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彩陶是遠古先民的智慧結晶,它的誕生是人類社會的重大進步。而在中國的彩陶文化史中最精彩的要數馬家窯文化彩陶,馬家窯彩陶的紋樣表現出了較高的藝術水平,是中國文明藝術寶庫中璀璨的明珠。馬家窯絢麗燦爛的紋樣也為文化創意產品的設計提供了豐富的創意元素。其藝術特征和典型的地域文化特色,具有其它彩陶不可代替的歷史價值。
馬家窯彩陶文化與甘肅、青海獨特的地理環境和生活環境有緊密的關系,因此它具有強烈的地域特點。馬家窯彩陶紋樣的構成形式為現代文化創意產品提供的不僅僅是形式上的學以致用,更多的還有其精神內涵的維持。馬家窯彩陶紋樣在現代文化創意產品中的應用,一方面使其具有傳統意蘊之美,同時也具有現代時尚之美。另一方面可以塑造原始審美意境,增強文化創意產品的文化附加值,更能延續甘肅悠久的彩陶文化。
一、馬家窯彩陶紋樣的特征
1 .馬家窯彩陶紋樣的藝術特征
馬家窯彩陶紋飾特征可分為三個時期即馬家窯類型、半山類型、馬廠類型;這三個時期表現出粗獷、剛勁、豪放、簡練的藝術風格。不難看出馬家窯彩陶紋飾華麗而精美、富于變化、手法多樣、活潑流暢、構圖對稱和諧。
(1)對比與和諧。馬家窯彩陶紋樣最常用的就是對比法,就是運用兩個或兩個以上元素通過并置或者反襯等方式,凸顯個元素之間的特征,讓畫面更加活躍、豐富。
(2)對稱與均衡。從馬家窯彩陶紋飾中可以看出,對稱是其基本的構圖形式,粗細線條、大小紋飾、分量色塊在陶器中分布科學而產生平衡穩定的視覺沖擊力。
(3)填充與空白。彩陶紋飾的輪廓內,采用合適大小的紋飾加以填充,使得彩陶的整體紋飾層次感分明,節奏感和韻律感增強。
(4)節奏與韻律。馬家窯文化彩陶紋飾富于變化、節奏分明、韻律和諧,充分體現出了當時先民們高度審美意趣和不凡的技藝水平。
2.馬家窯彩陶紋樣的地域文化特征
位居黃河上游著名的馬家窯文化,是彩陶文化集大成的杰出代表,也最能體現炎黃文化的博大精深。斯大林曾說:“地理環境,是社會物質生活所必要的和經常的條件之一。而且無疑是影響到社會的發展?!睋妨嫌涊d,在大約距今1萬年時,蘭州地區河谷盆地、黃河、湖泊、沼澤連成一片,黃河十分壯闊,兩岸草木繁茂。為居住的游牧民族提供了良好的畜牧條件。
馬家窯文化以隴中大地為核心向四周輻射,東起涇渭流域上游,西至黃河上游龍羊峽附近,北入寧夏清水河流域,南達四川岷江之濱,形成了一個獨具特色、幅員遼闊、影響深遠的彩陶文化圈。馬家窯彩陶不僅以源遠流長的歷史而聞名,而且以其造型的豐富多樣,形態優美、紋飾艷麗而冠稱彩陶之首,代表了黃河上游文明巔峰。而甘肅是中華燦爛文明的重要發源地,馬家窯彩陶主要分布在甘肅,甘肅也是人文始祖伏羲的誕生地。馬家窯彩陶紋樣運用在現代創意文化產品中能深刻的反映出華夏文明的文化特征。
二、馬家窯彩陶紋樣的再設計和在文化創意產品中的應用
原始社會彩陶紋樣在“設計”上與現代設計的出發點不謀而合,與現代設計的形式美法則有許多的相似之處,而在現代設計中如何更好地運用原始先民的彩陶紋樣“設計”呢?如何讓彩陶紋樣進行再設計之后更好的運用在文化創意產品中呢?那就需要我們合理的運用現代設計和方法,充分領會傳統圖形紋樣的本質內涵,進行合理的再設計。
1.馬家窯彩陶紋樣的的再設計--化繁為簡
幾何化裝飾是裝飾中最常見的藝術風格之一,有簡潔、有序、精美的特點,馬家窯彩陶中的幾何紋樣中大多運用了不同的幾何組合方式,形成豐富多樣的裝飾形式。馬家窯彩陶紋樣中的幾何紋樣,是以線的橫豎、粗細、長短,按照一定的規律組合而成的,以幾何紋樣中的方形紋即十字紋為代表,將其紋樣的進行簡潔化,在原有的基本形狀、結構上進行簡化,保留其本質特征,如圖
2.馬家窯彩陶紋樣的再設計--二次組合
馬家窯彩陶中最富特征的就是蛙形紋,蛙形紋最早出現在新石器時代的彩陶紋樣中,通過理解原始蛙形紋紋樣的精神,采用抽象化方法,例如,把幾何紋樣中的方形紋即十字紋和圓形紋與蛙形紋的組合,兩者進行恰當的組合,通過彩陶紋樣的主觀性的夸張和變化,產生新的樣式,結合時尚元素,或平衡對稱,體現了經典與時尚的結合。如圖:
馬家窯彩陶紋樣的再設計--將蛙形紋和十字紋相結合
3.馬家窯彩陶紋樣在文化創意產品中的應用
通過對馬家窯彩陶紋樣的再設計,產生新的富有時尚元素的紋樣需要有一個很好的載體進行很好的體現即文化創意產品。馬家窯彩陶紋樣的構成形式為現代文化創意產品提供的不僅僅是形式上的學以致用,更多的還有其精神內涵的維持。筆者認為可以在彩陶紋樣元素的前提下改變傳統文化創意產品的制作工藝,從而可以迎合現在年輕人對新事物的獵奇心。比如現當今絲網印刷傳統工藝幾近消失,可以通過絲網印刷將彩陶紋樣印制在各種載體上。例如,將再設計之后的馬家窯彩陶紋樣印制在抱枕、手提袋、帆布袋、書本上等,即保留了原有的傳統紋樣精神又符合現代年輕人對時尚的追求。筆者自己設計的帆布包、手提袋以及異形抱枕等。將在設計后的傳統紋樣通過傳統的絲網印刷的方法將其印制在上面。這樣就可以大膽的依托傳統工藝與再設計后傳統元素相融合,賦予馬家窯彩陶紋樣以新的品質與表現形式,從而加強了馬家窯彩陶紋樣的藝術表現力和感染力,為原始馬家窯彩陶紋樣與傳統工藝注入新的活力。如圖:
結語
馬家窯彩陶紋樣以其精彩紛呈的裝飾手法散發其特有單純、質樸、渾厚的藝術魅力深深的吸引著人們。這些形式美法則以及平面構成形式對現代產品的再設計不僅僅存在理論上的依據而且對文化創意產品的設計有一定的現實指導意義。將馬家窯彩陶應用到現代文化創意產品中去,來更好的詮釋馬家窯彩陶本身在現代文化創意產品中的審美價值、文化價值等。在具體的創意再設計過程中,我們必須遵循有關的原則,而不是盲目的使用馬家窯彩陶元素。
參考文獻:
【1】蔣慶書,破譯天書:遠古彩陶花紋揭秘[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2001年.
【2】李澤厚,美的歷程[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4年.
【3】李紀賢,馬家窯文化的彩陶藝術[M].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82年.
【4】鄧紅霞,試譯馬家窯彩陶在現代包裝設計中的價值體現[J].湖北:湖北美術出版社.2012年.
【5】石興邦,有關馬家窯文化的一些問題[J].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1962年.
【6】張雯鈞,試析馬家窯文化彩陶紋飾及文化意蘊[J].赤峰學院學報.2014年.
【7】曹君,淺議馬家窯文化彩陶紋樣[J].2012年.
【8】張雯鈞,尚世巾,簡論馬家窯彩陶紋飾的裝飾性藝術[J].緩化學院學報.2014年.
作者簡介:張攀攀,單位:蘭州大學,專業方向:藝術設計。