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對于精神世界的需要越來越旺盛,服裝行業已經成為人們非常關注的行業。在戲劇表演中,演員身穿的服裝對于演出的效果具有很大的影響,演員想要表演出優秀的作品,就要對服裝特別重視。戲劇服裝在構思設計方面有很多的要求,在實踐過程中不斷進行改進,從而保證服裝更加貼近戲劇表演。
【關鍵詞】:戲曲服裝;戲曲服裝設計;人物形象;作用
戲劇服裝是戲劇表演中用于塑造劇中人物角色外部形象的藝術手段。戲劇服裝的設計不僅要參照戲劇情境規定中歷史時期的生活服裝習俗,更重要的是通過個性化的設計來凸顯人物的社會階層、職業、身份、民族、年齡、性格,甚至揭示更深層次的人物矛盾與戲劇沖突。因此,戲劇戲曲服裝設計對戲劇舞臺呈現效果之間有著不容忽視的作用。
一、塑造人物形象
戲劇是表演的藝術,人物形象的塑造主要靠的還是演員的表演功底與舞臺張力。無論是舞臺布置、燈光渲染,還是如進口大片般的音效對塑造人物和推進劇情來說都只是推波助瀾。嚴苛地說,在各項舞臺技術手段尚未如此高科技化的時期,離開舞美、燈光與音效,戲劇仍能原汁原味的呈現在舞臺上,且不影響其劇本文本的立體化與主題立意的表達。但戲曲服裝設計的作用卻遠不如此。演員的表演離不開戲劇服裝,如果沒有符合戲劇角色的服裝,演員以生活化的服裝出現在舞臺上,那不僅僅是觀演效果大打折扣的問題,而連演員自身都無法進入角色,更何況刻畫人物!戲劇戲曲服裝設計是舞臺美術的一個重要內容,盡管有時為節省成本存在戲劇服裝一戲多用的情況,但如果要追求劇本的舞臺呈現效果,貼近戲劇情境,最好還是要盡可能的重新設計戲劇服裝。戲曲服裝設計者要同演員一樣,精讀劇本,了解戲劇的情境、人物的設定,甚至也要做人物小傳的功課,透徹地體會劇作者刻畫的劇中人物形象。舉個例子,晉劇《大紅燈籠》中的幾個女性人物的戲曲服裝設計,盡管都統一在辛亥革命前南方小鎮女性的著衣風俗習慣下,但服裝顏色的巧妙搭配、服飾細節的處理以及質地上的巧妙變換,簡單又直接地刻畫出了人物迥然不同的性格。劇中二姨太的服裝以莊重大氣的寶石藍、深杏色為主,服裝款式也無過多點綴,這很符合二姨太的城府和野心;三姨太的服裝顏色則艷俗無比,當綠裙蘿、紅襖掛的撞色以及夸張的服裝樣式搭配跳入眼簾時,一副舊時戲子的模樣活脫脫立于舞臺,而其侍寵而驕、膽大妄為的性格也一覽無余了;四姨太的服裝從白色、到蔥綠色、到海水藍,款式始終都是“清湯寡水”的裙裝,無半點花紋點綴,其清純善良隱忍的性格可見一斑。
二、戲曲服裝設計中的創新舉措
⑴、關注當下潮流文化。戲曲服裝設計評判標準之中最直觀的一個就是,是否符合當下的潮流與時尚風向。服裝作為人類“衣、食、住、行”四大需求中最基礎的一個載體性元素,在整個人類社會活動中不可或缺。但是,由于歷史背景、社會文化等因素的影響,每一個時代都有其符合自己時代文化和民眾審美標準的衣著需求。這就需要戲曲服裝設計者時刻緊隨時代潮流,設計出符合當下時尚風向的服裝。影響當下潮流的一個重要因素是現代藝術,其帶給戲曲服裝設計的影響、啟示是最為直接有效的,我們都可以看到各種藝術風格的時尚服裝頻頻出現在戲曲服裝設計的舞臺上。所以,我們的戲曲服裝設計師應該做到時刻關注當下流行的現代藝術,從現代藝術中找尋戲曲服裝設計的靈感,用服裝這個物質載體將現代藝術形象客觀地呈現給人們。最后,由此做到傳達正確的審美理念、提高人們的審美眼光,推動整個戲曲服裝設計潮流化的發展。
⑵、注重服裝的民族性、民俗性。有句話叫“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所以我們在戲曲服裝設計的過程中一定要注重所設計服裝的民族性和民俗性。戲曲服裝設計有著自身的文化內涵,即民族性、傳統性和歷史性,而創新就是對傳統性的繼承和發展,將民族性寓于世界性之中,將歷史性融合于現代化之中,使戲曲服裝設計能夠走出國門,具有中國特色,只有創新設計,才能使戲曲服裝設計在世界藝壇上產生出強大的藝術魅力。從20世紀末開始,時尚界就刮起了一股“東方風”“、民族風”,并且此種情況愈演愈烈。旗袍、刺繡、流蘇等中國元素和服裝形式多次被設計大師們采用,而且多次出現在世界一流的時尚舞臺之上。這就是“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最佳寫照。在整個戲曲服裝設計過程,戲曲服裝設計師對當代的流行文化、流行藝術等因素的全方位考慮是必不可少的。另外,他們還應該對優秀的民族文化、民俗文化以及傳統文化都有一定的涉獵。并且,需要他們將這些優秀的藝術文化運用戲曲服裝設計這個環節合理地表現在人們面前,合理地運用在戲曲服裝設計的創新環節。很顯然,時尚服裝的民族性、民俗性要求已經成為整個戲曲服裝設計創新的一個重要指標。如何合理利用民俗以及民族文化,如何合理吸收國際流行藝術,是當下亟待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戲曲服裝設計師們要想樹立起民族文化的時尚大旗,要想創造出符合漢民族文化的自主服裝品牌,就必須做到對民族和民俗文化的深刻理解。
(3)、提高戲曲服裝設計者的審美標準。要想做到戲曲服裝設計的創新,從根源上考慮就必須提高戲曲服裝設計者的審美要求。只有在戲曲服裝設計者具有較高的審美眼光和審美素質的前提下,才能談戲曲服裝設計創新的問題,才能創造出審美標準較高、符合時尚潮流的服裝。但是,審美標準作為一種需要“潛移默化”才能培養的主觀能力,沒有具體操控的辦法。我們能做的只是多學習美學知識,多接觸一些引領時尚潮流的高水準服裝,以開闊眼界、增長見聞。另外,就要在戲曲服裝設計過程中投入自己的感情。通過在戲曲服裝設計中投入感情的過程,戲曲服裝設計師可以使原本沒有生命的服裝產生一定的“生命力”。這個過程是戲曲服裝設計過程中較高的一種境界,對設計師的專業素質和人文素養要求都非常高。
(4)、培養設計者的創新理念和創新思維。創新理念和創新思維應該是戲曲服裝設計創新問題中最直接的影響因素,同樣,提高戲曲服裝設計師的創新理念和創新思維也是戲曲服裝設計創新中最直接有效的辦法。創新思維的前提就是必須具有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這二者是戲曲服裝設計師的靈魂。若是缺少想象力,戲曲服裝設計師也就不能再稱為設計師,即便具有再高的專業技能也只能叫做裁縫。自古以來,戲曲服裝設計最主要的支撐因素和使之不斷發展的原因就是想象力和創造力。
(5)、注重新技術、新科技的應用。戲曲服裝設計離不開現代技術和新型科技手段的應用,不管是表演性的時尚服裝,還是注重實效的市場成衣類服裝都一樣。尤其是市場成衣類服裝,由于其需求量大、注重實效等因素,對新技術、新科技手段的應用和依賴程度非常高。所以,要想在戲曲服裝設計上創新,就必須注重新技術、新型科技手段的應用。首先,現代新技術和新型科技手段可以為戲曲服裝設計創新提供大量的有效信息。其次,現代新型技術和科技手段可以為戲曲服裝設計創新提供一個比較寬廣的視覺空間。最后,現代新技術和新型科技手段還可以為戲曲服裝設計的創新問題提供大量的操作和表現方法,而且在戲曲服裝設計創新途徑的探索上具有巨大作用。
三、結束語
戲曲服裝設計環節的創新問題以及如何解決這一問題,是關乎服裝界、時尚界,藝術界的大問題。希望能夠有更多的戲曲服裝設計專業人士投入到戲曲服裝設計環節的創新問題的研究中,并努力解決這一問題,推動我國時裝設計創新水平的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蔣彥嬰.少數民族服飾中的藝術符號與戲劇戲曲服裝設計[J].上海戲劇,2011,(5):52-53.
[2]葉瑩.用無聲的語言塑造人物--戲劇戲曲服裝設計淺談[J].文藝生活·文海藝苑,2013,(10):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