動全球氣候治理取得積極成果,也將對中美氣候合作產生積極影響。
參考文獻:
[1]劉元玲.特朗普執政后中美氣候外交會走向何方?[J]. 當代世界, 2017(5):26-29.
[2]馮灝.“加州遇見四川:中美地方氣候合作升溫?”[DB/OL]. https://www.chinadialogue.org.cn/article/show/single/ch/9903-California-pushes-ahead-for-new-era-of-US-China-climate-partnerships
[3]“特朗普宣布美國退出《巴黎協定》引各方反對”[DB/OL].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17/0602/c1002-29313489.html
作者簡介:劉娜,1993年5月26日出生,女,漢族,山西省太原市人,現就讀于天津外國語大學英語學院2015級英語語言文學專業。主要研究方向:美國社會與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