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多媒體技術的飛速發展,移動通訊網絡拓寬到了各個領域。在藝術創造過程中,連環畫代表著一個時代的記憶,傳承獨特的藝術思維手法,因此具有重要的藝術價值。通過多媒體技術的拓展。傳統的連環畫已經呈現出了下滑的趨勢,而更加開放、多元的連環畫則以藝術性、趣味性受到了人們的歡迎。本文針對多媒體在連環畫中的利用價值、常見問題及其強化措施進行探究,供大家借鑒參考。
【關鍵詞】:多媒體;連環畫;利用;發展;互動
改革開放以后,連環畫在短短幾十年間,經歷了從“狂熱”到“低迷”的發展狀態。從當時連環畫收藏的“風光無限”,到如今的“陷入低迷”,連環畫在發展過程中經歷了一定的變遷,在銷售價格上也呈現出波浪式的發展走向。連環畫這種看似“兒童化”的藝術表現形式,在我國具有十多年的收藏熱潮。從《渡江偵察記》到《列寧在十月》,從《逼上梁山》到《紅樓夢系列繪本》,都呈現出了較高的藝術價值。它不但是繪畫藝術的表現載體,也深刻的記錄著一個時代的歷史與文化變遷。但是,在十年前,連環畫的印刷成本、發行渠道、市場競爭都較為單一,所以在價格上較為低廉。當前,新連環畫的制作、印刷、繪畫藝術都在飛快的增進,所引起的“書貴紙貴”的形式也更加明顯。而借助于多媒體時代的發展,連環畫的表現形式更加豐富多彩,從事紙質書本到電子繪畫圖冊,連環畫的利用效率也在逐步提升[1]。
一、多媒體在連環畫中的利用價值
在傳統連環畫無法滿足人們創造需求的背景下,電子連環畫因其時效性、便捷性和互動性更加貼近觀眾的感官需求。能夠隨時隨地的為人們提供高速度的傳輸信息和高質量的繪畫圖本,借助于影響、聲音、光電等數據,為人們提供一個更加開放的發展平臺。在顛覆人們對連環畫這一藝術載體發展觀念的同時,也使多媒體的傳播形式更加豐富,帶給連環畫藝術以更加深遠的發展機遇。
進入多媒體時代,連環畫的組成形式得道了全所未有的拓展。每一個公民都能夠成為網絡資源的分享者,同時也能夠成為網絡信息的創造者。這一價值打破了連環畫的發展途徑。社會大眾能夠在網絡上隨時發布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多項媒體信息,以手機、平板電子產品為載體,對連環畫的發展形式實現深化擴展。
二、阻礙多媒體在連環畫中有效利用的主要因素
從根本上說,連環畫是從紙質的媒體中發展而來的,因此難免存在著一些發展瓶頸。首先,從連環畫的選題上看,和多媒體網絡資源的結合并不十分密切。多媒體連環畫的選題繪制、發展渠道、人員擴充和開發途徑上,都存在著強化的時代背景。
連環畫最早發起的時候正值文革運動前后,因此由政治題材產生了一系列生動形象的形象。在繪畫中,更加注重對人的價值和思想的探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當前的連環畫創造人員更加注意對繪畫藝術的探討,卻忽略了連環畫和社會時事之間的關聯,導致連環畫的敏感性喪失、深度內涵缺乏[2]。
其次,人們對電子連環畫的了解程度還不夠深入,大家仍然習慣于觀看紙質的連環畫。但是很多受眾由于環境和條件的限制,紙質連環畫無法實現隨時隨地的觀看,難以達到全面的評論、互動,無法滿足讀者的閱讀需求。這些因素對多媒體下連環畫的發展都產生了不利的影響。
三、如何增進多媒體在連環畫中的有效利用
(1)取長補短,增進連環畫的可看性
作為一本優秀的連環畫,其繪畫特色包含了豐富的色彩繪圖,因此具有較強的視覺沖擊力。同時,連環畫的衍生和發展都可以和多媒體時代背景相互融合,結合互聯網、電視新聞、廣播等新舊媒體傳播形式,實現連環畫從傳播向互播的轉變。尤其是要結合自媒體的網絡化實施優勢,在繪畫元素中融入當前人們關心的生活狀態和時尚潮流。從傳播趨勢上,利用微博、微信等手段,形成海量的繪畫信息資源。使連環畫在編輯的過程中,能夠具備更加顯著的時代特征。同時要利用多媒體背景下,信息資源的傳播渠道,拓寬連環畫的編采途徑,進一步豐富自媒體的發展線索。在獲得大量連環畫創造題材的同時,吸取大眾思想中的奇妙思想,借助于多媒體時代背景,對奇聞異事和社會事件進行宣傳,向大眾分享繪畫的感受。
(2)不斷創新,創造多元化傳播平臺
在網絡多媒體技術的推動下,連環畫要想實現成本低、銷量高、傳播廣的發展局面,就必須要結合受眾的傳播需求,使網絡平臺成為一個發展契機,成為更加新穎的連環畫傳播形式,增加連環畫的有效利用效率。例如,《暴走漫畫》從誕生到現在,完全借助了互聯網的力量。它以簡單的線條、獨特的構圖、時尚的思想,表現出了連環畫的創作魅力。同時,實現了對現實和網絡世界的一種“藝術宣泄”,引起了無數讀者的巨大反響。因此,廣大連環畫創造人員也可以充分借鑒這一發展優勢。利用自媒體傳播平臺,使每個人都夠成為連環畫的傳播者,通過定時上傳屬于自己的連環畫,來豐富連環畫題材的創造,解決傳統媒體在流通過程中遭遇的各項問題[3]。
(3)網狀傳播,創造高品質的連環畫
連環畫繪制人員要結合多媒體的發展特點,將圖片、文字、音頻、視頻融合在一起,從而呈現出一些立體化和多元化的文化供體。要借助于網絡發展載體,實現連環畫在讀者之間的交叉傳播,利用“聲”、“光”、“電”、“影”等不同的播放資源,進一步滿足“數字化”連環畫的傳播需求,了解社會大眾對高品質連環畫的需要,利用多媒體播放形式,使受眾能夠利用筆記本電腦、手機等智能電子設備,進行更加完善的藝術傳播。
四、總結
綜上所述,多媒體在連環畫種的有效利用決定了這一藝術產業的發展,同時也能夠滿足人們對不斷發展的精神文化的各項需求。因此,廣大連環畫作者要結合多媒體時代下的傳輸形式,進一步拓寬連環畫的普及范圍。針對特定的文化受眾進行相應的“連環畫”定制,確保能夠創造出更符合時代潮流,滿足老少口味的連環畫作品。
參考文獻:
[1] 席智慧,靳曉彤.圖像時代中國連環畫發展對策探討[J].藝海,2013(10).
[2] 韓茵,探析80年代末中國連環畫創作日趨式微的原因[D].廣州大學,2011.
[3] 張萬暉,我國動漫期刊的發展模式研究[D].安徽大學,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