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陳之佛工筆花鳥畫繼承了我國歷代花鳥畫的優秀傳統,尤其是徐、黃二家之長以及宋代畫院工筆花鳥畫,并融入現代繪畫的理念,結合時代,創作出與時俱進的繪畫作品,開拓了工筆花鳥畫的新境界。其工筆花鳥畫作品蘊涵著豐富的內涵,寧靜淡雅中透著豪放,雍容而不媚俗,這些情境的由來與其繪畫的形式技法特色分不開的。
【關鍵詞】:陳之佛;工筆花鳥畫;形式特色
一、平中求奇的構圖
陳之佛構圖上常常獨出心裁,構圖開闊明朗,注重畫面的形式美感。喜愛用或簡約或繁瑣的表現語言追求深遠的藝術境界,崇尚高雅、冷逸的繪畫品味和博大的精神內涵。構圖就是布局,即南齊謝赫“六法”中的“經營位置\"。唐代張彥遠認為“經營位置,則畫之總要?!敖洜I’’二字內涵非常豐富,包括畫家思考分析、收集素材、整理研究等一系列的思維活動。陳之佛非常追求構圖完美的理念,他認為“構圖的關鍵,主要是研究部分與部分的關系,以及題材的主次關系。畫面上的主要部分與次要部分必須分明。部分間的關系不清,就沒有統一性;主要與次要不分,就沒有重心點。所以在一幅畫的構圖上,必須考慮賓主、大小、多少、輕重、疏密、虛實、隱顯、偃仰、層次、參差等等關系,就是要賓主有別、大小相稱、多少適量、輕重得宜、有疏有密、有虛有實、或隱或顯、或偃或仰、層次分明、參差互見,這些關系,必須精心審度,也就是要我們很好掌握對比、調和、節奏均衡等有關于形式美的法則’’。陳之佛很講究形式美,非常注重畫面的布局。宋人的折枝花畫法與圖案的構圖法則,對陳之佛的章法構成起到了關鍵的作用。他在構思畫面時,根據想要表達的主題和內容以及畫家自己的思想情感,靈活機動地利用形式莢法則,總是打破花烏畫傳統的構圖方式,大膽創新,利用圖案的構圖法則,在對物象進行概括同時加強其平面化、秩序化,亂中求整,平中求奇。
二、工藝嚴謹的造型
造型是繪畫的重要因素。陳之佛作品中花鳥的造型形神兼備,表現的題材非常廣泛,畫的禽鳥、鴿子、各種各樣的花卉樹木,形態各異,刻畫逼真,這些扎實的造型功底來源于寫生,但寫生并非完全照搬到作品中,而是需要經過造型的加工升華轉化為畫面形象。造型的裝飾性和形象的典型性,便是升華的直接結果。陳之佛是學圖案出身,在花鳥形象塑造時,帶有明顯的裝飾性,在描繪花鳥寫實的基礎上,恰當運用圖案造型形式美法則,進行適當取舍、夸張、變形。造型的裝飾性和形象的典型獨特性,使其畫面藝術別出心裁,獨具匠心,有其獨到的造型意趣。如1953年春,是我國第一個“社會主義建設五年計劃\"開始的春天,同時“世界和平會議\"又在北京召開,陳之佛為此精心而創作了這幅具有歷史意義的巨幅工筆花鳥畫作品《和平之春》。在陳之佛的知識結構里,圖案設計的學習對他]_=筆花鳥嘶的創作有很重要的意義。他早年學習只本畫、埃及壁畫、印度的裝飾畫、波斯地毯紋樣等.從中學爿到一些規律性裝飾文化的知識。把這些規律化、理想化、秩序化的裝飾要求巧妙地滲透到工筆花鳥畫作品里,逐漸形成他自己工筆艷鳥畫的造型特色。例如畫梅全以裝飾形態刻畫,將梅花花瓣內結構的來龍去脈省略,只是用裝飾的線條畫規律的五瓣外形,把梅花筒約、概括,重新創造出很有意味的造型,用筆簡練的梅花特點極為鮮明。這種畫法明顯和傳統的畫法有別,別殲生面,有強烈的裝飾美,就整幅作品來看工整細致,裝飾感極強。
三、寧靜淡雅的色彩
色彩是工筆花鳥畫語占結構中的主要元素之一,有其自身的特點和表現規律?!傲ㄕ摗敝刑岢龅摹半S類賦彩”,就全面詳細地概括了中國畫色彩方面的理論規律。陳之佛工筆花鳥畫的色彩.無渾濁躁動之氣,而是充滿著寧靜淡雅之情,因他“作畫貴靜凈,靜則雅,凈則美,靜在心靈之修養,凈在技巧之修養?!眔工筆花鳥畫色彩的運用是極其微妙和講究的,并有一定的程式規則,陳之佛在用色上多有創新。他長期研究圖案裝飾,對工筆花鳥畫色彩運用有一定的影響。他認為“作畫昂怕陷于機械的技巧而不見生機”,。他不象傳統設色那樣三礬九染.而是追求畫面色彩境界的最佳效果和出其不意的畫面意蘊。他擅于運用有色的熟宣紙作畫,紙的色彩多為淺灰、米黃、淡青、淡赭等淡雅清新的色調。利用紙的本色統一畫面色調,有時層層分染洗染,不厭其煩;有時著淡色時輕施薄染,一遍而成,恰到好處,尤其是在有色宣上畫白色動物用此法.如作品《青松白雞》三只白烏雞掩映在松樹干后面,在灰色紙上用白粉連分染帶絲毛一次而成,把雞的羽毛、質感、結構刻畫得惟妙惟肖,出神入化。樹皮刻畫簡約概括富有裝飾情趣,質感刻畫逼真。而松樹的松針葉,勾線、墨染、色染、再復勾、再色染,一遍一遍畫,把茂密的松針葉表現得郁郁蔥蔥,厚而華滋。畫面用筆純熟而不甜軟,設色厚而清雅,情景交融,趣味橫生。在有色宣紙上畫鴿子、仙鶴等動物,也省略分染的步驟,直接用白粉提染、絲毛,這些方法對當代工筆花鳥畫都有影響和啟示作用。在畫面整體色調的統一與處理上,除了用有色宣紙外,還借鑒傳統的處理手法,同時汲取日本畫設色的方法,追求畫面清雅、寧靜的格調。陳之佛妙超自然的色彩處理方式是他工筆花鳥畫特有的裝飾風格形成的因素。他的花鳥畫注重色相、明度、純度的相互關系以及對比色中求諧和,使之畫風艷而不俗,雅致幽深,凸顯出獨特的個性與現代審美意識。
四、富有創新的積水法
積水法又稱水漬法,是“陳之佛通過對寫意畫的‘水墨化’和沒骨畫的‘撞粉法’的分析探索,并運用熟宣紙不滲水的特殊性能而使這一特殊技法運用更為普遍。”積水法的創造,是受到西洋水彩畫的啟示。積水法,常常用在樹T二和坡石上的處理方法。比如畫樹干,先用鉛筆淡淡勾出輪廓,再用赭墨和濃墨沿著外輪廓線畫出,畫時毛筆的含水量要多些,趁其潮濕之際,用另外~只毛筆點上含水分較高的石綠、石青等礦物質顏料,按預先設計好的滴在上面,然后用清水沖開墨色,使其自然滲化,等全干后,形成意想不到的斑駁的滋潤的水漬,紋理自然,造成意趣天成,耐人尋味的藝術效果。作品《桃花雙禽》、《梅樹自鷹》、《啼鳥寒枝》等的樹干,都使用此法,結合畫的內容,樹的品種、質感的不同就會有不同的變化,有的用色清淡、雅致,肌理變化微妙、含蓄;有的用色凝重,痕跡變化明顯、老辣;有的用色豐富,紋理絢麗。囚此就會有不同的畫面意境。
為了表現秋意,陳之佛選用一張灰黃色的仿古宣。樹的枝干用積水法,不勾線,用赭墨畫后,再用墨、水滴上,個別小枝的墨色少許外浸,這是自然形成的,整個樹干形成自然斑駁的肌理效果。用赭黃色洗染葉梢及蟲蛀的葉子邊緣,再用黃綠色全面罩染,表現深秋枯萎的樹葉。山鷹用白粉一片一片多遍提染羽毛,根部留紙的本色,鷹爪用桔黃色鋪底,干后用粉黃色立粉,突出一節節鱗節邊的小疙瘩。最后用白粉絲毛,畫山鷹的眼睛,焦墨畫瞳孔,米黃色點眼球外眶,用朱紅色畫鷹嘴,把老鷹的兇猛之意刻畫得淋漓盡致。老鷹和Lh雀精細的描繪,樹桿和葉子靈動自然的刻畫,整體形成~種松動與精細的技法對比,使畫面意境悠遠。
參考文獻:
【2】李有光、陳修范《陳之佛研究》【M】.江蘇美術出版社,1990.
【3】陳傳席顧平《陳之佛》【M】.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4
【4】陳修范李有光李欣《陳之佛》【M】.北京: 人民美術出版社,2003.3
作者簡介:王海燕(1991—),女,聊城大學美術學院15級研究生,專業為美術,研究方向為國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