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現(xiàn)代主義設計的發(fā)展和時代的不斷演變,人們對家居環(huán)境的要求已經超越了基本生活需求的層面,隨之提高的還有舒適度以及審美性、裝飾性、功能性。室內軟裝飾設計作為現(xiàn)代設計的一部分,不僅與大的設計潮流相呼應,更是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它既能滿足人們物質上的需求,又能給人們提供精神和審美上的享受。它美化了人的生活環(huán)境,拉近了人與自然環(huán)境的距離。使設計在滿足功能性的前提下給人們營造了一個自然舒適的家居環(huán)境。
【關鍵詞】:吉祥圖案;紡織品;軟裝飾;家居環(huán)境
一、中國吉祥圖案的概念及其表現(xiàn)形式
1.1中國吉祥圖案的概念
中國吉祥圖案是指以象征、諧音等的手法,組成具有一定吉祥寓意的裝飾紋樣。“圖必有意,意必吉祥”它們所要表達的只有四個含意:富、貴、壽、喜。貴是權力、功名的象征;富是財產富有的表示;壽可保平安,有延年之意;喜,則與婚姻、友情、多子多孫等均有關。圖案中蘊含的形象意義寄托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和祝福,給人帶來精神上的愉悅,具有獨特的審美韻味和文化內涵。吉祥圖案作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部分,已成為認知民族精神和民族旨趣的標志之一。
1.2中國吉祥圖案的表現(xiàn)形式
1.2.1通過紋樣形象來象征主題
傳統(tǒng)文化習俗、詩歌中產生許多約定俗成的象征符號,比如蓮花象征純潔,鴛鴦象征愛情,桃或仙鶴象征長壽。
1.2.2以諧音來表達主題
漢字具有自身的特性,一個讀音往往對應幾個漢字。因此,利用讀音的相同和相近可以組成不同的吉祥語意,產生豐富的修辭效果。比如花瓶,瓶諧音“平”,表示“平安”;喜鵲站在梅枝組成的“喜上梅梢”諧音“喜上眉梢”;柏樹的“柏”字與“百”諧音,象征“長生不老”。
1.2.3以文字與圖案相結合的手法來表現(xiàn)主題
直接用漢字的各種書體來表示。將不同書體的漢字圖案化,使之融入到圖案當中或者直接成為圖案。如福、壽、喜字等,將“壽”
字圖案化、藝術化成為一個吉祥符。傳統(tǒng)吉祥圖案的色彩運用靈活多變,隨著染織工藝的進步,可選色彩多達上百個。既有對比色彩相搭配表現(xiàn)喜慶、歡騰、熱鬧;也有在大面積淺淡色搭配小面積鮮艷色表現(xiàn)含蓄、內斂。為了體現(xiàn)禮制精神,顏色的使用也有上用和官用之分。上用色有大紅、金黃、真紫、真青等這些專用顏色,官用色的明度和彩度相對降低,有鮮紅、明黃、醬色、石青等。
二、軟裝在室內設計中的作用
軟裝飾除了起到裝飾作用,主要是用于沖淡和柔化工業(yè)文明帶來的冷酷感,能夠創(chuàng)造溫馨和諧的生活環(huán)境,使人在忙碌的工作中,生活中感受到溫暖,家的感覺。而現(xiàn)在“輕裝修重裝飾”的理念越來越深入人的日常生活中。通過對室內空間進行簡單的規(guī)劃和布置,對物品進行簡單的陳設物加工,可以創(chuàng)造出適度更高、更富有藝術品位的整體室內環(huán)境。而且越來越多的人們喜歡通過窗簾、布藝、床品等軟裝品的更換來改變居室風格,增加生活的色彩與樂趣。現(xiàn)在室內軟裝不僅能夠在功能上滿足人們的需求,又能在精神上給予人們溫馨、舒適的感覺,彌補硬裝給人們帶來的冷漠感與疏離感,增強室內的溫情性。
三、中國吉祥圖案在軟裝的應用
吉祥圖案有獨特的構成方式,圍繞一個中心,在其周圍運用同樣的顏色,同樣的數(shù)量,或不同的形狀的輔助形態(tài),形成連續(xù)性構圖形式,使整體布局設計合理,主次分明,表達清晰。有時也可打破構圖的平衡,主次對調,形成新的格局能帶給紡織品圖案帶來不一樣的視覺效果,更有條理,更加完美。
1、家居飾品
吉祥圖案的裝飾品有陶瓷,擺件,布藝小玩偶,手編掛飾。作為可移動的裝修,更能體現(xiàn)主人的品味,是營建家居氛圍的點睛之筆。中式軟裝可以根據業(yè)主居室空間的大小形狀、主人的生活習慣和經濟情況,從整體上綜合策劃裝飾裝修設計方案。新中式飾品主要是瓷器、陶藝、中式窗花、字畫、布藝以及具有一定含義的中式古典物品。
2、室內家具燈飾
燈飾被稱為家居的眼睛,在家庭的位置上是至關重要的。如今人們將照明的燈具叫作燈飾,從稱謂上人們就可以看出,燈具已不僅僅是用來照明的了,它還可以用來裝飾房間。吉祥圖案的燈飾融合了現(xiàn)代生活方式特點與傳統(tǒng)文化精髓的特點,在軟裝陳設中形成一個新的亮點。普通的家具通過雕刻,緙絲等手段把具有象征意義的吉祥圖案放上去,這樣的家具在具有實用性的同時更有著美好的內涵。
3、室內飾紡織品
吉祥圖案和室內紡織品相結合的設計,能讓紡織品設計從功能層面提升到精神層面,大眾的物質生活與精神追求同時能兼顧。在室內環(huán)境中,家居紡織品根據功能和風格分為家具,紡織品,餐廳,浴室紡織品,床上用品和其他許多類別。例如窗簾,靠墊,臺布,床上用品,地毯,掛件等可以無處不在。
結語
現(xiàn)代的設計受現(xiàn)代人的思維、需求、生產技術條件以及經濟方式的影響與制約,因而我們要以現(xiàn)代的眼光、以當下的思維去創(chuàng)新設計。同時,傳統(tǒng)是我們的根基,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基礎,沒有了“根”,我們便不能走到今天,更不能走向未來,因而我們絕對不能拋棄傳統(tǒng),我們更要大力發(fā)展自己的傳統(tǒng)軟裝飾文化,否則我們的傳統(tǒng)終將會淹沒在歷史的長河中。
參考文獻:
[1]乙力.中國傳統(tǒng)吉祥圖案[M].蘭州大學出版社.2004:69-75
[2]易銳.易凱.中國傳統(tǒng)圖案與配色系列叢書:中國刺繡織物圖案與配色[M].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2010:30-36
[3]古月.李薇.中國傳統(tǒng)紋樣圖鑒[M].東方出版社.2001:2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