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從景觀生態學的原理入手,闡述景觀生態學在浦江縣的土地整理、旅游規劃以及農業規劃中的應用。結合筆者自身的經歷,探討浦江縣在土地整理、旅游規劃和農業規劃這三個方面中的合理與不合理之處,并對不合理之處提出改正和建議。
【關鍵詞】:景觀生態學;浦江縣;土地整理;旅游規劃;農業規劃
浦江縣隸屬于浙江省金華市,位于浙江中部,金華市北部,東經119°42′~120° 07′,北緯29° 21′~29°41′之間,東北鄰諸暨市,東南接義烏市,西南與蘭溪市毗連,西北和建德、桐廬市接壤,轄7鎮5鄉3街道、409個行政村和20個社區,戶籍人口38萬,外來人口10萬。本文以景觀生態學的一些原理來探討一下浦江縣的一些景觀的變化,分析解釋這些變化的原因,并提出一些建議。
1.景觀生態學的應用
1.1景觀生態學在土地整理中的應用
首先是景觀結構單元的空間鑲嵌性理論,強調廊道的重要性,在浦江縣的土地利用中也隨處可見廊道的作用,村莊外面有公路,避免不了就會有較大的噪聲,所以在浦江縣一般的村莊外圍都會有一條綠化帶,或是草地、或是有觀賞性的植物,在筆者住的村子里則是一條種有樹木的綠化帶,綠化帶上還有一些健身器材,供人們飯后消遣,很好地解決了噪聲這一問題,而且具有觀賞性和實用性。其次是景觀異質性理論,這一理論在浦江縣的農田規劃中有很好的體現,在后文還會講到。浦江縣有著眾多的小村莊,而這些小村莊都有著一個特點就是在村莊內,除了房屋、道路外,基本上都會有著農田、池塘、小溪分布,這就增加了村莊這一本來都是房屋建筑景觀的異質性,前不久在筆者的村莊里更是修建了一個荷塘,夏日荷花盛開,更是給村莊增添了一份生機和美麗。還有就是整理區景觀格局與生態過程關系理論,隨著經濟的發展,各地村莊的土地利用類型都在不斷的變化,在筆者小時候,村莊邊上有水稻田,后來變了,水稻田被荒廢了,雜草重生,一些原本有著植被覆蓋的地方也建起了房屋,這樣土地利用類型轉化,導致了一定程度上生態環境的破壞、生物多樣性的減少。最后就是基于整理區生物保護的景觀空間模式理論,在浦江縣的土地規劃或者土地利用類型的改造中,雖然對環境有著或多或少的破壞,但是沒有出現很嚴重的生態破壞或者污染事件,說明浦江縣的土地整理的規劃還是在生態閾值之內的。
1.2景觀生態學在旅游規劃中的應用
整體性、多樣性、綜合效益原則和個性和特殊保護的原則這四個原則在浦江縣的旅游規劃中有著較明顯的體現。整體性有兩個方面,一個是同一個景觀內部的整體性,另一個是不同景觀之間的整體性。仙華山作為浦江縣的一大景區,浦江縣特別注重對仙華山風景區整體的保護,在合理規劃的基礎上,保護仙華山生態系統不被破壞。浦江縣正在執行一個項目就是把江南第一家與仙華山串聯起來,形成一個自然景觀與文化景觀相結合的一個旅游項目,很好地體現了整體性這一原則。對于多樣性和綜合效益的原則,在浦江縣的旅游開發中也有較好的體現。在原有的旅游資源的基礎上,浦江縣在仙華山近處修建了一個水上樂園,這樣就有了自然景觀、古文化景觀以及現代休閑景觀的一個綜合體,保證了浦江縣旅游資源的多樣性,也減輕了仙華山和江南第一家的承載壓力,可以更好地保護旅游資源,達到了綜合效益。至于特殊保護則主要反映在江南第一家,江南第一家作為一個古建筑,其內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所以對其的保護也較重視,特別是對其內涵的文化資源更要重視。
1.3景觀生態學在農業規劃中的應用
上述景觀生態學中的原則在浦江縣的農業規劃中都有較好的體現。作為一個小盆地,浦江縣農田說多不多,說少不少,但是農業確實是浦江縣的一大產業。除了村莊內或者周邊的水稻田,浦江縣的農田基本是集中分布的,而且因為地形的起伏,所以在一大片的農田里,有著眾多的植物種植類型。雖然有人為活動,但是在農業周邊也保留了自然的因素,如農田周邊的小池塘、小山丘等,這樣一方面保護了原有的生態系統,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農業活動的進行,充分體現了異質性原則和繼承自然的原則。因地制宜是浦江縣農業的一大特色,由于特殊的氣候、地形等自然條件,浦江縣發展了桃形李這一特色農產品,每年成熟的季節,都會有周邊各地如杭州等的客人來到浦江親自采摘葡萄。即滿足了因地制宜的條件,有很好地促進了浦江縣經濟的發展,滿足經濟發展的需求。
2.總結
本文主要研究在浦江縣的土地整理、旅游規劃和農業規劃中運用了哪些景觀生態學的原理或是在這三個方面體現了哪些景觀生態學的原理。在這三個方面,浦江縣都做的較好,特別是在農業規劃和旅游規劃這兩個方面,在尊重自然、遵循景觀生態學原理的基礎上,對旅游資源和農田進行合理地開發,既保護了生態環境,有很好地促進了經濟的發展。但是也存在著一些不足,如在農村地區,由于思想還沒有很先進、科技較不發達,導致在土地的整理中存在著一些錯誤,本應保護的土地卻建起了高樓,雖然表面上農發展了,但是環境破壞了,一時得利而沒有考慮后代,是不可行的。所以在今后浦江縣要發展現階段的旅游規劃和農業規劃思想,更好地促進旅游業和農業的發展,促進經濟發展,而要傳播正確的土地整理思想,改正錯誤的土地整理思想,在保護自然的基礎上對土地進行合理地開發,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